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科普了研发费用多的坏处,你怎么看?

和尚462


雷军的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未免也太绝对。



雷军确实是技术研发出身的,他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和产出应该比别人更熟悉,而且从一些世界巨头的表现来看,很多在世界很著名的企业研发费用占收入的比例也并不是很高,所以他认为企业的研发费用并非越多越好,甚至不赞同华为连续多年研发费用占营收的比例在10%以上的这种做法。

首先,雷军的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合理性,研发就应该注重效率。

做技术研发需要一定的积累,有些技术并非你用钱砸进去马上就会有效果,比如基础科学这种东西,是需要有一定的时间积累的,在短期之内根本就不可能实现。比如5g技术,很多企业都研发了好几年才有技术成果。这种技术成果的取得是靠一点点的积累,一点点的发现和改进,然后最终汇聚成了一种技术的力量。

如果为了盲目的追求科研产出,而投入大量的资金就有可能造成浪费。比如目前很多高校的科研费用投入并不少,但产出的成果并不是很显著,甚至很多科研人员成果基本上都是靠复制别人论文来完成,或者通过造假来骗取科研费用,最典型的一个案例就是之前上海某著名高校某个教授的芯片事件。



所以做科研一定要讲究一个效率,不能太过于急于求成,搞科研如果太着急,有时候往往会适得其反,到时候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没有产出相应的技术成果,就会造成很大的浪费。

其次,雷军的说法就有点太绝对,如果持续加大研发费用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为什么不多投入呢?

做技术研发并不像销售,销售你可以少点营销费用都没关系。但是做科研有时候有些钱是必须投入的,比如买一些尖端的设备,引进一些尖端的人才,这些都需要投入,如果某个科研项目有很大的可行性,可以预见未来的研发成果,投入再多的资金也是值得的。

比如6g技术目前华为也在布局,有很多企业也在布局这个技术领域,但6g的技术研发将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有可能需要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产出成果。而在研发过程中存在很多未知数以及不确定因素,所以潜在很大的风险,有可能前期投入大量的资金都不一定有成果。

但就算短期内没有成果,企业也必须加大投入,如果你不投入,那你就会落后于别人,到时候别人真的把6g技术研发出来了,你只能给人家付专利费,别人还可以牵着你的鼻子走,想给你用就给你,不给你用你也没办法。

所以目前很多国家以及都在积极布局6g技术,谁也也不敢怠慢半步,如果你稍微停顿一下别人,别人优先把6g技术的标准拿到手,那你企业就会陷入非常被动的地位。所以目前很多企业为了尽早把6g技术研发出来都会大量投入很多资金,大量的投入资金短期可能没有见到效果,但一旦这种研发开花结果之后,就会给企业带来非常丰厚的回报。

针对研发投入这一块,我觉得通过对比联想跟华为,就知道其中的好处。

想当年,华为和联想基本上都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而联想甚至比华为有更大的优势,因为他背靠中科院,但联想在科研投入这一块一直小心谨慎,不敢有太大的冒进,每年的研发投入也远远低于华为,所以我们看到联想跟华为的差距越来越大。

就拿手机来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当年中华酷联可是国产手机第一阵线,当时,联想的手机卖的还是挺火的,但是时至今日,华为的手机不仅在国内占领第一,在世界的销量也排在前3,而联想的手机不要说国际,目前在国内都很少见到有人用。

至于雷军的小米手机,虽然目前通过强大的营销能力,确实带动了小米手机的发展,但5g时代到来之后,小米手机能否保持目前的优势还是一个未知数。

下图是目前世界一些主流企业的研发投入。


贷款教授


太师觉得雷军说的也有道理吧,只是他没有说出问题的各个方面,而是以偏概全,只强调一个方面。

首先,雷军只是强调了效率的问题,他说得有道理,研发确实要讲效率,同样的钱,效率高,产出高,这道理没毛病。

但是,太师觉得,雷军所讲的通篇都是为小米那可怜的50亿左右研发经费辩护,以表明研发经费少是有理的:似乎是说,不是我们不想投研发经费,而是我们效率高,而且研发的钱不是越多越好。

先看一下欧盟所统计的全球企业研发经费排名:

然后太师一点一点来说说雷军提到的几点:

1、雷军说几乎所有的重大创新都是由小公司干的,还举了谷歌的例子。那这就是说,以后小米就几乎没有重大创新了,因为没有人可以否认,现在的小米已经是大公司,而且用雷军的说法,还是伟大的公司。但是,每次发布会又说“有一页纸都写不完的黑科技”那就是骗人的了?或者说黑科技不是重大创新?但是每次雷军发布会上讲的动不动就是这个星球上最牛的,地表最强的,而且既然叫黑科技,还不叫重大创新吗?好了,按照雷军的说法,这些所谓黑科技都不是重大创新,小米现在已经几乎没有重大创新。估计也是吧,你看小米去投资了多少小公司,现在你都觉得小米都是投资公司了。

2、事实上真的是雷军说的几乎所有的重大创新都是小公司干的吗?数据在哪里?按照雷军的逻辑,那iPhone也不是重大创新了,因为那时候苹果已经是大公司了。5G技术也不是重大创新了,因为做5G的都是大公司。高通最近几年做的芯片都不是重大创新了,以及台积电的FinFET芯片技术,极紫外光光刻机都不是重大创新了,波音的B787飞机,以及GE的最新航空发动机,罗氏制药公司新药、平板显示技术,以及贝尔公司的贝尔实验室多项诺贝尔科学奖,IBM的多位诺贝尔奖(80年代,IBM已经是大公司),波音的隐形战机F22,F35等等。所以,雷军所说重大创新几乎都是小公司干的,不值得一搏。

3、至于他说到“如果越多越好,那微软不就成了日不落帝国”了吗?他可能不知道一个公司的管理规模不可能无限大的道理。

4、雷军说得有道理,不是机械理解,必须要投入营收的10%才行。他没有说的原因,除了他所极力是或的研发效率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行业的不同所导致的需求不同。太师理解,他说的效率应该是指投入和获利的产出情况,而不是成果的产出的情况。确实,行业不同,研发投入比例不同,行业不同,同样研发投入的钱,收获不同。比如,小米现在做的那些家电,确实不需要投入研发经费,就可以将规模做大,因为确实没有太多可以做的,你投入很多,你都没有花的地方,比如小米做的所谓联网家电(纠正一下,这些根本就不是IoT,而只是联网家电,或者谈了多年的智能家居,IoT的定义是家庭之外的物联网,比如路灯等)。而有的行业有天然垄断性一旦先发你形成了垄断投入可以很少,这叫赢者通吃,比如微信QQ这种即时通信软件,因为用户的好友有很强的关联性,而不是每个人独自用的问题,你不在这里你朋友没法联系,所以,现在哪怕有比微信体验好很多的即时通信软件,你也很难迁移。还有基础操作系统软件,如Windows和安卓,已经在这上面构建了很多东西,不是另外一个优秀的操作系统就能替代的,苹果系统比Windows好吧?能替代吗?Windows移动版本比安卓好吧?能替代吗?但是,对于高度复杂,高度竞争的行业,就需要研发大投入,如通信行业,比如芯片研发,而且投入了还不见得有很大收获,这可能就是雷军所说的效率问题,比如不明真相的人所骂的中兴,研发经费比小米高很多倍,而且专利也有很多,但收入和利润有小米高吗?中兴公司的老板有雷军风光有名气财富有他多吗?没有!这就是行业的不同。这一点雷军 有深刻体会,一个手机高端芯片的研发费用都是几十亿,雷军自己都说澎湃芯片投了10亿元,结果了,连水花都没有,从现在雷军的说法来看,估计他是非常后悔投入手机芯片研发的,这些研发经费如果去做技术含量不高的家电,那产出比这澎湃芯片大多了。有人调侃说,雷军研发效率确实高,比如它的安兔兔公司,只需要花很少的投入,就可以把澎湃855芯片抛费提高很多。更极端的例子,房地产公司,你告诉我研发经费多少?但赚的钱比雷军都多,所以,雷军说的研发投入产出比也是有道理的,但要看行业。


5、显然,以雷军的思维,就是一个商人思维,什么赚钱快投入什么,这个作为赚钱的商人来说其实没有毛病。只是,如果什么公司都是这样的思维,对一个国家是非常有危害的。比如中国的芯片,进口量是最大的,这就是这种赚快钱的思维在作怪,不踏踏实实投入埋头苦干攻克重大科技难关。

6、雷军说,10年后的小米要增加10倍,成为最伟大的公司。太师以为,就算这个能够实现,或许雷军能够成为最土豪的人,但是伟大与他无关。伟大不只是财富,还有尊严,如同做原子弹做航母做战机的公司和人,能赚很多钱吗?不一定,伟大吗?伟大!


