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兵有将有援军的情况下,刘禅为何要开城门投降?

相思藤


刘禅可能确实贪生怕死,不过当时成都确实无兵无将,援军也遥遥无期了。

景元四年秋,魏国大举伐蜀,以邓艾率兵三万进攻甘松、沓中,牵制在沓中屯田的姜维,雍州刺史诸葛绪进攻武街、桥头,切断姜维退往汉中的道路,而钟会统兵十余万,从斜谷、骆谷进攻汉中,魏兴太守刘钦则由子午谷进攻汉中。

姜维所部被邓艾击败,退走汉中时虽然用计骗过诸葛绪,得以顺利通过阴撤回,但是由于蒋舒叛变,傅佥战死,阳平关失守,钟会攻占汉中,因此姜维、廖化、张翼、董厥等退守剑阁。在钟会攻打剑阁不下的情况下,邓艾率部偷越阴平小路,攻占江油,直扑成都。诸葛瞻率兵迎战邓艾,结果兵败被杀,此时成都城里应该已经没有多少部队了。

虽然蜀汉投降时还有大约10万士兵,但是野战军主力都在姜维指挥下在剑阁抵挡钟会,这部分兵力大约有4、5万人,其他汉中没有投降的汉城、乐城等地还有1万多人,剩下的4、5万人分布在南中、江州、永安等地,成都的部队都已经跟随诸葛瞻在绵竹被邓艾击败,“众皆离散”。所以从绵竹到成都,邓艾都没受到什么阻碍,长驱直入。

邓艾此时的部队,按照《晋书》记载,到江油时还有万余人,加上钟会派遣田章率军增援,兵力应该更多。蜀汉此时在成都附近,已经没多少部队,否则也不会让邓艾攻到成都城下。至于援军,此时也已经来不了了,姜维在得知邓艾偷越阴平以后,确实立刻带兵返回成都,不过钟会也马上率部队追了上来,根据钟会的报告,此时魏军:

臣辄遣司马夏侯咸、护军胡烈等,经从剑阁,出新都、大渡截其前,参军爰青彡、将军句安等蹑其后,参军皇甫闿、将军王买等从涪南出冲其腹,臣据涪县为东西势援。维等所统步骑四五万人,擐甲厉兵,塞川填谷,数百里中首尾相继,凭恃其众,方轨而西。臣敕咸、闿等令分兵据势,广张罗罔,南杜走吴之道,西塞成都之路,北绝越逸之径,四面云集,首尾并进,蹊路断绝,走伏无地。

姜维的部队也已经被钟会大军包围,无法赶回成都。因此此时刘禅和大臣们商量的,是该跑去哪儿,而不是派谁抵抗,当然,最后他选择的是投降。


不沉的经远


因为当时的刘禅,也就是历史上的汉怀帝,只有这一条路了。

对于汉怀帝不战而降,半个世纪后的历史学家王隐在《蜀记》中指出之所以宁背骂名而不作辩解,乃“全国为上之策”。也就是说出降是在对现实利益进行实际考虑后做出的决定。而早一代人的陈寿也认为汉怀帝的出降是的结果是“刘氏无虞,一邦蒙赖”。

注意,无论是王隐还是陈寿,都明白的说了,“投降”是顺应了大形势的,而这个“势”是来自于季汉朝廷内部。这里面的问题就很复杂了。难道蜀地的士庶想当亡国降虏?答案是,确实,而且不是想了一时半会儿了。或者说蜀地的庶民怎么想我们未必知道,但是蜀地的豪强可是一直等着季汉亡国。在蜀地自古便有着十分独特的亚文化,当地人直到文翁治蜀之前都很不同于中原。到了后汉末年,刘焉刘璋父子据蜀时仍然被“益州大姓”也就是既得利益集团们牵制。再往后汉昭烈君臣入益州,为了安抚这些本土派,于是就不得不对他们做出妥协据《蜀书·先主传》记载:

“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许靖、麋竺、简雍为宾友。及董和、黄权、李严等本璋之所授用也,吴壹、费观等又璋之婚亲也,彭羕又璋之所排摈也,刘巴者宿昔之所忌恨也,皆处之显任,尽其器能。”

