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兵有將有援軍的情況下,劉禪為何要開城門投降?

相思藤


劉禪可能確實貪生怕死,不過當時成都確實無兵無將,援軍也遙遙無期了。

景元四年秋,魏國大舉伐蜀,以鄧艾率兵三萬進攻甘松、沓中,牽制在沓中屯田的姜維,雍州刺史諸葛緒進攻武街、橋頭,切斷姜維退往漢中的道路,而鍾會統兵十餘萬,從斜谷、駱谷進攻漢中,魏興太守劉欽則由子午谷進攻漢中。

姜維所部被鄧艾擊敗,退走漢中時雖然用計騙過諸葛緒,得以順利通過陰撤回,但是由於蔣舒叛變,傅僉戰死,陽平關失守,鍾會攻佔漢中,因此姜維、廖化、張翼、董厥等退守劍閣。在鍾會攻打劍閣不下的情況下,鄧艾率部偷越陰平小路,攻佔江油,直撲成都。諸葛瞻率兵迎戰鄧艾,結果兵敗被殺,此時成都城裡應該已經沒有多少部隊了。

雖然蜀漢投降時還有大約10萬士兵,但是野戰軍主力都在姜維指揮下在劍閣抵擋鍾會,這部分兵力大約有4、5萬人,其他漢中沒有投降的漢城、樂城等地還有1萬多人,剩下的4、5萬人分佈在南中、江州、永安等地,成都的部隊都已經跟隨諸葛瞻在綿竹被鄧艾擊敗,“眾皆離散”。所以從綿竹到成都,鄧艾都沒受到什麼阻礙,長驅直入。

鄧艾此時的部隊,按照《晉書》記載,到江油時還有萬餘人,加上鍾會派遣田章率軍增援,兵力應該更多。蜀漢此時在成都附近,已經沒多少部隊,否則也不會讓鄧艾攻到成都城下。至於援軍,此時也已經來不了了,姜維在得知鄧艾偷越陰平以後,確實立刻帶兵返回成都,不過鍾會也馬上率部隊追了上來,根據鍾會的報告,此時魏軍:

臣輒遣司馬夏侯鹹、護軍胡烈等,經從劍閣,出新都、大渡截其前,參軍爰青彡、將軍句安等躡其後,參軍皇甫闓、將軍王買等從涪南出衝其腹,臣據涪縣為東西勢援。維等所統步騎四五萬人,擐甲厲兵,塞川填谷,數百里中首尾相繼,憑恃其眾,方軌而西。臣敕鹹、闓等令分兵據勢,廣張羅罔,南杜走吳之道,西塞成都之路,北絕越逸之徑,四面雲集,首尾並進,蹊路斷絕,走伏無地。

姜維的部隊也已經被鍾會大軍包圍,無法趕回成都。因此此時劉禪和大臣們商量的,是該跑去哪兒,而不是派誰抵抗,當然,最後他選擇的是投降。


不沉的經遠


因為當時的劉禪,也就是歷史上的漢懷帝,只有這一條路了。

對於漢懷帝不戰而降,半個世紀後的歷史學家王隱在《蜀記》中指出之所以寧背罵名而不作辯解,乃“全國為上之策”。也就是說出降是在對現實利益進行實際考慮後做出的決定。而早一代人的陳壽也認為漢懷帝的出降是的結果是“劉氏無虞,一邦蒙賴”。

注意,無論是王隱還是陳壽,都明白的說了,“投降”是順應了大形勢的,而這個“勢”是來自於季漢朝廷內部。這裡面的問題就很複雜了。難道蜀地的士庶想當亡國降虜?答案是,確實,而且不是想了一時半會兒了。或者說蜀地的庶民怎麼想我們未必知道,但是蜀地的豪強可是一直等著季漢亡國。在蜀地自古便有著十分獨特的亞文化,當地人直到文翁治蜀之前都很不同於中原。到了後漢末年,劉焉劉璋父子據蜀時仍然被“益州大姓”也就是既得利益集團們牽制。再往後漢昭烈君臣入益州,為了安撫這些本土派,於是就不得不對他們做出妥協據《蜀書·先主傳》記載:

