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圈恐怖故事:在拿刀的因紐特人面前,你和北極熊都只是一道菜

一萬多年前,人類的一支遷徙大軍,從亞洲出發,跨過白令海峽,向美洲腹地進發,卻沒有料到,前方等待他們的卻是美洲印第安人的圍追堵截和殘忍殺戮。他們且戰且退,最後終於退至北極圈內。時至寒冬,印第安人以為他們不久便會被凍死,便停止了追殺。可他們,卻在北極圈內生存了下來,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的奇蹟。

他們常年面對面對長達數月乃至半年的黑夜,抵禦零下幾十度的嚴寒和暴風雪,掙扎於漂移不定的浮冰之上,和地球上最龐大的鯨魚拼搏,與陸地上最兇猛的動物北極熊較量。

他們,就是北極的獵人民族:因紐特。。。。。。

北極圈恐怖故事:在拿刀的因紐特人面前,你和北極熊都只是一道菜

對了,哈士奇就是那邊出的

北極圈恐怖故事:在拿刀的因紐特人面前,你和北極熊都只是一道菜

瞭解北極獵人因紐特人的生活,必先交待清楚他們的生活環境。在北極一年只分兩半,一半是白天,一半是黑夜。1月中旬,北極只能看見太陽幾分種,往後幾個星期不過是暗淡無光、不散發熱量的大紅盤。而歷時3個月的黑夜,則由同樣長的夏季白晝所彌補。但北極白晝並不比黑夜好過,在夏季強烈的陽光照耀下,經過白雪的反射,對人眼刺激很厲害,易導致雪盲症;眼睛被刺的火辣辣的疼痛,極易發紅眼炎,不停地流淚。這時都希望有短暫黑夜得以休息。

北極圈恐怖故事:在拿刀的因紐特人面前,你和北極熊都只是一道菜

18世紀典型因紐特人一家人

為了避免雪盲症,因紐特人都帶有一種橢圓形木眼鏡,中間開一小縫,能防止眼睛被刺傷,但視力範圍只限於前方几米左右,走起路不免踉踉蹌蹌。北極這種艱苦的環境提供給因紐特人的生活本義只是狩獵,狩獵才是因紐特人的生活根本所在。

北極圈恐怖故事:在拿刀的因紐特人面前,你和北極熊都只是一道菜

因紐特人的木眼鏡能避免強光灼傷眼睛

瞭解因紐特人生活的外人,無不佩服他們對嚴酷自然條件的適應力。他們的生存大地沒有植物可食,在零下50度的氣溫條件下,又有3個月的時候完全見不到太陽!北極野生動物分散在廣闊無際的遼闊大地和海洋上,要捕獲海豹有時要鑿穿2米以上的冰層。古代因紐特人沒有任何先進工具,沒金屬、木材、也沒有火,需要戰勝無數困難才能生存、繁衍,他們的生存本身就意昧著一種無可爭議的勝利!

在北極惡劣的暴風雪氣候條件下,因紐特人總能保持冷靜的頭靜,心境平和,樂觀從不張惶失措,在零下50度氣溫中,可以保持幾天不動,耐心等候海豹露出通氣口出現在自己的魚叉旁邊;有時就像不停運轉的機器,每天不吃食物就能長途跋涉,在雪屋裡睡覺或在外面露宿冰雪寒地;有時不小心掉入冰窟窿,必要時咬緊牙關,自己實行斷肢手術,在無麻醉條件下,把凍死的肢休鋸掉或砍掉,也從不抱怨老天爺一聲!在這種惡劣生活環境下,因紐特人社會就是獵人社會,他們不能長期停留在和狩獵無關的事情上。

北極圈恐怖故事:在拿刀的因紐特人面前,你和北極熊都只是一道菜

乘坐海豹皮舟尋找獵物

18世紀以前,因紐特人一直使用骨箭獵殺北極駝鹿、用骨制魚叉捕魚或獵殺海豹、用海豹皮舟泛舟海上獵殺鯨魚海豹、使用狗爬犁長途遷徒尋找獵物……等。在春夏兩季這4~6月這幾月狩獵時節非常重要,因為漫長的冬天黑暗無光,獵物很難尋找捕獲,只有靠大量的儲備食物生存下來。

通過捕鯨、海豹能給因紐特人提供大量的肉食和油脂,若沒有這食物,他們很難過冬活下來。當然食物短缺情況下,受到飢餓威脅陷入困境也發生過同類相食,大多是勒死小孩老人後生吞人肉,古代因紐特人對生食人肉並不感到噁心,都習以為常了(這可是他們承認的歷史事實)。