也就说昭烈帝对蜀地原先的大姓、刘璋的亲信都是仁至义尽的予以包容。但是“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即使是昭烈帝和旧臣元老们一再退让,得到的只是益州本土豪强的“恩多成怨”。比如益州豪强张裕不但对昭烈帝态度跋扈专横,还处处的掣肘、下绊。并四处散步妖言,煽动人们起来造反:

“岁在庚子,天下当易代,刘氏祚尽矣。主公得益州,九年之后,寅卯之间当失之。”

最后导致了昭烈帝不得不除了此人,但是即使是这样,昭烈帝还是很惋惜张裕的死,甚至发出了:“芳兰生门,不得不鉏。”的感慨。

白帝托孤之际,昭烈帝虽然委托诸葛武侯总领国事,但仍旧安排益州本土的李严一同顾命。而李严此后对诸葛武侯仍旧是“酷吏断狱”式的刻薄。先是暗中讥讽诸葛武侯想要加“九锡”,之后又在建兴九年,第二次北伐中原之际,消极怠工,运粮不继。而秋风五丈原之后,季汉境内又出现了汉怀帝正在身穿白衣哀悼相父;而本土豪强李邈向天子逼宫发难,要求清算诸葛武侯;而百姓却在道边祭祀丞相英魂的诡异场面。

以昭烈帝、诸葛武侯这样的人物利益集团尚且敢于挑衅,何况是日后的汉怀帝、蒋琬、费炜、姜维等这些后生晚辈。此后蜀地豪强的放肆日甚一日,谯周的《仇国论》被公开颂扬,以至于在邓艾偏师入蜀之后朝廷之上一片求降之声。此时诸葛武侯之子,驸马诸葛瞻等汉家的世交亲贵子弟基本都已经殉国,姜维不在朝中,如果汉怀帝决意抵抗,那就会和二百多年前的成家公孙帝一样,腹背受敌,最后自己“虏死城下”全家也被诛灭满门。所以日后降为安乐公的汉怀帝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恐怕未必不是真话。

还有个说法,认为汉后帝就是“贫穷版的汉武帝”,我个人十分不同意,因为比起汉武帝每次都是以众击寡还最后落了个天下户口减半,匈奴岁岁南侵;而汉后帝以寡击众,长期以来打得曹魏不敢西觑;此外即使是汉后帝有权力欲,但也没有还没任酷吏以为能、算缗告奸……说白了,汉后帝为人比汉武帝要好多了,而那个魏明帝才是真正穷人版的汉武帝。




河南太行山中的阿斗寨,全国为数不多祭祀阿斗的神庙。


北京顺义,古安乐国所在,汉怀帝在此以安乐公的身份度过了自己的余生。



北邙,据说汉怀帝-安乐思公就葬在这里。


陳大舍


刘禅投降魏国的时候,他手下确实是有将有援,此刻蜀国人口有一百万,能打仗的士兵也有十万,更何况他的手下还有姜维,还有廖化,还有诸葛瞻......。

但是,刘禅最后竟然是,连拼都没有和魏国的军队拼一下,就选择开城投降。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大致说一下?

蜀国国主刘禅之所以亡国全是因为谯周,就是他那一张嘴把刘禅给说投降的。刘禅之所以选择投降,是因为他听了谯周给他的一番分析。

当时的情况是邓艾带领着曹魏大军已经杀到了蜀地的广汉,要知道广汉距离刘禅所在的成都,也就是六十里地。六十里地是个什么概念呢?

大概就是邓艾行军也就是一天的时间,基本上就能杀到蜀国来。

此刻的姜维还在距离成都250里地之遥的剑阁拒守曹魏大军呢。很遗憾的是邓艾绕过了姜维所拒守的地方,直接到了广汉,只指成都。

这时候刘禅是可以选择不投降,让姜维率兵来救的。

但是,问题就是他刘禅是否能拒守住成都,万一姜维还没有赶到,邓艾的大军就把城池给攻破了,是不是说刘禅就成了俘虏皇帝,或者说被邓艾给杀了呢。

很显然求援姜维冒的风险太大,再加上谯周一番坚决不能求援的言论。刘禅只好放弃了这条路。

不求援的话是不是就意味着刘禅可以跑路呢?当时也有大臣建议刘禅跑,带着蜀国君臣跑,但是天下之大要往哪里跑呢?