“先主復領益州牧,諸葛亮為股肱,法正為謀主,關羽、張飛、馬超為爪牙,許靖、麋竺、簡雍為賓友。及董和、黃權、李嚴等本璋之所授用也,吳壹、費觀等又璋之婚親也,彭羕又璋之所排擯也,劉巴者宿昔之所忌恨也,皆處之顯任,盡其器能。”

也就說昭烈帝對蜀地原先的大姓、劉璋的親信都是仁至義盡的予以包容。但是“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即使是昭烈帝和舊臣元老們一再退讓,得到的只是益州本土豪強的“恩多成怨”。比如益州豪強張裕不但對昭烈帝態度跋扈專橫,還處處的掣肘、下絆。並四處散步妖言,煽動人們起來造反:

“歲在庚子,天下當易代,劉氏祚盡矣。主公得益州,九年之後,寅卯之間當失之。”

最後導致了昭烈帝不得不除了此人,但是即使是這樣,昭烈帝還是很惋惜張裕的死,甚至發出了:“芳蘭生門,不得不鉏。”的感慨。

白帝託孤之際,昭烈帝雖然委託諸葛武侯總領國事,但仍舊安排益州本土的李嚴一同顧命。而李嚴此後對諸葛武侯仍舊是“酷吏斷獄”式的刻薄。先是暗中譏諷諸葛武侯想要加“九錫”,之後又在建興九年,第二次北伐中原之際,消極怠工,運糧不繼。而秋風五丈原之後,季漢境內又出現了漢懷帝正在身穿白衣哀悼相父;而本土豪強李邈向天子逼宮發難,要求清算諸葛武侯;而百姓卻在道邊祭祀丞相英魂的詭異場面。

以昭烈帝、諸葛武侯這樣的人物利益集團尚且敢於挑釁,何況是日後的漢懷帝、蔣琬、費煒、姜維等這些後生晚輩。此後蜀地豪強的放肆日甚一日,譙周的《仇國論》被公開頌揚,以至於在鄧艾偏師入蜀之後朝廷之上一片求降之聲。此時諸葛武侯之子,駙馬諸葛瞻等漢家的世交親貴子弟基本都已經殉國,姜維不在朝中,如果漢懷帝決意抵抗,那就會和二百多年前的成家公孫帝一樣,腹背受敵,最後自己“虜死城下”全家也被誅滅滿門。所以日後降為安樂公的漢懷帝對司馬昭說:“此間樂,不思蜀。”恐怕未必不是真話。

還有個說法,認為漢后帝就是“貧窮版的漢武帝”,我個人十分不同意,因為比起漢武帝每次都是以眾擊寡還最後落了個天下戶口減半,匈奴歲歲南侵;而漢后帝以寡擊眾,長期以來打得曹魏不敢西覷;此外即使是漢后帝有權力慾,但也沒有還沒任酷吏以為能、算緡告奸……說白了,漢后帝為人比漢武帝要好多了,而那個魏明帝才是真正窮人版的漢武帝。




河南太行山中的阿斗寨,全國為數不多祭祀阿斗的神廟。


北京順義,古安樂國所在,漢懷帝在此以安樂公的身份度過了自己的餘生。



北邙,據說漢懷帝-安樂思公就葬在這裡。


陳大舍


劉禪投降魏國的時候,他手下確實是有將有援,此刻蜀國人口有一百萬,能打仗的士兵也有十萬,更何況他的手下還有姜維,還有廖化,還有諸葛瞻......。

但是,劉禪最後竟然是,連拼都沒有和魏國的軍隊拼一下,就選擇開城投降。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大致說一下?

蜀國國主劉禪之所以亡國全是因為譙周,就是他那一張嘴把劉禪給說投降的。劉禪之所以選擇投降,是因為他聽了譙周給他的一番分析。

當時的情況是鄧艾帶領著曹魏大軍已經殺到了蜀地的廣漢,要知道廣漢距離劉禪所在的成都,也就是六十里地。六十里地是個什麼概念呢?

大概就是鄧艾行軍也就是一天的時間,基本上就能殺到蜀國來。

此刻的姜維還在距離成都250裡地之遙的劍閣拒守曹魏大軍呢。很遺憾的是鄧艾繞過了姜維所拒守的地方,直接到了廣漢,只指成都。

這時候劉禪是可以選擇不投降,讓姜維率兵來救的。

但是,問題就是他劉禪是否能拒守住成都,萬一姜維還沒有趕到,鄧艾的大軍就把城池給攻破了,是不是說劉禪就成了俘虜皇帝,或者說被鄧艾給殺了呢。

很顯然求援姜維冒的風險太大,再加上譙周一番堅決不能求援的言論。劉禪只好放棄了這條路。

不求援的話是不是就意味著劉禪可以跑路呢?當時也有大臣建議劉禪跑,帶著蜀國君臣跑,但是天下之大要往哪裡跑呢?

