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腾讯新闻发现了一个假的虎嗅网。。。 。。。

今天这标题乍一看有点像碰瓷,虎嗅和腾讯新闻,一碰碰两家,double kill

两开花。

不过接下来我要讲的全是真事,还请各位帮忙一起参谋参谋。

Let's Rock !

前阵子,一位热心网友私信我,说在腾讯新闻上看见我的文章被盗转,没标注来源和作者名。

我在腾讯新闻发现了一个假的虎嗅网。。。 。。。


虽然搬运文章的情况很常见,但作为一个靠写字为生的人,我依然当场爆炸。因为就好比你每天辛苦工作,成绩却被写进别人的工作汇报PPT里。

前阵子媒体圈不都抨击“洗稿”么?洗稿的好歹还会把原创文章改一改再发,洗洗更健康,这种搬运文章的更可恶,一字不改,就改掉或删掉作者名,劳动成果就是他的了。

我点开一看,网友所说的搬运者,是一个叫“虎嗅网”的号。

我在腾讯新闻发现了一个假的虎嗅网。。。 。。。


这里得解释一下:

但是,当这篇文章从虎嗅二次转载到腾讯新闻时,文头文末的标注就莫名其妙被阉割掉了。

至于挥刀的是虎嗅还是腾讯新闻?还不清楚。

我在腾讯新闻发现了一个假的虎嗅网。。。 。。。


我发现,腾讯新闻上的“虎嗅网”不仅搬运了我的那篇,也搬了虎嗅网其他作者的文章,并且很多都删去了作者名和来源。

我在腾讯新闻发现了一个假的虎嗅网。。。 。。。


这种情况很常见,但又很难追责(追责的成本比作案成本高很多),我身边不少作者朋友都有过类似困扰。

不过,恰好我在虎嗅和腾讯新闻都认识朋友,便决定去问问原因。

虎嗅这边的朋友反应挺激烈,一个“又”字让我感到这类事并非第一次发生:

我在腾讯新闻发现了一个假的虎嗅网。。。 。。。


我问他是什么原因,他说:

这个搬运文章的账号

“虎嗅网”并不是虎嗅的人创建的。

他们在企鹅媒体平台(腾讯新闻背后的媒体平台)的唯一账号叫“虎嗅APP”,这个搬运文章的兴许是腾讯新闻的人自己弄的账号。至于文章开头的标注……多半是平台的算法自动删的。

我问:“那他们顶着虎嗅的名义乱抓取、修改文章,你们得不找找?”

得到的回复是:“找了好几次,没用。” 言下之意,人家的地盘人家说了算。

我在腾讯新闻发现了一个假的虎嗅网。。。 。。。


emmm…………看样子多半是腾讯新闻那边的锅,而且虎嗅这边也没什么办法。

我在腾讯新闻发现了一个假的虎嗅网。。。 。。。


于是,我又找到腾讯新闻的人。巧了,这边也说:

1.这个账号不是我们的,我们从不运营自己的企鹅号,都是别家入驻的。

2.要删除这篇搬运的文章,或者下线对应的账号,得联系“虎嗅网”对应的账号负责人,要么就走投诉渠道。

我在腾讯新闻发现了一个假的虎嗅网。。。 。。。


那么问题来了:

腾讯新闻和虎嗅的人都说账号不是他们创建的。那这个孤儿账号究竟哪儿来的?

说来也巧,前阵子我有个朋友也在朋友圈吐槽,说自己的公众号在企鹅媒体平台出现了李鬼号。

于是我心想,会不会是传说中的“做号党”干的,专门用来搬运文章,以此赚取广告费?

(朋友发的朋友圈)

我在腾讯新闻发现了一个假的虎嗅网。。。 。。。



如果这个搬运文章的”虎嗅网“真是“做号党”创建的,这事儿就麻烦了。

因为对于被搬运文章的作者来说,能做的无非就是举报、投诉。遇到一次举报一次,至于结果如何,得看运气,就跟年会抽奖似的。

(距离我的上一条投诉已经过去好几天)


我在腾讯新闻发现了一个假的虎嗅网。。。 。。。


平台监管“做号党”的成本也相当高。

就拿这次来说,搬运文章的假“虎嗅网”在企鹅媒体平台注册账号时,很可能提供了完整的工商营业材料,是正规公司。

这时,平台就很难人工去审核它的主体是不是人们熟知那个“虎嗅网”。这就跟抢注商标、抢注域名是一个道理。

前几天公众号小声比比就曝光了一个名叫“嫁思聪”的APP结果一堆人跑去@王思聪。

我在腾讯新闻发现了一个假的虎嗅网。。。 。。。


可是王思聪又有什么办法呢?这个APP背后的公司还真就叫“嫁思聪”。合法合规,童叟无欺。


我在腾讯新闻发现了一个假的虎嗅网。。。 。。。



按照这个逻辑,“做号党”拿着合法的公司执照,甚至拿着“虎嗅网”的注册商标,平台根本没法辨认哪个才是“真”的。

(查了下,“虎嗅网”商标的申请人还真不是我们熟悉的虎嗅网,而是一家设计公司)


我在腾讯新闻发现了一个假的虎嗅网。。。 。。。


哪怕是现在有公司注册个“浅黑科技”的商标,在各大媒体平台注册个账号,乱发东西,我们也没啥办法。


不过思来想去,这事儿最后要根治,还得媒体平台出马。

虽然洗稿、搬运、冒充账号的坏事是“做号党”所为,但受伤害最深的是读者和作者,大家最终会用脚和唾沫星子来投票。

正如当年百度的医疗广告。最终作恶的是“莆田系”医院,这些医院最初也能提供完整的资料,百度平台审核起来成本其实也很高(很多医院在法律意义上确实是合法的)可一旦出了事,大家的责备并不会只针对医院。

当年大家获取信息的渠道是搜索引擎,如今新闻客户端、社交媒体成了主要渠道,“做号党”带来的危害不亚于虚假医疗广告,审核不严给平台带来的反噬也丝毫不会降低。

新东方年会节目里唱到:“干活的累死累活,到头来干不过写PPT的。” 写文章的又好到哪去呢?做深度调查的到头来干不过拼凑的、捏造的,做原创的到头来干不过洗稿、搬运的。大家都只想挣点儿钱,谁管洪水滔天?

这不,腾讯新闻里的搬运还没解决,UC上的搬运又来了。

我在腾讯新闻发现了一个假的虎嗅网。。。 。。。


希望2019年能有一些变化。

最后感谢大家的支持,尤其感谢那些理解原创不易,看见洗稿、偷稿能知会一声的朋友,谢谢!

祝大家猪年大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