北極圈恐怖故事:在拿刀的因紐特人面前,你和北極熊都只是一道菜

現代因紐特人使用槍械狩獵北極熊,要是以前就用魚叉標槍肉搏,肯定會被北極熊咬傷或吃掉。

北極圈恐怖故事:在拿刀的因紐特人面前,你和北極熊都只是一道菜

現代因紐特人狩獵分食鯨魚肉,人人有份

一個地區的獵物資源始終有限的,長途遷徒不只是為了狩獵解決食物外,也是為了尋找生活中必需要材料,如木材、作碗鍋用的石料等。比如想製作一張好弓,只能靠尋找海上飄來的木材,也要耐性蒐集才行,然後慢慢小心加工、裝配,容不得絲毫的損壞。

北極圈恐怖故事:在拿刀的因紐特人面前,你和北極熊都只是一道菜

中國人敢生吃鯨魚肉?這個很難說了

要做狩獵工具,因紐特人絕不可能在一個地方找全所需的材料。也必須長途跋涉,要用一個星期去河谷尋找堅硬的燧石,這是製作弓箭零件所需的,為了找到銅,耗半個月去一個島嶼尋找銅礦;要找到作碗鍋的滑石,要走1個月到內陸地區尋找;要做海豹皮船和狗爬犁,需要更長的時間跋涉,尋找木材。若在長途遷徒發現北極熊,因紐特人隻身徒步跟蹤,只帶投槍或魚叉,有時跑上幾天直到北極熊停下轉向他,當然也不總是勝利而歸,也常被北極熊咬傷或吃掉,變成傷殘人。

北極圈恐怖故事:在拿刀的因紐特人面前,你和北極熊都只是一道菜

因紐特人著名的烏盧刀,又叫歐拉刀,刀型呈半月狀,具有切割肉塊直接生食、剝皮、刮肉皮、挖雪等多功能用途

北極圈恐怖故事:在拿刀的因紐特人面前,你和北極熊都只是一道菜

因紐特人的手工放血刀,採用天然松木、獸骨、鯨齒手工製造

北極圈恐怖故事:在拿刀的因紐特人面前,你和北極熊都只是一道菜

因紐特人的捕鯨割肉刀,用來切割厚厚的鯨肉

北極圈恐怖故事:在拿刀的因紐特人面前,你和北極熊都只是一道菜

因紐特人留下的鯨骨橫槓鑽孔加工工具,用以加工工具

北極圈恐怖故事:在拿刀的因紐特人面前,你和北極熊都只是一道菜

因紐特人加工的獸骨魚叉、投槍頭

因紐特人使用的魚叉或投槍是主要狩獵工具,但冰上用的魚叉留有一個活動尖頭,拴在不太長的繩子上,人們把繩子緊握手裡,魚叉尖頭是用駝鹿角或海象牙做的,頂上裝有刀片,近代是用鐵做的,現代使用槍支狩獵代替魚叉之後,才完成了它應有的歷史使命。

北極圈恐怖故事:在拿刀的因紐特人面前,你和北極熊都只是一道菜

耐心等候獵物上浮換氣好獵殺

因紐特人在過去的幾千年裡,雖然生活得自由自在,沒有外人來打擾,但其發展變化卻極其緩慢。他們保持了新石器時代人類的許多傳統習慣,比如實行原始公有制與平均分配形式,沒有社會等級,以及進行物物交換等。直到16世紀,西方持槍的狩獵者才發現了他們的存在。於是,毛皮商人、捕鯨者、傳教士們接蹬而至,本來冷冷清清的北極,頓時變得熱鬧非凡。這些外來者帶來的金錢和疾病對因紐特人的價值觀、社會狀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北極圈恐怖故事:在拿刀的因紐特人面前,你和北極熊都只是一道菜

因紐特人的雪刀除了割雪磚,也是狩獵工具

其實隨著社會的進步,北極地區的交通有了很大的改善,與外地的聯繫日益緊密。因紐特人的生活條件也得到到跨越式發展,當地居民都住進了現代化房屋,有了冰箱和電視,完全拋棄了持續幾千年的生活習慣。也因此,因紐特人正在失去自己的語言,開始使用所在國的語言,以尋求更多的就業機會,特別是很多年輕人已不會講自己的母語。有些受過良好教育的北極人多已移居到環境更好的地方,徹底脫離了寒冷的故鄉。因紐特人的文化正在消失,北極地區,正在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但是,即便這樣,因紐特人的強悍、堅強、依然是他們最原始的標誌,這一點,永遠都不會改變。

———— / END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