此刻谯周又站了出来,他给刘禅分析的是,跑也是行不通的。

因为你无路可逃呀。你想想你刘禅可是一国之君,能逃的地方无非就是两个。一个就是自己的盟军东吴那边,可是东吴会不会收留你呢。毕竟一个国家只有一个国君,你刘禅即使去了东吴,也要向东吴称臣的。既然都是称臣,为何不向实力更大的曹魏政权称臣呢?

退一步说若是你去了东吴,向东吴称臣,那么等曹魏把东吴再给灭了,你刘禅是不是还要再投降一次。所以说东吴是去不得的。

还有一条路就是向南逃,可是南逃也是很危险的。因为南方的地盘是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带领士兵打下来的。人家本来就对你蜀国不服,更何况现在的你还如同落水狗一般。别还没到南方,在半路上就让人家给杀了,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逃这条路也是行不通的。

谯周的意思是刘禅既不能逃,也不能求援,唯一明智的选择就是投降了。

下面我们再看看,谯周给刘禅分析的投降的好处。

只要刘禅投降,蜀国的百姓将逃过兵荒之乱,就不会流离失所,血流成河,这对于蜀国百姓来说是一件利好的大事。当然对于刘禅来说,投降曹魏也是有利的。

因为此刻的东吴还没有灭亡,曹魏不敢怠慢投降过去的刘禅,毕竟曹魏还想着让东吴的国主也去投降他呢。

所以说刘禅投降了曹魏,不但不会被杀头,而且至少还能被曹魏封个王或者侯之类的高官,继续让他享受荣华富贵。

......。

刘禅觉得谯周说的好像很有道理,所以,他就打开了城门,选择了投降。刘备辛辛苦苦开辟的一片基业,就这样断送在了刘禅的手头。


史学达人


刘禅投降的时候,曾经向邓艾递交过一份降表,这份降表中提到,蜀汉军队有10万2000人,尽数向魏国投降,但史书当中并没有记载,这个数字到底是刘禅投降时蜀汉集团剩下的军队人数,还是战争爆发前的字面人数,我个人倾向于后者。

因为魏国伐蜀之战时,以当时的通讯条件,远在后方的刘禅很难第一时间了解各地蜀汉军队的损失情况,除了成都城外的诸葛瞻全军覆没他能了解情况之外,姜维的5万大军长时间相持在剑阁情况不明,前线还有多个据点陷入包围当中不知情况,因此在蜀汉主力军队集结的前线区域,在邓艾突如其来的攻击之下,刘禅很难及时清楚前线主力的情况,因此他递交的降书当中,提到的很有可能是自己的字面军队。



如果情况如此的话,在邓艾兵临城下的时候,刘禅恐怕已经失去了坚守的可能。

首先蜀汉集团至少有一半的军队被钟会的魏军困在前线无法及时回撤,在蜀汉南部的南中地区和东部的永安一带,也驻扎着相当数量的防备南方蛮夷和东吴的边防部队,可面对岌岌可危的局势,这两个重要地段的部队根本不可能回防,一旦回防,准备援救的东吴很可能趁虚而入,南中地区很可能也会重新陷入到叛乱之中,这两个重要区域选择留守,还留有军队和地盘的刘禅即便选择投降,至少也有谈判的本钱,如果盲目地选择放弃,很可能会让自己更加处于被动地位。



所以再去掉前线、东线和南线的军队,加上绵竹关诸葛瞻的失败,刘禅手中实际上已经没有可靠的军事力量虽然自己号称还有数万军队,但恐怕也只是分散成都周边各地,战斗力堪忧的二线部队,毕竟能出动的主力部队已经在绵竹关之战中全部损失,由于阴平小路已经被打通,除了邓艾的3万本部兵马在这一战线上之外,钟会已经派出了援军紧随小路而上,在成都城下敌军源源不断的情况下,刘禅恐怕已经失去了坚持的可能。