此刻譙周又站了出來,他給劉禪分析的是,跑也是行不通的。

因為你無路可逃呀。你想想你劉禪可是一國之君,能逃的地方無非就是兩個。一個就是自己的盟軍東吳那邊,可是東吳會不會收留你呢。畢竟一個國家只有一個國君,你劉禪即使去了東吳,也要向東吳稱臣的。既然都是稱臣,為何不向實力更大的曹魏政權稱臣呢?

退一步說若是你去了東吳,向東吳稱臣,那麼等曹魏把東吳再給滅了,你劉禪是不是還要再投降一次。所以說東吳是去不得的。

還有一條路就是向南逃,可是南逃也是很危險的。因為南方的地盤是諸葛亮在世的時候,帶領士兵打下來的。人家本來就對你蜀國不服,更何況現在的你還如同落水狗一般。別還沒到南方,在半路上就讓人家給殺了,那就得不償失了。所以逃這條路也是行不通的。

譙周的意思是劉禪既不能逃,也不能求援,唯一明智的選擇就是投降了。

下面我們再看看,譙周給劉禪分析的投降的好處。

只要劉禪投降,蜀國的百姓將逃過兵荒之亂,就不會流離失所,血流成河,這對於蜀國百姓來說是一件利好的大事。當然對於劉禪來說,投降曹魏也是有利的。

因為此刻的東吳還沒有滅亡,曹魏不敢怠慢投降過去的劉禪,畢竟曹魏還想著讓東吳的國主也去投降他呢。

所以說劉禪投降了曹魏,不但不會被殺頭,而且至少還能被曹魏封個王或者侯之類的高官,繼續讓他享受榮華富貴。

......。

劉禪覺得譙周說的好像很有道理,所以,他就打開了城門,選擇了投降。劉備辛辛苦苦開闢的一片基業,就這樣斷送在了劉禪的手頭。


史學達人


劉禪投降的時候,曾經向鄧艾遞交過一份降表,這份降表中提到,蜀漢軍隊有10萬2000人,盡數向魏國投降,但史書當中並沒有記載,這個數字到底是劉禪投降時蜀漢集團剩下的軍隊人數,還是戰爭爆發前的字面人數,我個人傾向於後者。

因為魏國伐蜀之戰時,以當時的通訊條件,遠在後方的劉禪很難第一時間瞭解各地蜀漢軍隊的損失情況,除了成都城外的諸葛瞻全軍覆沒他能瞭解情況之外,姜維的5萬大軍長時間相持在劍閣情況不明,前線還有多個據點陷入包圍當中不知情況,因此在蜀漢主力軍隊集結的前線區域,在鄧艾突如其來的攻擊之下,劉禪很難及時清楚前線主力的情況,因此他遞交的降書當中,提到的很有可能是自己的字面軍隊。



如果情況如此的話,在鄧艾兵臨城下的時候,劉禪恐怕已經失去了堅守的可能。

首先蜀漢集團至少有一半的軍隊被鍾會的魏軍困在前線無法及時回撤,在蜀漢南部的南中地區和東部的永安一帶,也駐紮著相當數量的防備南方蠻夷和東吳的邊防部隊,可面對岌岌可危的局勢,這兩個重要地段的部隊根本不可能回防,一旦回防,準備援救的東吳很可能趁虛而入,南中地區很可能也會重新陷入到叛亂之中,這兩個重要區域選擇留守,還留有軍隊和地盤的劉禪即便選擇投降,至少也有談判的本錢,如果盲目地選擇放棄,很可能會讓自己更加處於被動地位。



所以再去掉前線、東線和南線的軍隊,加上綿竹關諸葛瞻的失敗,劉禪手中實際上已經沒有可靠的軍事力量雖然自己號稱還有數萬軍隊,但恐怕也只是分散成都周邊各地,戰鬥力堪憂的二線部隊,畢竟能出動的主力部隊已經在綿竹關之戰中全部損失,由於陰平小路已經被打通,除了鄧艾的3萬本部兵馬在這一戰線上之外,鍾會已經派出了援軍緊隨小路而上,在成都城下敵軍源源不斷的情況下,劉禪恐怕已經失去了堅持的可能。

