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哲学》一书解读

作者是英国人朱尔斯·埃文斯,这是一本哲学普及类的书,详细介绍了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西方哲学的几大门派,包括这些门派到今天的演变。

西方哲学跟现代生活联系地很紧密,今天我们的所思所想都能够在其中找到最根源的哲学依据。

如果没有哲学,你将撑不过那些艰难的岁月,一生之中面临的痛苦和压力是巨大的,哲学的核心作用是让心变得更强大。

用哲学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给自己找到一条可以让心灵变得更强大的途径,是每个人一生中一定要面对的问题。

《生活的哲学》一书解读

哲学分为经院哲学和街头哲学。

经院哲学,包括语言学、符号学、现象学等,是用来做学术研究的。

街头哲学,像我们熟悉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属于街头哲学。

如果没有经院哲学,没有背后所依靠的学术研究,街头哲学将变得语无伦次。

如果没有街头哲学,经院哲学将变得无关紧要。

1、 斯多葛学派(做自己生命的舵手)

斯多葛代表坚毅,是西方迄今为止影响最大的学派。

代表人物:爱比克泰德《语录》和马可·奥勒留《沉思录》

爱比克泰德是古罗马时期的哲学家,出生于公元55年,他说:人不是被事物本身困扰,而是被他们对于事物的意见困扰。

爱比克泰德是一个从小被主人打断了腿的奴隶,后来得到了自由身,他到处传播哲学,收到了一个学生就是马可·奥勒留。马可·奥勒留是罗马皇帝,同时也是一个哲学家皇帝。

《生活的哲学》一书解读

这个学派把社会上的事分成两类:

一类是你不能控制的事,例如:生死、健康、财富、家人、环境、政府、邻居、孩子;

一类是你唯一可以控制的事,例如:思想、信念。

他们认为一个人之所以能够产生痛苦,主要来自于两个错误:

第一, 我们试图向外在的不在我们控制范围内的东西,行使全面的主权,继而当我们未能控制它时,会感到无助、失控、愤怒、愧疚、焦虑或者抑郁;

第二, 我们没有承担起自己思想和信念的责任,因为这些是我们能控制的。相反,我们把自己的想法归罪于外界,例如:父母、朋友、爱人、老板,甚至归罪于经济、环境、社会等级,最终我们又感到愤愤不平、无助,感觉自己蒙受了不白之冤,情绪失控被外在的环境摆布,从而导致精神疾病和情绪紊乱。

他们建设人们在生活中:

别因为超出掌控范围的事自责;

不要拿别人当借口。

训练方法:

延迟满足,抵制住外在事物的诱惑;

体育运动(重视的不是比赛结果,而是比赛是否给心灵带来改变,有没有战胜自己的心灵)。

哲学家塞内加说,愤怒就是因为我们对事情结局过于乐观的期待。

《生活的哲学》一书解读

2、 伊壁鸠鲁主义(懒人运动)

懒人运动:不喜欢干特别多的活儿,就喜欢轻轻松松的把生活过得愉快。

核心:快乐是人生的全部。

伊壁鸠鲁是公元前四世纪末和公元前三世纪初的人,他在雅典的郊外盖了一所大房子,称为花园,在花园门口写着:陌生人,你将在此过着舒适的生活,在这里享乐乃是至善之事。他定义的享乐:使自己习惯于简单便宜的饮食,满足健康所需,使自己不惧命运。

他不倡导做更多的劳作,认为那样会滋养贪心。

他们共同信奉的原则是,快乐对物质的依赖是十分有限的,快乐很简单。他们愿意过一种不被觉察的生活,就像伊壁鸠鲁隐居于花园一样。

这个学派对现代生活影响最大的是快乐运动。

伊壁鸠鲁主义影响最重要的一个人是杰里米·边沁,边沁是功利主义的倡导者,他把伊壁鸠鲁主义变成了真正的政治哲学,提出我们和我们的政府应该接受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生活的哲学》一书解读

3、 神秘主义和怀疑论

这个流派的鼻祖是被称为痛哭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他说: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倡导事情要放大格局看,虽然我们在地球上,但感觉自己已经升到了天上去,去看整个宇宙,当你能够抽离到宇宙的角度去看地球的时候,你会发现地球不过是一个小点儿,人就更加的渺小,何必为了生活中的那点儿小事整天烦恼呢?