当然一些心系蜀汉的后人,即便在多年以后,也在设想如果刘禅能够坚持到最后,会不会还有一定挽回的余地,其实可能性还是有的,姜维如果率领主力部队回援,在成都城下是完全有可能与邓艾军队一战的,但同时也意味着益州最后一道天险剑阁在钟会十几万大军的攻击以及姜维放弃之下将彻底失守,益州地区将无险可守,即便姜维将邓艾打败,面对四川无法周转的环境,以及益州本土派无心恋战,一心投降的态度,蜀汉的灭亡也必然是时间上的问题,姜维只能选择延迟,但不能选择坚持。



很值得思考的是,在不久后发生的钟会叛乱中,还在益州的魏国十几万大军一片混乱,但仍然还有10万大军的蜀汉军队竟然没有选择趁机起势,除了最具威信的姜维身死人亡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恐怕就是蜀汉集团最后的凝聚力已经在蜀汉政权的晚期逐渐消逝,以至于邓艾兵临城下时,投降派反倒占到了主观地位。

在这样的权力局势之下,刘禅即便还保留血性,恐怕也难以选择翻身。


辽宁资深球迷


题主说的这个前提是不对的,成都的情况是无兵无将了,或者说只有极少量的部队,而援军自然不可能很快赶到。当魏国三路十几万部队进攻蜀国的时候,除了在前线的姜维主力,刘禅还派了张翼,廖化,董厥等人前往救援。

而我们知道,蜀国被灭的时候,只有十万部队,那么此时前线姜维主力包括这三将带领的援军加起来就差不多有五六万了,另外再加上防范东吴的罗宪的部队,还有驻扎在南中地区的部队。

还算上其他都督区的部队,还有各个郡的郡兵,成都的部队已是所剩下无已了,当邓艾渡阴平,江由太守投降后,长驱直入,诸葛瞻就已率成都仅剩下的部队去迎战邓艾,最终诸葛瞻父子战死,蜀军基本全军覆灭。

那么在成都的部队就基本没有了,所以当邓艾打败诸葛瞻,进军成都的时候,蜀国没料到邓艾打得那么快,所以在城防上面没有做太多的准备,很多好百姓听说魏军攻入,都逃到山林里面去了。

而刘禅跟大臣们讨论的只有三条路,就是投降,往东跑,往南跑,唯独没有守城这一项,原因很简单,此时成都已无兵可守了,否则何必跑呢,直接固守待援就可以了。

有的人建议往南跑,说南中地区有险可依,可以固守,有的人建议往东跑,因为东吴与蜀国是盟友,所以投靠,大家争论不休,只有谯周认为,这两条跑都走不通,只有投降才是最佳选择。

谯周为什么这样说呢?他有以下几个理由:一,如果投奔吴国,而魏国拿下蜀地之后也是会继续灭吴的,那么刘禅就得投降两次。二,如果投奔南中地区,之前他们臣服,是是迫不得已,如今我们过去,加重他们的负担,他们肯定也不乐意的。

三,我们离开蜀地之后,蜀地的老百姓就不会向着咱们的,只会向着魏国。四,如果我们现在向魏国投降,那么因为吴国还没有被灭,魏国肯定会厚待我们的。刘禅觉得谯周说的这几条有道理,就向邓艾投降了。


历史简单说


三国,一个令人心潮澎湃的时代,无数英豪在这片战乱的土地发挥自己的价值。今天小编就来谈谈后三国时期,刘禅投降的问题。当时后主刘禅在成都有粮,东吴有援的情况下为何还要开门投降呢?小编觉得可以从这几个角度来理解:

首先,姜维被钟会拖在剑阁。无法回援

读过三国演义的客官可能知道,蜀汉的大军都在大将军姜维手中,而刘禅投降时其实蜀汉大军并没有损失,所以会产生刘禅坚守成都而姜维回援的想法。小编只能说想法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钟会的18万魏军也不是摆设,实际上钟会的计谋就是自己拖住姜维大军,邓艾率领3万精兵偷袭成都,所以自然不会放任姜维离开,姜维的大军本就不足10万,如若敢出兵回援,援兵出了剑阁,估计就回不来了,所以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

其次,东吴的援兵有可能乘火打劫。

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而且盟友,只有实力相当的时候才是盟友。蜀汉如果能在剑阁与魏兵相持,东吴也许还认蜀汉这个盟友,然而此时蜀汉都快灭国了,东吴出兵相助,忙可不是白帮的,东吴必定会搂草打兔子,不说趁机吞并蜀汉,起码也要占点便宜,比如占领蜀汉的江州什么的,实际上孙休下达的命令也是如此。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若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刘禅投降时真的是有兵有将有援兵么?咱一条一条说。

先说兵力。据史料记载,蜀汉投降后的士兵还有十万人左右,所以许多人就认为这十万人绝大多数都在成都,事实上不是这样的。这十万人大致分布于四个地方,两万镇守南中,防备南蛮部落;数千人镇守永安,防备东吴;大将军姜维带着主力部队驻防剑阁关,这部分士兵大概五万;剩下的两万多人驻守成都。所以刘禅手跟前的兵力只有两万多人,并不是很多。


再说将领。蜀汉末期,能征善战的将领屈指可数。曹魏就说,蜀汉是蕞耳小国,唯一有些威胁的就是姜维,其他人不值一提,虽然这说的有些过分。可就蜀汉当时能用的将领很多都不在刘禅身边。比如姜维、廖化、张翼在剑阁;霍弋在南中;罗宪在永安;刘禅唯一能用的就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可诸葛瞻死在了绵竹,刘禅身边真的是无人可用。

还有援军。当时能救援成都的是南中的霍弋,但他的请求被刘禅拒绝了,没有成行;罗宪那些兵力不可能抽调;姜维手里兵力倒是很多,可是他顶着钟会十多万人,根本不可能分兵救援成都。所以,刘禅也根本没有援军。


但当时刘禅手里好歹还有两万多人,如果选择固守成都,面对邓艾那些兵力也是有的一拼的,为何他会选择投降呢?

成都已成惊弓之鸟。邓艾偷渡阴平,刘禅是没想到的,所以他只能让卫将军诸葛瞻带着禁卫军前去阻截,这是刘禅手边最后的家底。可是诸葛瞻却在绵竹全军覆没,消息传来,成都已成惊弓之鸟,士气低落,再无抵抗的信心。

墙倒众人推。蜀汉政权是外来政权,自建立之处就一直打压益州派,所以益州派从内心是不支持蜀汉政权的。而诸葛瞻这个荆州派死后,益州派掌控了成都,所以这些人看着蜀汉即将灭亡,就纷纷跳了出来,劝刘禅投降,所谓墙倒众人推。
刘禅没有抵抗的决心。当然最大的原因是刘禅自己,如果他意志坚定,誓死抵抗,任凭益州派如何劝说,肯定不会投降。但这就是刘禅,他的底牌诸葛瞻已经失败了,所以他内心已经绝望了,于是才会开城投降,放弃抵抗。


石头说历史


首先我觉得题主这个命题有一点问题,说蜀国此时有兵有将有援军略微有点问题。后来蜀国投降时记载便只有十万两千甲士。而当时姜维在剑阁至少有兵马三四万,刘禅从成都派去的廖化,张翼,董厥等人的援军至少也应该带去两万人,抵抗住钟会的十万主力。而罗宪带万余人防备东吴,南中也有一到两万蜀军,这么算下来,成都的守军应该所剩无几了。而邓艾从阴平小路奇袭也是出乎意料,仓促之间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又带领成都的主要部队阻击邓艾失败,诸葛瞻,黄崇等人战死,使成都的蜀军更加少。当时刘禅制定的路线主要有两条:

1.逃往南中。

2.投奔东吴。都没有想过固守待援,说明当时蜀汉的兵力确实也是捉襟见肘了。

而此时,光禄大夫谯周主张投降,他的理由主要有几条:

1.如果刘禅投奔东吴,势必是以降王的身份入吴,保不住皇帝的地位。而照着天下大势来看,一定是魏灭吴,但时候刘禅还要投降,投降两次的皇帝更加屈辱;

2.南中人心未服,诸葛亮丞相当时以恩德降服南蛮,但时间久了难保人心生变,去了也不能保证安全;

3.此时投降,司马昭一定会优待刘禅,因为东吴还未平定,如果司马昭对刘禅不利,则有害将来对东吴的收复,不利于人心归附.

其实,蜀中从刘备入川以来就不曾安稳,一直存在危机。当初刘焉父子带着东州势力入蜀,便把当地土著压在其下。刘备入川后,又把荆州势力置于统治之位,三股势力暗中争斗,危机四伏,刘备和诸葛亮一直压制安抚才掩盖了矛盾。而此时蜀中遭遇危机,难保人心不变,本地百姓不会向着他们,更可能心向魏国,所以,从某种角度说,刘禅投降也是无奈之举。

大家还有什么建议,欢迎讨论补充。


薄暮叹息


泻药。@相思藤

邓艾攻破江油之后,刘禅派诸葛瞻率军出援,据守绵竹,捍蔽成都。结果诸葛瞻到了绵竹,不肯据险自守,反而选择了和邓艾军野战。

邓艾孤军远来,利在速战。而且,邓艾军都很清楚,仗打到这个份上,自己已经输不起了,没有退路,所以,只要碰到敌人,就会寻求尽快决战,而且最好是野战。原因很简单,百战余生,每个士兵都会拼死,才有一线机会活下去。只要敌人肯出城来和自己野战,这仗就已经赢了一半。

这本是军事常识。面对这种情况,作为防御一方的将领,比较保守而稳妥的办法自然是据险自守,等待敌人师老兵疲,粮尽援绝,被迫退兵的时候,再从后面追击掩杀。比较激进的办法就是认为敌人已经是强弩之末了,想不到自己会出城野战,所以只要出城野战,就会让敌人胆寒。所以,自己不能示弱,必须出城野战。

当时,张飞的孙子、张苞的儿子张遵也在军中,曾给诸葛瞻提过意见,让他据险自守,不要出城野战,这是万全之策。但是诸葛瞻不听,非要出城野战,结果战败身亡。

这时候,诸葛瞻的儿子诸葛尚本来留在城中,多少应该也还有些兵马,如果他能冷静些,看到父亲已经军败身死,赶紧关闭城门,动员老百姓,一起婴城自守,坚守不出,等待援军,至少也还是可以迟滞邓艾军。结果他没有,反而自己出城冲入敌阵,也战死了。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

蜀汉本身就没有多少军队,而且要在汉中驻守一部分,在南中驻守一部分,在东线永安也得驻守一部分,还有一部分要随着姜维在前线野战。那么,留下来在成都留守的部队本来就不会太多,数量比较有限。

更重要的是,在边境地区驻守的军队,无论是承担防御任务的,还是随姜维出击的部队,大小战事不断,战争经验是比较充分的,战斗力相对来说也要强很多。而在成都留守的部队像所有承平时代的军队一样,平时的军事训练并不严格,日常工作以非战斗任务为主,战斗力会严重下降。

对这样长期不打仗,没有实战经验的军队来说,如果要上战场,必须让经验丰富的老部队带着,争取先通过几次胜仗来锻炼,一方面时提高军队的技战术水平,一方面也是提高部队的组织水平和纪律性,不能轻易出现混乱。

诸葛瞻到绵竹去的时候,带的就是这样的部队。这种长期养尊处优、缺乏军事训练的军队,看到几乎是神兵天降一般的邓艾军,自己内心必然是恐惧的。所以,诸葛瞻最好能先据险自守,让士兵认识到敌人也是有缺点的,并非不可战胜。

