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涩与流畅之间的张力——谢家乒个展 现场


生涩与流畅之间的张力——谢家乒个展 现场


生涩与流畅之间的张力——谢家乒个展 现场



策展人:林林峰

Curator:LIN Linfeng

学术主持:吕德安

Academic Chair:Lu Dean

开幕时间:2019.04.01 15:00

Opening Ceremony:2019.04.01 15:00

展期:2019.04.01 — 2019.05.10

Time:2019.04.01 — 2019.05.10

地址: 福州鼓楼区梁厝路 福道5号入口尊王庙旁 半山空间

Banshan Space - Entrance 5 of Fudao, Liangcuo Road, Gulou District, Fuzhou

展厅开门时间:10:00 - 17:00(逢周一闭馆)

Opening Time Of Exhibition Hall:10:00 - 17:00 ( Closed On Monday )


生涩与流畅之间的张力——谢家乒个展 现场



一个人能够承受多大限度的清晰,这种状态可能是艺术家的终极目标——我忘了在哪里读过这句话,它让我想到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这本书。但是当我将它与谢家乒的艺术创作联系在一起,我首先看到的是,一个艺术家生理现实的活力与其精神现实的紧张关系。或换言之,从他追求极端意味的画作,那种赤裸的诚实(它有时是抒情诗般的绝望),让我看到他在向着人们袒示他的艺术时,仿佛更像在袒示他的激情的品质。

一个人能够承受多大限度的清晰?这个问题之于一个人,尤其当他身为画家同时还是一个诗人——这两种世俗的角色时,也许首先意味他的工作强度和密度,而这种强度和密度,正是他愿意接受的,也是他积极应对一个混乱,粗暴而沉浮的世界的直接结果。从这个意义上,当我们谈论家乒那些几乎是喧嚣的,像缘于天然的爆发力的作品时,大家就变得容易理解了。

另外,就我所知,我身边没有一个人比他在创作上更疯狂更热切。他的“随心所欲”,给人极深的印象。但他总是试图突破自己。他谈到他那些实践性的,奔放的“胶带画”时,他说“这是一批有色胶带,我拿喷漆让它们更有色。是的,如何更有色,如何定义色或更有色,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或有型和更有型------”。他继续说:“我的作品旨在探讨生涩和流畅之间的张力,以及一件作品的构成与身体行为的关系,或身体的动作行为与一张画面效果之间的关系。”

什么叫有型或更有型?该怎么理解,也许那只是画家的风趣,但我觉查到他其实也像诗人一样更相信某种本能的正确性,在为他的工作做出判断,好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他所认为的完美。或者,对于家乒而言,能否清楚定义他的工作方式也许是次要的,重要是自己如何在场,如何通过标新立异,应用那些对他来说是真实的物质材料,去获得一种迷人的手法,去诱发人们虔信——正如他自己所虔信——他的艺术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对于他们的心智活动同等重要。他认为作品在某种意义上只是一个中介,是让创作行为产生意义的场所,通过它能够思考和感觉到存在本身,而对存在的认同,比作品在何种程度上达到完美更重要。

这是他创作的体验,也是对创作的理解,开阔而沉着。比起他早期,家乒近年来的创作,希望能传递出更多的想象的能量,某种“虚构”的力量。这些都是难以明状之物,具有某种抽象的特质。但我的直观是,由这些东西所构成的内在张力,在家乒身上不是以传统隐喻和象征的手法(它们有时反而是障碍),而是更多以倚靠灵感的方式,倚靠一种近乎色情的的激情,直抒胸臆,充满了随机性,只是形态上仿佛多了一层时间的厚度,或冷静或优雅,或通俗地说是生活韵味。

进一步说,虽然他的艺术已给人某种成稳的印象,但他作品仍然是率真的,信手拈来的,气势咄咄逼人。他玩味着那些塑料质感,迷恋这些恣意闪亮的物质,仿佛那是他的特权,他的固执,他的宣言。还有那些喷漆,他热衷于随手就能喷洒出奢麋的效果,他对这些便利的材料进行综合使用,像在假造一个现场,其意图则是施之以传奇性,使它产生诱惑力,给人以“英雄主义快感”,不是那种赋格式的经典意义的快感,相反是应急的,危险的,不确定的。因此,相对于物欲横流的世界,他似乎更愿意将自己的“现场”称之为“灿烂”,指向开放和速度,一种单纯的感官的激励,抑或一种幻觉,因为在这种幻觉背后,有着我们所确知的人类都经历过的事实,因为在这无限扩张的狂喜或易怒背后,这个世界某种强劲的堕落气氛已不言而喻。