當然一些心繫蜀漢的後人,即便在多年以後,也在設想如果劉禪能夠堅持到最後,會不會還有一定挽回的餘地,其實可能性還是有的,姜維如果率領主力部隊回援,在成都城下是完全有可能與鄧艾軍隊一戰的,但同時也意味著益州最後一道天險劍閣在鍾會十幾萬大軍的攻擊以及姜維放棄之下將徹底失守,益州地區將無險可守,即便姜維將鄧艾打敗,面對四川無法週轉的環境,以及益州本土派無心戀戰,一心投降的態度,蜀漢的滅亡也必然是時間上的問題,姜維只能選擇延遲,但不能選擇堅持。



很值得思考的是,在不久後發生的鐘會叛亂中,還在益州的魏國十幾萬大軍一片混亂,但仍然還有10萬大軍的蜀漢軍隊竟然沒有選擇趁機起勢,除了最具威信的姜維身死人亡之外,更重要的一點,恐怕就是蜀漢集團最後的凝聚力已經在蜀漢政權的晚期逐漸消逝,以至於鄧艾兵臨城下時,投降派反倒佔到了主觀地位。

在這樣的權力局勢之下,劉禪即便還保留血性,恐怕也難以選擇翻身。


遼寧資深球迷


題主說的這個前提是不對的,成都的情況是無兵無將了,或者說只有極少量的部隊,而援軍自然不可能很快趕到。當魏國三路十幾萬部隊進攻蜀國的時候,除了在前線的姜維主力,劉禪還派了張翼,廖化,董厥等人前往救援。

而我們知道,蜀國被滅的時候,只有十萬部隊,那麼此時前線姜維主力包括這三將帶領的援軍加起來就差不多有五六萬了,另外再加上防範東吳的羅憲的部隊,還有駐紮在南中地區的部隊。

還算上其他都督區的部隊,還有各個郡的郡兵,成都的部隊已是所剩下無已了,當鄧艾渡陰平,江由太守投降後,長驅直入,諸葛瞻就已率成都僅剩下的部隊去迎戰鄧艾,最終諸葛瞻父子戰死,蜀軍基本全軍覆滅。

那麼在成都的部隊就基本沒有了,所以當鄧艾打敗諸葛瞻,進軍成都的時候,蜀國沒料到鄧艾打得那麼快,所以在城防上面沒有做太多的準備,很多好百姓聽說魏軍攻入,都逃到山林裡面去了。

而劉禪跟大臣們討論的只有三條路,就是投降,往東跑,往南跑,唯獨沒有守城這一項,原因很簡單,此時成都已無兵可守了,否則何必跑呢,直接固守待援就可以了。

有的人建議往南跑,說南中地區有險可依,可以固守,有的人建議往東跑,因為東吳與蜀國是盟友,所以投靠,大家爭論不休,只有譙周認為,這兩條跑都走不通,只有投降才是最佳選擇。

譙周為什麼這樣說呢?他有以下幾個理由:一,如果投奔吳國,而魏國拿下蜀地之後也是會繼續滅吳的,那麼劉禪就得投降兩次。二,如果投奔南中地區,之前他們臣服,是是迫不得已,如今我們過去,加重他們的負擔,他們肯定也不樂意的。

三,我們離開蜀地之後,蜀地的老百姓就不會向著咱們的,只會向著魏國。四,如果我們現在向魏國投降,那麼因為吳國還沒有被滅,魏國肯定會厚待我們的。劉禪覺得譙周說的這幾條有道理,就向鄧艾投降了。


歷史簡單說


三國,一個令人心潮澎湃的時代,無數英豪在這片戰亂的土地發揮自己的價值。今天小編就來談談後三國時期,劉禪投降的問題。當時後主劉禪在成都有糧,東吳有援的情況下為何還要開門投降呢?小編覺得可以從這幾個角度來理解:

首先,姜維被鍾會拖在劍閣。無法回援

讀過三國演義的客官可能知道,蜀漢的大軍都在大將軍姜維手中,而劉禪投降時其實蜀漢大軍並沒有損失,所以會產生劉禪堅守成都而姜維回援的想法。小編只能說想法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鍾會的18萬魏軍也不是擺設,實際上鍾會的計謀就是自己拖住姜維大軍,鄧艾率領3萬精兵偷襲成都,所以自然不會放任姜維離開,姜維的大軍本就不足10萬,如若敢出兵回援,援兵出了劍閣,估計就回不來了,所以這種說法是不成立的。

其次,東吳的援兵有可能乘火打劫。

國家之間沒有永恆的盟友,只有永恆的利益,而且盟友,只有實力相當的時候才是盟友。蜀漢如果能在劍閣與魏兵相持,東吳也許還認蜀漢這個盟友,然而此時蜀漢都快滅國了,東吳出兵相助,忙可不是白幫的,東吳必定會摟草打兔子,不說趁機吞併蜀漢,起碼也要佔點便宜,比如佔領蜀漢的江州什麼的,實際上孫休下達的命令也是如此。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若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劉禪投降時真的是有兵有將有援兵麼?咱一條一條說。

先說兵力。據史料記載,蜀漢投降後的士兵還有十萬人左右,所以許多人就認為這十萬人絕大多數都在成都,事實上不是這樣的。這十萬人大致分佈於四個地方,兩萬鎮守南中,防備南蠻部落;數千人鎮守永安,防備東吳;大將軍姜維帶著主力部隊駐防劍閣關,這部分士兵大概五萬;剩下的兩萬多人駐守成都。所以劉禪手跟前的兵力只有兩萬多人,並不是很多。


再說將領。蜀漢末期,能征善戰的將領屈指可數。曹魏就說,蜀漢是蕞耳小國,唯一有些威脅的就是姜維,其他人不值一提,雖然這說的有些過分。可就蜀漢當時能用的將領很多都不在劉禪身邊。比如姜維、廖化、張翼在劍閣;霍弋在南中;羅憲在永安;劉禪唯一能用的就是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可諸葛瞻死在了綿竹,劉禪身邊真的是無人可用。

還有援軍。當時能救援成都的是南中的霍弋,但他的請求被劉禪拒絕了,沒有成行;羅憲那些兵力不可能抽調;姜維手裡兵力倒是很多,可是他頂著鍾會十多萬人,根本不可能分兵救援成都。所以,劉禪也根本沒有援軍。


但當時劉禪手裡好歹還有兩萬多人,如果選擇固守成都,面對鄧艾那些兵力也是有的一拼的,為何他會選擇投降呢?

成都已成驚弓之鳥。鄧艾偷渡陰平,劉禪是沒想到的,所以他只能讓衛將軍諸葛瞻帶著禁衛軍前去阻截,這是劉禪手邊最後的家底。可是諸葛瞻卻在綿竹全軍覆沒,消息傳來,成都已成驚弓之鳥,士氣低落,再無抵抗的信心。

牆倒眾人推。蜀漢政權是外來政權,自建立之處就一直打壓益州派,所以益州派從內心是不支持蜀漢政權的。而諸葛瞻這個荊州派死後,益州派掌控了成都,所以這些人看著蜀漢即將滅亡,就紛紛跳了出來,勸劉禪投降,所謂牆倒眾人推。
劉禪沒有抵抗的決心。當然最大的原因是劉禪自己,如果他意志堅定,誓死抵抗,任憑益州派如何勸說,肯定不會投降。但這就是劉禪,他的底牌諸葛瞻已經失敗了,所以他內心已經絕望了,於是才會開城投降,放棄抵抗。


石頭說歷史


首先我覺得題主這個命題有一點問題,說蜀國此時有兵有將有援軍略微有點問題。後來蜀國投降時記載便只有十萬兩千甲士。而當時姜維在劍閣至少有兵馬三四萬,劉禪從成都派去的廖化,張翼,董厥等人的援軍至少也應該帶去兩萬人,抵抗住鍾會的十萬主力。而羅憲帶萬餘人防備東吳,南中也有一到兩萬蜀軍,這麼算下來,成都的守軍應該所剩無幾了。而鄧艾從陰平小路奇襲也是出乎意料,倉促之間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又帶領成都的主要部隊阻擊鄧艾失敗,諸葛瞻,黃崇等人戰死,使成都的蜀軍更加少。當時劉禪制定的路線主要有兩條:

1.逃往南中。

2.投奔東吳。都沒有想過固守待援,說明當時蜀漢的兵力確實也是捉襟見肘了。

而此時,光祿大夫譙周主張投降,他的理由主要有幾條:

1.如果劉禪投奔東吳,勢必是以降王的身份入吳,保不住皇帝的地位。而照著天下大勢來看,一定是魏滅吳,但時候劉禪還要投降,投降兩次的皇帝更加屈辱;

2.南中人心未服,諸葛亮丞相當時以恩德降服南蠻,但時間久了難保人心生變,去了也不能保證安全;

3.此時投降,司馬昭一定會優待劉禪,因為東吳還未平定,如果司馬昭對劉禪不利,則有害將來對東吳的收復,不利於人心歸附.

其實,蜀中從劉備入川以來就不曾安穩,一直存在危機。當初劉焉父子帶著東州勢力入蜀,便把當地土著壓在其下。劉備入川后,又把荊州勢力置於統治之位,三股勢力暗中爭鬥,危機四伏,劉備和諸葛亮一直壓制安撫才掩蓋了矛盾。而此時蜀中遭遇危機,難保人心不變,本地百姓不會向著他們,更可能心向魏國,所以,從某種角度說,劉禪投降也是無奈之舉。

大家還有什麼建議,歡迎討論補充。


薄暮嘆息


瀉藥。@相思藤

鄧艾攻破江油之後,劉禪派諸葛瞻率軍出援,據守綿竹,捍蔽成都。結果諸葛瞻到了綿竹,不肯據險自守,反而選擇了和鄧艾軍野戰。

鄧艾孤軍遠來,利在速戰。而且,鄧艾軍都很清楚,仗打到這個份上,自己已經輸不起了,沒有退路,所以,只要碰到敵人,就會尋求儘快決戰,而且最好是野戰。原因很簡單,百戰餘生,每個士兵都會拼死,才有一線機會活下去。只要敵人肯出城來和自己野戰,這仗就已經贏了一半。

這本是軍事常識。面對這種情況,作為防禦一方的將領,比較保守而穩妥的辦法自然是據險自守,等待敵人師老兵疲,糧盡援絕,被迫退兵的時候,再從後面追擊掩殺。比較激進的辦法就是認為敵人已經是強弩之末了,想不到自己會出城野戰,所以只要出城野戰,就會讓敵人膽寒。所以,自己不能示弱,必須出城野戰。

當時,張飛的孫子、張苞的兒子張遵也在軍中,曾給諸葛瞻提過意見,讓他據險自守,不要出城野戰,這是萬全之策。但是諸葛瞻不聽,非要出城野戰,結果戰敗身亡。

這時候,諸葛瞻的兒子諸葛尚本來留在城中,多少應該也還有些兵馬,如果他能冷靜些,看到父親已經軍敗身死,趕緊關閉城門,動員老百姓,一起嬰城自守,堅守不出,等待援軍,至少也還是可以遲滯鄧艾軍。結果他沒有,反而自己出城衝入敵陣,也戰死了。

為什麼出現這種情況呢?

蜀漢本身就沒有多少軍隊,而且要在漢中駐守一部分,在南中駐守一部分,在東線永安也得駐守一部分,還有一部分要隨著姜維在前線野戰。那麼,留下來在成都留守的部隊本來就不會太多,數量比較有限。

更重要的是,在邊境地區駐守的軍隊,無論是承擔防禦任務的,還是隨姜維出擊的部隊,大小戰事不斷,戰爭經驗是比較充分的,戰鬥力相對來說也要強很多。而在成都留守的部隊像所有承平時代的軍隊一樣,平時的軍事訓練並不嚴格,日常工作以非戰鬥任務為主,戰鬥力會嚴重下降。

對這樣長期不打仗,沒有實戰經驗的軍隊來說,如果要上戰場,必須讓經驗豐富的老部隊帶著,爭取先通過幾次勝仗來鍛鍊,一方面時提高軍隊的技戰術水平,一方面也是提高部隊的組織水平和紀律性,不能輕易出現混亂。

諸葛瞻到綿竹去的時候,帶的就是這樣的部隊。這種長期養尊處優、缺乏軍事訓練的軍隊,看到幾乎是神兵天降一般的鄧艾軍,自己內心必然是恐懼的。所以,諸葛瞻最好能先據險自守,讓士兵認識到敵人也是有缺點的,並非不可戰勝。

