王夫人:也曾是寶珠,奈何變成了魚眼珠。這中間到底經歷了什麼?

寶玉有句名言:“女孩兒未出嫁,是顆無價之寶珠;出了嫁,不知怎麼就變出許多不好的毛病來,雖是顆珠子,卻沒有光彩寶色,是顆死珠了;再老了,更變得不是珠子,竟是魚眼睛了。分明是一個人,怎麼變出三樣來?”

殊不知,這句話用來形容賦予了他生命的母親王夫人,實在是恰如其分。

王夫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稱得上“人生贏家”。她出生高貴,母家號稱“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請來金陵王”,夫君賈政世襲官位,也是門當戶對。

婚後不久,她又相繼生下了兩子一女,雖然兒子賈珠早逝是人生無法抹去的悲痛,萬幸留下了賈蘭這個孩子。但女兒元春生在大年初一,被選為妃子;第二個兒子寶玉,銜玉而生,聰明異常。按說,人生如此,夫復何求?

王夫人:也曾是寶珠,奈何變成了魚眼珠。這中間到底經歷了什麼?

劉姥姥一進大觀園裡,對王夫人曾做過這樣的評價:

“他們家的二小姐著實爽快,會待人,倒不拿大。”

劉姥姥的話非常簡潔明瞭,活脫脫地勾勒出王夫人年輕時爽快乾練之風采,估計後來的鳳姐也未必趕得上。但是,王夫人的婆婆賈母是怎樣評價她的呢?

“木頭一樣,公婆面前不太顯好”。

看看這迥然相異的兩個評價,說的到底是一個人嗎?王夫人到底經歷了什麼,才變成了“木頭人”的樣子呢?

當初的王家二小姐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家人為她安排了一門看起來十分美滿的婚姻。王夫人出身名門,是個典型的大家閨秀,而且從元春和寶玉的相貌來看,可以判斷出王夫人容貌當然不俗。她和賈政婚後,應該有過一段甜蜜的日子。但是好景不長,長子賈珠之殤給他們的婚姻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受到喪子之痛的王夫人從此對生活失去了任何興趣。

而此時的丈夫賈政呢,賈政外表儒雅,其實內心深處,住著一個小寶玉,離經叛道,放蕩不羈。經歷愛子之殤後,原本性格就不是太活潑的王夫人無法從喪子之痛中走出來,這也導致她和賈政的婚姻生活從此像一潭死水,再也激不起任何漣漪。

趙姨娘的出現,就像打開沉悶的窗戶,外面撲面而來的新鮮空氣。

年輕的趙姨娘,明豔大方,舉止輕浮,那又有什麼要緊呢?關鍵是她帶給了賈政一種全新的感覺。活潑生動、粗俗潑辣的趙姨娘當然會給他帶來鮮活的生機和活力。

白天的公事已經夠累了,回到家來,面對木訥毫無生機的王夫人,賈政變得更加焦慮。因此,漸漸地,他和王夫人的夫妻關係,慢慢地演變成了一種合作關係。兩個坐在一起,就像兩個開公司的人,氣氛生疏緊張,只談工作和利益,而沒有絲毫感情牽掛,有的只是一種表面上和責任的維繫。

王夫人:也曾是寶珠,奈何變成了魚眼珠。這中間到底經歷了什麼?

反觀趙姨娘,正是因為她沒有出身的束縛,反而舉止和言談比較隨意,這正是內心渴望自由的賈政所喜歡的。因此,賈政和趙姨娘在一起,才像真正的夫妻,能閒話家常,說說家長裡短,柴米油鹽,有一些生活氣息。而且,兩人還共同生育了一子一女,探春的優秀有目共睹。

在趙姨娘這裡,賈政徹底柯以放下道學的面具,感覺非常輕鬆。

而王夫人呢,本身就受到大家閨秀的身份限制,時刻都處於一種“端”著的狀態,隨著時間的流逝,變得越來越木訥、無趣和冰冷,實在是讓人親近不起來。

王夫人的身邊,雖然有親侄女鳳姐幫襯著理家,可鳳姐畢竟與她也並不完全貼心。婆婆賈母,雖然年事已高,卻有著旺盛的精力,整天帶著孫子、孫女們吃喝玩樂,享受第一。而王夫人,內心早就心灰意冷了。

她所支持的金玉良緣,被婆婆賈母一再打岔並打擊。這,實在是她不甘心的。而兒子寶玉,偏偏是個不省心的,成日在內幃廝混,那些年輕的女孩子們,彷彿讓她看到了年輕時的趙姨娘當初勾搭賈政一樣,這實在是讓她不能忍受。

於是,金釧不過是隨口和寶玉開了句玩笑,便被她用一句話羞忿致死;晴雯、芳官、四兒等這些長相嫵媚的女孩子們,被她以各種理由攆出大觀園。

王夫人:也曾是寶珠,奈何變成了魚眼珠。這中間到底經歷了什麼?

年輕時,她也曾是無價寶珠,青蔥歲月,容顏如玉。奈何歲月這把殺豬刀,磋磨了時光,也帶走了青春和生機。

婆婆不喜歡;夫妻關係名存實亡;兒子離心離德,到頭來,身邊卻沒有一個親近的人。於是,王夫人只有吃齋唸佛,在一片片佛經誦讀中,去平緩她焦慮的情緒,成了一顆不受人待見的魚眼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