还有一个重要的哲学家是毕达哥拉斯,他建立了一个学院,想进入这个学院非常难,进入学院之后五年不能说话,放弃所有财产,为数不多的认为配得上的人,才最终可以学习该学派的知识。这些知识融合了几何学、音乐和神秘的咒语。学完之后,不能向任何人透露你学到的东西,否则就把你驱逐出去,认为你已经死了。

咒语有助于修炼自己的身心,那些格言和咒语是说给自己听的,是跟自己的心灵在交流,那是对心灵训练的过程,用不断强调咒语和格言的动作,来坚定自己的信念和行为准则。

《生活的哲学》一书解读

4、 犬儒主义

代表人物:被人称为像狗一样的第欧根尼,居住在广场上的一个桶里面。

第欧根尼相信,在私底下做的事,在公众场合也一样能做。他没有羞耻心,不在乎周围的这些约束。

犬儒主义的信念:一个人抛弃了文明错误的价值观,去过贫穷苦行和道德自由的生活。他不要无意义的辛苦工作,而选择听从自然的劝告,由此快乐的生活。

犬儒主义者坚持认为,我们的羞辱感被文明弄得太精细了,导致我们焦虑、神精质和感到疏离。我们担心给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想在陌生人面前好好表现,把完全的精力都用来打理文明的面具,藏起任何看上去狂暴、原始的东西,这很大程度上是造成我们对于文明不满的原因。

犬儒主义者倡导:抛弃这些价值体系,按照自然生活。

犬儒主义后来分成了两派,一派是文学犬儒主义,他们用文字的方法来讽刺现代人的生活,例如让·雅克·卢梭的《忏悔录》,梭罗的《瓦尔登湖》;一派是实践犬儒主义,像搭个小帐篷住在闹市的那种。

犬儒主义就是最早的无政府主义。他最荒谬的地方在于,完全没人的管制,这样的小社会就没有秩序,会丢东西、打架等,没人管还不行,最后一定会发展出一个政府来。

《生活的哲学》一书解读

5、 柏拉图

柏拉图在2000多年前就认为人的大脑分为三个系统:理性分析的系统、活跃的情绪化系统和物质欲望的系统。

他始终在构思一种完美社会,倡导哲学家和政治家合二为一,为更多人带来幸福。其实他作的《理想国》并不理想,《理想国》像木偶戏一样把一个国家和人民像木偶一样操纵。

人类历史所有巨大的人为灾难的来临,大部分来自于人们特别期望能够人为地干涉整个社会结构,希望社会按照既定的方法成长。

柏拉图还提出了最著名的洞穴假说,他说人一直生活在山洞里,每天看到的是墙壁上投的影子,但大家对影子执以为真,突然有一天一个人走出了山洞,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回来对大家说,并邀请大家一起出去看看,大家就会以为这个人疯了。

《生活的哲学》一书解读

6、 普鲁塔克

如果说孔子是中国人的老师,那么普鲁塔克就是西方人的老师,他写过一本书《希腊罗马名人传》,这本书影响了无数的伟人。

普鲁塔克发现每个人的成长最重要的事情是模仿,他用英雄崇拜的方法影响了大量的人。

7、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他认为一切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而设计的,实现了其设计目的的就是善,当人类实现了其本性的设计目的,就实现了幸福的生活。

他认为我们应该用理性把我们的情绪引向良好的方向。

他说一切美德都在黄金分割点上,比如:勇敢就在处在过度鲁莽和过度怯懦的分割点上,幽默就处在过度严肃和过度滑稽的分割点上。每个人都不断的实践和体会,去寻找那个分割点的位置,就像孔子说得中庸之道,正好合适一样。

亚里士多德说,幸福是灵魂和美德一致的活动。

《生活的哲学》一书解读

8、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为什么重要呢?因为哲学最终目的是教会我们如何能够面对死亡,面对死亡是一个人的终极命题,而面对死亡做得最优雅的人就是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说,生命在什么时候都会终结,所以在任何时候终结都是一样的,然后他在临死前跟大家侃侃而谈,讲他的哲学理念。最后有人给他端来了一杯有毒的芹菜汁,他喝完后跟大家告别。

苏格拉底被判死刑时说:我将要死,而你们将活着,究竟谁更不幸,只有天知道!

就算死亡要突然打断他的人生,他也能安之若素的接受!

《生活的哲学》一书解读

个人看过之后觉得受益颇多,特挑选出脉络跟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忙!

许书荣 2019年4月11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