結果諸葛瞻過高的估計了自己的部隊,過低的估計了敵人,非要讓這些幾乎沒有上過戰場的軍隊一上陣就和翻山越嶺、千里而來的亡命之徒軍隊拼命。一開始還能借著人數優勢形成局部優勢,但當敵人意識到自己只有取勝才有機會活下去,從而開始拼命以後,諸葛瞻的軍隊就迅速全線崩潰了。

因為,按照這些缺乏戰爭經驗的蜀軍自己的認識,如果自己處於敵人那樣的狀態,必然已經潰逃了。對方不但沒有崩潰,反而開始反擊,這超出了蜀軍的預期,也增加了蜀軍心理上對敵人的恐懼感。

綿竹之戰全軍覆沒,蜀漢不僅軍隊數量上更加捉襟見肘,更重要的是,給留守成都的部隊和蜀漢君臣造成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震撼太強烈了,更加堅定了之前的認識:敵人太強大了,我們打不過,早晚都是輸。

所以,在綿竹之戰後,蜀漢朝廷討論的問題就是兩個,往哪兒跑,要麼投降,而沒有拒城死守,等待援軍的選項。為什麼呢?

第一,說明這時候成都的留守部隊已經非常少了,而且士氣低落,人心不定,不足以組織有效的防禦。第二,連諸葛瞻父子都在前線戰死了,難道成都的留守部隊和將領中,還有誰比諸葛瞻更懂軍事嗎?所以,他們對敵軍的認識是,敵人非常強大,自己打是打不過的。

當時的主流意見是兩個,跑到東吳去,和跑到南中去。南中還有萬把人的蜀漢軍隊,而且已經在來救援成都的路上,更重要的是,南中煙瘴之地,又是蠻族區域,鄧艾軍對地理民情都不熟悉,未必敢乘勝追擊。往東吳跑就不用說了,寄人籬下,還指望著反攻,那是不太可能了。而且,歷史上東吳多次在背後拿刀子捅蜀漢,大家都還記憶猶新。

所以,這時候譙周就出來了,先是稱說天命,然後就開始分析形勢。他的判斷是,無論是去南中,還是去東吳,都是死路一條,早晚也還是得投降。尤其是去東吳,去了東吳不可能再繼續當你的皇帝,必然得向東吳稱臣,看現在這形勢,魏國滅東吳也就是時間問題,這就意味著,將來投降的時候只能是以東吳臣子的身份投降。

譙周的最後結論是,現在投降,多少還有些本錢,還只是投降一次,直接向魏軍投降,還是可以爭取點待遇的。無論去南中還是去東吳,等你的本錢都折騰完了,你再投降,那就沒什麼資本和人家談判了。所以,要投降就趁早,現在就投降。

劉禪本來是比較傾向於逃往南中的,聽了譙周這番話,感覺自己無法反駁,於是決定投降。

從劉禪和譙周的表現看,他們這時候決定投降是處於什麼狀態呢?就是已經被鄧艾軍的神勇嚇破膽了,認為鄧艾軍太厲害太強大了,是不可戰勝的,不光蜀漢軍隊根本不是對手,就是東吳軍隊,南中的蜀漢軍隊和蠻族軍隊,也都統統不是對手。

劉禪為什麼會有這種認識呢?他從出生就跟著他父親劉備顛沛流離,但整體上始終是比較安全的,畢竟他是主公唯一的兒子,手下人拼了死命也得保著他安全。劉備從新野南逃時他還在襁褓之中,到劉備病亡於白帝城時,他在十七歲。無論在荊州還是在成都,他都是處於比較安全的環境中,實際上對戰爭是缺乏比較清晰的認識的。

即位為帝之後,一開始是諸葛亮,然後是費禕、蔣琬,劉禪本人不需要為行政和軍事問題操心。等到費禕、蔣琬都死了,劉禪開始自己主持朝政,他都已經四十歲了。所以,他本人並沒有應對比較複雜、困難局面的經驗,這些問題以前都是別人操心的,他只要不添亂就算是不錯了。

因此,劉禪本人和當時留守成都的蜀漢君臣都沒有應對如此嚴重的生死存亡危機的經驗,也沒有能力對敵我形勢做出冷靜分析判斷,再決定自己所應該採取的最佳選擇。從劉備入川到蜀漢滅亡,前後四十多年,成都沒有經歷過大規模戰爭的考驗,軍隊和老百姓都沒有進行長期堅守的大規模防禦戰的精神準備。

