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形成于一场毁天灭地的撞击,嫦娥四号着陆点仍能找到证据

月球形成于一场毁天灭地的撞击,嫦娥四号着陆点仍能找到证据

大概四十亿年前,太阳系刚刚具备雏形,天体间的秩序还没有稳定下来。我们年轻的地球与另一颗行星狭路相逢,重重的撞在了一起,后者大概有火星大小。

我们常常形容激烈的对决或交锋为“火星撞地球”,那是足以毁天灭地的一场撞击。以至于一块物质被硬生生从地球上扯了下来,抛入了太空。

月球形成于一场毁天灭地的撞击,嫦娥四号着陆点仍能找到证据

在之后的几亿年时间里,这次撞击产生的碎片聚到了一起,形成了一个球体绕着地球运行。等着一切尘埃落定之后,就是我们现在夜空中看到的月球,我们更喜欢叫它月亮。

如果这次撞击发生在今天,其破坏力的剧烈程度足以把地球上的一切生命抹去。而当时,我们的地球还是一片荒芜,没有生命。而有意思的是,如果没有这次灾难性的碰撞,在今天就不会有月亮照亮我们的夜晚,没有潮汐变化,地球上可能也不会出现如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生命形式。

月球形成于一场毁天灭地的撞击,嫦娥四号着陆点仍能找到证据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场宇宙级的毁天灭地的灾难带来的创生与毁灭一样伟大。

我们要感到幸运的是,这场创造了月球的撞击大体来说只会发生在过去,因为现在已经不再有大的行星到处乱跑来威胁我们的时间了,只剩下一些小行星和彗星。然而更加幸运的是,月亮也承担了一部分从这些威胁种保护地球的重任。

月球形成于一场毁天灭地的撞击,嫦娥四号着陆点仍能找到证据

请看伤痕累累的月球表面的陨石坑就是这份责任最好的证据,在宇宙漫长的岁月里,那些漂浮在太空里不可计数的石块不停的击打着月球。当然也不会放过地球,只是后来地球大气层燃烧掉了绝大部分,一些伤痕已经愈合,因为我们的世界还有生命,再加上用不停的地质运动,将自己的过往深深地掩盖。

在月球上,没有大气层,地面之上一毫米就是太空。遍布月球表面的伤痕从未被气候的变化抹平过,那些陨石坑都是遭受重创的印记。现在我们的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的着陆点命名为“天河基地”,周围的三个环形坑叫做“织女”“河鼓”“天津”,稍远处的一座山峰叫做“泰山”。

月球形成于一场毁天灭地的撞击,嫦娥四号着陆点仍能找到证据

它们很有可能偶然产生于几亿年前、甚至十几亿年前的某次小石块的撞击,然后静静的沉睡了以“亿”为纪年的岁月。

现在它们有名字了,它们肯定觉得自己的名字很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