自由的表达,有时要在局限里才能彰显其张力,有时它的超越性会给人留下不合时宜的印象。也许如今观众很难用诸如崇高,完美,美好等这些字眼去定义像家乒这样的艺术家,但是要求得分享某种无法替代的心灵震荡,或试着去理解这些艺术家独特的敏感的工作,却需要一种艺术素养。反过来说,艺术家“只会在他的想象力成为他人的心智之光时才能感到满意”。我认为家乒的许多作品(他的画和诗),表面上均缘于自身想象力的催迫,其劲头酐畅淋漓实,实则又流露着种种不安,冲突,以及某种奇特的未知的因素。而这些最终必然被指认为一种言语的活动,乃至更潜在的道德伦理,这种道德伦理是当代艺术的困境,是必须面对的主要课题,也是一个自觉的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首先要承受的,它无法回避,其次才是来自外界乃至未来的那些追问,那些惊奇的目光。

吕德安写于乙亥立春半山空间


生涩与流畅之间的张力——谢家乒个展 现场




生涩与流畅之间的张力——谢家乒个展 现场


谢家乒

1987 出生于福建连江 ,电影 《回潮》制片人

个展

2008 无风格艺术 谢家乒个展 厦门 中国

2019 谢家乒——同名个展 福州 中国

群展

2014 “啊·十二月”十二人青年艺术群体系列展 福州 中国

2014 “大浪潮”两岸青年艺术家交流展(福州融侨艺术中心) 福州 中国

2014 福州318创意园展映作品(归去来兮) 福州 中国

2018 “不同的此在”半山空间开幕展 福州 中国

2019 “浮窗”园美术馆开馆展 福州 中国

生涩与流畅之间的张力——谢家乒个展 现场


我想要人们在乎我,而我常常大失所望。

我想要一切看起来光鲜亮丽,而现实生活常常会暗淡无光。然后我动手涂上一些色彩,我用作品让人们来看看我,或许用这些能与他们交流。我想获得一个孩子般的说话权利,于是符号也好,视而不见也罢,童言无忌。

而成年世界是不是一直在丧失这些?

我对手机触屏的力度、速度与温度的感受、感应和感触,通过线的粗细均匀和头尾的轻重平衡,数码世界也有它内在的逻辑和意外。当它与外在的有机物世界发生碰撞、暧昧以及杂烩时,它给我和我们打开了“一千种”新的可能,以及“一万种”未知的不可能,而我乐此不疲。其中自由自在、畅游翱翔,手机发烫手发酸。我无数次幻想把屏幕画裂,不是内在的裂,而是内在加上外在的裂并且同时完成。在力量感上浮现出神经的变化,那是分不清数码或人的。有些容易的事情在里面很复杂,有些复杂的事情在里面很容易。手机画于我就是一件轻松以及不厌其烦甚至带有自我欺骗的日记式快感。关键是节省了许多颜料,浪费了很多电 然后辐射也不少。当这些无机物开始生长的时候,我的拇指开始触动。

反正一切很快都将被翻页而忘记。我们试图制造的图像在历史中所起到的作用是脆弱的。而人的心灵震撼和留有痕迹的一切都将是存在的痕迹,并且会轻易被磨灭,那么一张画是否被记住被记忆的关键就在于视觉以外的东西了。视网膜的作用无非就像一块电池而已,它的作用仅仅只是为了保证开机,而内存与网速却决定了记忆与成长。

我想我是那么不经意的涂上这些,所谓的经营像不像一位守财奴在细数着他的金银财宝,并沾沾自喜。

谢家乒,2019

//////

我看见三角形的月亮

I see the triangular moon

胶带画:

这是一批有色胶带,我拿喷漆让它们更有色。是的,如何更有色?如何定义色与更有色?这本身就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或有型,更有型。更何况我还在其中渗透了一些对雕塑的思考。

我的作品旨在探讨生涩与流畅之间的张力以及一件作品的构成与身体动作行为的关系。或身体动作行为与一张画面效果之间的关系(而只要通过阅读和理解这样的简单动作,便实现了它否定自我存在并融入周围世界的过程 )。


生涩与流畅之间的张力——谢家乒个展 现场


胶带系列046,40x40cm,综合材料,2019


生涩与流畅之间的张力——谢家乒个展 现场


Narcissus-联幅,胶带系列048,20x20cm,50 x100cm,综合材料,2019

手机画:

是我的一种拇指行为与画面之间的张力。我在刻意的贯穿符号以及边缘线的数据处理,整个过程当中在叠压色层,反复修补边缘线的兴趣。


生涩与流畅之间的张力——谢家乒个展 现场


生涩与流畅之间的张力——谢家乒个展 现场


生涩与流畅之间的张力——谢家乒个展 现场


生涩与流畅之间的张力——谢家乒个展 现场


手机系列029-四联幅,尺寸可变,数码绘画,2017-2018

我如一朵烟火

盛开在阴曹地府里

除了能在黑夜里自我欣赏以外

—— 谢家乒


生涩与流畅之间的张力——谢家乒个展 现场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