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天镇,有一座被废弃的城堡,保平堡

大同天镇,有一座被废弃的城堡,保平堡

保平堡

里长城雄伟,险峻、如诗、如梦,它是中华民族伟的骄傲,是古代人类文明的象征。大同地区境内集中万里长城一大段精华部分,尤以“七十二”关堡隘口之多,之险而享誉万里长城沿线、内外。作为明代“九边重镇”之首,东连上谷(上谷郡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南达并恒(并指太原、恒指河北曲阳一带),西界黄河,北控大漠,历来了燕京地区的屏障,有北方锁钥之称,军事地位十分重要。

大同天镇,有一座被废弃的城堡,保平堡

保平堡.堡门匾额“镇云”

而天镇则是明代大同东北部最险要的地方之一,而天镇最险要之地,就是新平四堡。新平四堡虽然地处高山峻岭,但沿边墙一带,地势却较为平整,人烟稀少,荒芜而苍凉,是历代政治家、军事家高度关注的“必争之地”,成为明代后期极边要冲。

大同天镇,有一座被废弃的城堡,保平堡

保平堡长城

新平四堡即保平堡、新平堡、桦门堡、平远堡,嘉靖二十五年即公元1546年,因大同东北中路一带,山川旷阔,墩台稀疏,游牧民族容易出入并难以察觉,遂先筑三堡,即保平堡、新平堡、平远堡,此三堡以新平堡为主,保平堡、平远堡为辅,呈众星拱月散而开来。

大同天镇,有一座被废弃的城堡,保平堡

保平堡地形图

三堡呈掎角之势,遥相呼应,荣辱与共,同生共死,是一组攻守兼备的防御体系。后来为了弥补三堡制高点的不足,万历九年即1581年又在该地区南部的最高点桦岭之上筑桦门堡,从此四堡即可独立作战,又可以联合作战。

大同天镇,有一座被废弃的城堡,保平堡

保平堡

保平堡并不是太大,周长仅为里许,开一东门,名“镇云”,保平堡建在海拔1255的丘陵地带,南为桦门堡,北为新平堡,若有敌人来犯新平堡,三堡形成交叉火力,桦门堡居高临下可观察敌人动向,随时点狼烟警示,而保平堡,平远堡两堡会从两侧狙击、包围,从而消灭来犯之地。

大同天镇,有一座被废弃的城堡,保平堡

保平堡内

保平堡背依长城,与长城相连接,是一道边与二道边长城重要的一个点,与长城唇齿相依,点线结合,在大同东北部的边防防御体系中起到了突出和至关重要的地位。保平堡长城也是内蒙古和山西大同的分界线,左面即为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另外据《三云筹俎考》载时驻有守备、坐堡把总各1名,官兵共计314人。堡墙大多为夯土所筑包砖,现今城砖已不见踪迹,平面为正方形,结构规整,下部有部分条石为基础。

大同天镇,有一座被废弃的城堡,保平堡

保平堡

现今的保平堡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早已没有了刀光剑影,没有了烽烟四起,鼓角争鸣,守堡戍边将士的后代,也因为吃水困难离开了这座辉煌与苦难并存的军事堡垒,大多数迁到堡东南的大南沟村居住。1990年彻底荒废,不到30多年的光景,保平堡已经荒无人烟,杂草丛生,陪伴它的只有那一抹残阳了。

大同天镇,有一座被废弃的城堡,保平堡

当然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手头有钱了,旅游热火了起来。除了一些专业长城研究人员,驴友、拍客外,来凭吊寻古,探幽观光的还有全国各地的普通旅游爱好者。也正是这些人们,将大同的边塞军事文化传播开来。

大同天镇,有一座被废弃的城堡,保平堡

照片提供:三虎

张梦章: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山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大同作家协会会员 大同周易研究协会常务理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