结果诸葛瞻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部队,过低的估计了敌人,非要让这些几乎没有上过战场的军队一上阵就和翻山越岭、千里而来的亡命之徒军队拼命。一开始还能借着人数优势形成局部优势,但当敌人意识到自己只有取胜才有机会活下去,从而开始拼命以后,诸葛瞻的军队就迅速全线崩溃了。

因为,按照这些缺乏战争经验的蜀军自己的认识,如果自己处于敌人那样的状态,必然已经溃逃了。对方不但没有崩溃,反而开始反击,这超出了蜀军的预期,也增加了蜀军心理上对敌人的恐惧感。

绵竹之战全军覆没,蜀汉不仅军队数量上更加捉襟见肘,更重要的是,给留守成都的部队和蜀汉君臣造成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震撼太强烈了,更加坚定了之前的认识:敌人太强大了,我们打不过,早晚都是输。

所以,在绵竹之战后,蜀汉朝廷讨论的问题就是两个,往哪儿跑,要么投降,而没有拒城死守,等待援军的选项。为什么呢?

第一,说明这时候成都的留守部队已经非常少了,而且士气低落,人心不定,不足以组织有效的防御。第二,连诸葛瞻父子都在前线战死了,难道成都的留守部队和将领中,还有谁比诸葛瞻更懂军事吗?所以,他们对敌军的认识是,敌人非常强大,自己打是打不过的。

当时的主流意见是两个,跑到东吴去,和跑到南中去。南中还有万把人的蜀汉军队,而且已经在来救援成都的路上,更重要的是,南中烟瘴之地,又是蛮族区域,邓艾军对地理民情都不熟悉,未必敢乘胜追击。往东吴跑就不用说了,寄人篱下,还指望着反攻,那是不太可能了。而且,历史上东吴多次在背后拿刀子捅蜀汉,大家都还记忆犹新。

所以,这时候谯周就出来了,先是称说天命,然后就开始分析形势。他的判断是,无论是去南中,还是去东吴,都是死路一条,早晚也还是得投降。尤其是去东吴,去了东吴不可能再继续当你的皇帝,必然得向东吴称臣,看现在这形势,魏国灭东吴也就是时间问题,这就意味着,将来投降的时候只能是以东吴臣子的身份投降。

谯周的最后结论是,现在投降,多少还有些本钱,还只是投降一次,直接向魏军投降,还是可以争取点待遇的。无论去南中还是去东吴,等你的本钱都折腾完了,你再投降,那就没什么资本和人家谈判了。所以,要投降就趁早,现在就投降。

刘禅本来是比较倾向于逃往南中的,听了谯周这番话,感觉自己无法反驳,于是决定投降。

从刘禅和谯周的表现看,他们这时候决定投降是处于什么状态呢?就是已经被邓艾军的神勇吓破胆了,认为邓艾军太厉害太强大了,是不可战胜的,不光蜀汉军队根本不是对手,就是东吴军队,南中的蜀汉军队和蛮族军队,也都统统不是对手。

刘禅为什么会有这种认识呢?他从出生就跟着他父亲刘备颠沛流离,但整体上始终是比较安全的,毕竟他是主公唯一的儿子,手下人拼了死命也得保着他安全。刘备从新野南逃时他还在襁褓之中,到刘备病亡于白帝城时,他在十七岁。无论在荆州还是在成都,他都是处于比较安全的环境中,实际上对战争是缺乏比较清晰的认识的。

即位为帝之后,一开始是诸葛亮,然后是费祎、蒋琬,刘禅本人不需要为行政和军事问题操心。等到费祎、蒋琬都死了,刘禅开始自己主持朝政,他都已经四十岁了。所以,他本人并没有应对比较复杂、困难局面的经验,这些问题以前都是别人操心的,他只要不添乱就算是不错了。

因此,刘禅本人和当时留守成都的蜀汉君臣都没有应对如此严重的生死存亡危机的经验,也没有能力对敌我形势做出冷静分析判断,再决定自己所应该采取的最佳选择。从刘备入川到蜀汉灭亡,前后四十多年,成都没有经历过大规模战争的考验,军队和老百姓都没有进行长期坚守的大规模防御战的精神准备。