最後,劉禪率領蜀漢君臣在對敵人的無上恐懼甚至是崇拜的心情下,出城投降了,蜀漢就此滅亡。而此時姜維、閻宇、張翼等人的援軍正在趕來救援成都的路上。但對劉禪來說,這些都沒有必要了,反正他們也打不過鄧艾和魏軍。


蕭武



翻譯過來就是,劉禪一家平安無事,蜀漢百姓免遭戰亂,都是得益於譙周的謀劃。說白了,在曹軍壓境之時,有戰、逃、降三種選擇,可以想象,當時朝中重臣必是各執一詞,而最後譙周成功說服劉禪和眾臣,降曹。按照陳壽的記載,對這個選擇是極其讚揚的,因為生靈免於塗炭,陳壽不像羅貫中那樣有鮮明的立場,在後世看來,誰來完成大一統都是好事。

現在我們來分析一下當時劉禪的三個選擇,以及譙周是如何說服劉禪降曹的。

戰:當時的情況是,姜維據守劍閣,阻擋曹軍,然而鄧艾和鍾會繞過姜維,直插成都,已經達到廣漢了。不是姜維不防,當時曹魏五路大軍閥蜀,姜維早建議劉禪派廖化等將分兵拒之,然而劉禪並沒有聽,所以就有了現在的境遇,這個時候成都城內的兵力是無法抵禦曹軍主力的,那麼援軍呢?可以求援的大概有這幾路,一、姜維,此時正在劍閣,廣漢距離成都60公里,劍閣距離成都260公里,救援回來兩天時間,估計成都已經被拿下了;二、東吳,且不說渡江求援需要多久,東吳會不會出兵還在兩可之間呢;三、南疆,南疆是被先主打服的,估計不會管劉禪死活,即使管,涼山比劍閣還遠,肯定是來不及了。另外本身劉禪應該是沒有戰意的,否則以天子守城,抵擋個十天半月的也不是不可能,然而劉禪覺得守城無兵,對手又是曹軍主力,戰無可戰,只剩下逃和降。

逃:這是當時的主流思想,劉禪就是這麼想的,基本全部大臣都支持逃跑,不過往哪裡逃,產生了分歧,一、逃到南方去,南中還有一部分部隊,至少可以阻斷追兵;二、逃到東吳,請求孫權收留自己。

降:這是譙周經過縝密的分析得出的結論,他說的有理有據,主要是打消了大家想逃跑的念頭,首先不能南逃,因為自劉禪即位以來,與南疆少有來往,諸葛亮死後對南疆的控制更是薄弱,你作為一個外逃的君主,想要南疆養活你們一大口子逃兵,估計是很難的,況且逃跑本身也是個技術活,而且已經丟掉了皇室的尊嚴,小官小吏如果不擁護你了,一聽說皇帝要往南跑,恐怕有不少人要先鬧起來了。哪裡去得了南方?其實不能逃往東吳,自古以來無寄他國之天子,你說你去了東吳,人家問“你有啥特長啊,我為什麼要收留你?”你笑呵呵的和人家說“啊,我擅長做皇帝”。對面肯定大怒“阿西吧,你們是來砸場子的吧”,保準就白刀子進去 紅刀子出來了。那你到了那既然做不了皇帝了,那不就也是投降嘛?相當於被曹操打跑了,然後投降孫吳,真是一點尊嚴都沒有的說。而且曹強孫弱,你要是投降孫吳,改天孫吳也被打了,再碰見曹軍豈不尷尬。

最終譙周得出結論,當下最好的選擇,就是投降曹魏,於是劉禪和群臣被說服了,開門投降。

ps:關於劉禪此人,歷史褒貶不一,如果按照《三國演義》記載,劉禪投降沒什麼好奇怪的,他本身碌碌無為,亡國是早晚的事。但是歷史真的是這樣的嗎?歷史不是演義,現在已經有很多學者開始討論劉禪其人,有人說他是庸碌,有人說他有大智慧,保全了巴蜀軍民,順應了統一的大勢,因為巴蜀後期缺乏人才,東吳孫權晚年昏紂,歷史的天平已然倒向曹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