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管理好你的原料供应商?

怎样管理好你的原料供应商?

合格供货商的评价是控制原料质量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如果厂家希望自己的产品不要出现问题,或者希望能取得消费者更多的青睐,必须让原料的安全和功效性得到保障。

那么,如何做好原料供应商管理?

第一步

建立合格供应商的评价体系


(1)资质评估

供应商应具备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等资质证明文件,原料、包装材料生产企业的其他资质证明;


(2)技术资料评估

向供应商索要物料的技术资料,原料、包装材料的检验合格证明;应包括物料的技术标准、检验方法、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等资料。

对存在质量风险的物料(如含禁用/限用物质的物料),应定期索取供应商第三方检测报告或鉴定书,对这些资料进行审核,评估是否可以满足需求。


(3) 样品评估

向供应商索要物料样品,并对样品按双方约定认可的标准、方法进行检测,以评估样品的质量;由质管部对样品进行检验,对检测合格的样品开展小试,以评估物料样品能否满足产品的需求。


(3)其他评估

企业应根据自身需求,对供应商进行其他因素的评估,如:价格、售后服务、供货周期等。

采购部根据供应商质量保证能力和调查资料组织生产部、技术开发部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填写《供应商评定记录表》,由厂长或总经理批准。


评估后,符合要求,经批准的供应商列入“合格供应商清单”。采购部设专人对供方进行档案管理、跟进监督、并进行及时更新,以确保其时效性。

第二步

”差别式“管理供应商档案


化妆品公司的供应商数量非常多,我们可以按照不同原料属性进行细致分类,进行差别式管理。


1、关键原料

关键原料价值高、采购周期长,如果一旦发生质量问题将会严重影响产品的生产进度。

对于这类供应商要以双赢为目标,与其签订战略合同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且对其后期的质量交付建立一定的绩效评估体系。另外也可签订额外的保量年限合同,使得供应商提供富有竞争力的价格和稳定的交付,让供应商更乐意合作。


2、瓶颈类原料的供应商

此类供应商特点是量非常小,但重要性和关键原料一样高,和这类供应商也要签订长期的合同和价格协议。

由于数量小,应提早把三个月的采购预估发给这类供应商,另外要尽量把同一类别的产品打包一起让他们供应,以缩短交货周期。


3、 杠杆类原料的供应商

供应量比较大,但重要性不是太高,可对该类供应商采取建立优先供应关系的手段,保证长期供货,同时要定期评价供应商的绩效和供货比例来对杠杆类供应商进一步筛选。


4、一般类原料的供应商

量不是很大,对于产品重要性影响也不大,企业不需要投入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去管理这类供应商,只要引入一定的竞争机制,使采购价格保持较低的水平即可。


注意!

在分类管理的基础上,企业按规定建立供应商供货台账,如实记录购销信息;认证查验供应商及相关质量安全的有效证明文件,对进口原料应有索证索票要求,并定期对供应商档案信息进行更新,确保供应商档案处于最新状态。


第三步

签订质量协议


企业质量管理部门应当与主要原料供应商签订《质量保证协议》,《质量保证协议》应当明确双方所承担的质量责任。

审核要点:

《质量保证协议》内容主要包括供应要求,运输要求,包装材料的要求,生产设施与设备要求,生产与质量管理要求,变更控制要求,产品取样方法与合格,拒收标准,客户投诉,审计要求,产品召回,法律法规等。


第四步

定期审核评估


怎么样是一个好的原料供应商?

国家给出过一个详细的审核指南——《化妆品生产企业原料供应商审核指南》,定期审核你的原料生产商的厂家,能通过的就是一个比较靠得住的原料生产商。

(一)文件审核

1.供货商资质,包括企业营业执照、合法的生产经营证明文件等;

2.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3.原料生产原理说明;

4.原料性能、规格、安全性评估材料、企业自检报告或有资质检验机构出具的有效检验报告。


(二)产品验收与检验

生产企业应按产品技术要求进行严格的进厂验收或检验,要求供应商按供货批次提供有效检验报告或其他质量合格证明。


(三)重点原料供应商现场审核

生产企业应建立现场审核要点,对重点原料供应商的生产环境、工艺流程、生产过程、储存条件、质量管理等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进行现场审核。


审核结果处理

凡被列入合格供应商所供材料出现不合格,技术部、质管部作出处理结论后,由采购部与其联系,限期整改,在连续两次供货中出现不合格,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取消其合格供应商资格。


第五步

做好供应商的激励与培养


化妆品企业需要优秀且忠诚的供应商。然而很多企业不得不经常更换供应商,造成质量、价格、交货期经常波动,影响成本和效率。所以,对长期供应商的培养尤为重要。


1、优胜劣汰

企业可以从供应价格、来料质量、交货及时率、服务状况考核分级,通过淘汰机制寻找出最合适最优秀的供货商并与其进行长时间的战略合作。


2、召开季度会议

重要的供应商伙伴,公司应安排高层间定期拜访,开展每一季度的会议,回顾出现的问题并解决改善,保持双方在发展战略上的一致性。


3、定期培训与指导

安排公司技术专家和流程专家去供应商那里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让供应商的生产质量得到提升,达到交付和产品成本的一个优化,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