最后,刘禅率领蜀汉君臣在对敌人的无上恐惧甚至是崇拜的心情下,出城投降了,蜀汉就此灭亡。而此时姜维、阎宇、张翼等人的援军正在赶来救援成都的路上。但对刘禅来说,这些都没有必要了,反正他们也打不过邓艾和魏军。


萧武



翻译过来就是,刘禅一家平安无事,蜀汉百姓免遭战乱,都是得益于谯周的谋划。说白了,在曹军压境之时,有战、逃、降三种选择,可以想象,当时朝中重臣必是各执一词,而最后谯周成功说服刘禅和众臣,降曹。按照陈寿的记载,对这个选择是极其赞扬的,因为生灵免于涂炭,陈寿不像罗贯中那样有鲜明的立场,在后世看来,谁来完成大一统都是好事。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当时刘禅的三个选择,以及谯周是如何说服刘禅降曹的。

战:当时的情况是,姜维据守剑阁,阻挡曹军,然而邓艾和钟会绕过姜维,直插成都,已经达到广汉了。不是姜维不防,当时曹魏五路大军阀蜀,姜维早建议刘禅派廖化等将分兵拒之,然而刘禅并没有听,所以就有了现在的境遇,这个时候成都城内的兵力是无法抵御曹军主力的,那么援军呢?可以求援的大概有这几路,一、姜维,此时正在剑阁,广汉距离成都60公里,剑阁距离成都260公里,救援回来两天时间,估计成都已经被拿下了;二、东吴,且不说渡江求援需要多久,东吴会不会出兵还在两可之间呢;三、南疆,南疆是被先主打服的,估计不会管刘禅死活,即使管,凉山比剑阁还远,肯定是来不及了。另外本身刘禅应该是没有战意的,否则以天子守城,抵挡个十天半月的也不是不可能,然而刘禅觉得守城无兵,对手又是曹军主力,战无可战,只剩下逃和降。

逃:这是当时的主流思想,刘禅就是这么想的,基本全部大臣都支持逃跑,不过往哪里逃,产生了分歧,一、逃到南方去,南中还有一部分部队,至少可以阻断追兵;二、逃到东吴,请求孙权收留自己。

降:这是谯周经过缜密的分析得出的结论,他说的有理有据,主要是打消了大家想逃跑的念头,首先不能南逃,因为自刘禅即位以来,与南疆少有来往,诸葛亮死后对南疆的控制更是薄弱,你作为一个外逃的君主,想要南疆养活你们一大口子逃兵,估计是很难的,况且逃跑本身也是个技术活,而且已经丢掉了皇室的尊严,小官小吏如果不拥护你了,一听说皇帝要往南跑,恐怕有不少人要先闹起来了。哪里去得了南方?其实不能逃往东吴,自古以来无寄他国之天子,你说你去了东吴,人家问“你有啥特长啊,我为什么要收留你?”你笑呵呵的和人家说“啊,我擅长做皇帝”。对面肯定大怒“阿西吧,你们是来砸场子的吧”,保准就白刀子进去 红刀子出来了。那你到了那既然做不了皇帝了,那不就也是投降嘛?相当于被曹操打跑了,然后投降孙吴,真是一点尊严都没有的说。而且曹强孙弱,你要是投降孙吴,改天孙吴也被打了,再碰见曹军岂不尴尬。

最终谯周得出结论,当下最好的选择,就是投降曹魏,于是刘禅和群臣被说服了,开门投降。

ps:关于刘禅此人,历史褒贬不一,如果按照《三国演义》记载,刘禅投降没什么好奇怪的,他本身碌碌无为,亡国是早晚的事。但是历史真的是这样的吗?历史不是演义,现在已经有很多学者开始讨论刘禅其人,有人说他是庸碌,有人说他有大智慧,保全了巴蜀军民,顺应了统一的大势,因为巴蜀后期缺乏人才,东吴孙权晚年昏纣,历史的天平已然倒向曹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