太师椅3


如果要比研发费用,谁有一汽的研发费用高,我认为雷军说的没错,认为雷军说错的纯属抬杠,如果研发费用越高越好,那那干脆连工资都别发了,百分百的利润都拿去搞研发多好,请不要说我抬杠,因为你本身就是在抬杠,一个企业如何制定研发投入比例是为其发展战略服务的,小米跟华为本身就不是一类企业,你在中国互联网企业排行榜里面经常会看到阿里巴巴,腾讯,小米,美团等,可曾看到过华为?小米的基本结构是软件+电商,小米是先有miui后有手机,小米的目的是通过手机为小米生态引导用户流量,华为的基本是基础通讯,是先有通讯技术后有手机软和软件,华为最重要的目标是获得世界各国通信工程项目,至于研发费用,小米主要是创意研发和用户体验研发,华为主要是技术研发,注意,我说的华为指的是做通讯技术的华为,不是指余承东的华为手机,毕竟背靠大树好乘凉。

另外,从销售来讲,小米手机和华为手机面对的是个人客户市场,而且产品同质化很严重,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原因是供应链成熟,在这个市场里营销必将成为重点,研发反而成了供应链的事情,所以小米手机和华为手机半斤八两,华为手机背靠华为集团,研发投入可能还不如小米,华为通讯面对的是国家客户市场,这是需要大量研发投入的,销售不会成为重点,一个国家选择通讯供应商的时候肯定不会看广告来做决定。

所以不要乱喷,不要断章取义,不要搞双重标准,评论要客观,爱国要理性。


66016509


雷军说的也没毛病,有些企业科技投入很多钱却没有效果,我在一厂子上班,一个塑料镊子一百多!市面价格不超过十块钱!一卷胶带十块钱市场价不超过两块钱!焊锡丝一百这边要五百!还有很多这类东西贵的离谱,每天都得用很多!

研发投入就是花几百万买几台特别大显微镜也没啥用!生产设备起初都是国外进口,我这边工程师技术员就是摆设机器坏了找外国人修,算上坐办公室的包括不干活的关系户之类的也得两千人,就五千六千人过节都不休息没日没夜的干活,才能保证这两千人双休年假,五险一金过节旅游买房买车了!

到头来还是一个差点就亏损的企业!你要是扔几亿在这个厂子还不够他们过节发福利的!


默小默523


雷军自比乔布斯,但是乔布斯是在操作系统都存在缺陷的时代下创作的,那时候更需要天才。

苹果成为伟大企业后,有了钱,每年都花很大的资金用在研发上,苹果手机的受益就是因为苹果庞大的研发基础在支持,怎么能说苹果投资小。

华为投入大量资金研发受益的是华为的整个产业链,小米不投资连生态链都全部是组装贴牌子的。比如小米电视,反正我是贴牌子,我做销售的,不花一分钱,你帮我电视做好了,我卖,赚一百是赚,两百也是赚,便宜点没关系。如果华为去做电视,那芯片必须得我自己研发的,质量必须得保证好,这怎么能便宜,这就是区别。

为什么海底捞贵还那么多人去吃,为什么不吃大排档?这就是华为小米的区别。


梦幻小士


不得不承认雷军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要说研发费用多意味着效率低,这我还真的不敢苟同。

1.雷军还是强调性价比

雷军创办小米的优势之一就是有深厚的技术背景和产品经验,对于产品从研发到下线这个过程有自己的理解方式,在研发投入上自然有自己的看法。

雷军已经把性价比贯彻到小米的方方面面,他看来投入多少不重要,关键是这些投入能否产出符合小米需求的价值;如果达不到这样的标准,那么小米可能就会放弃这方面的研发投入。

2.苹果创新不足和研发投入密切相关

现在的苹果已经不复当年的风光,接二连三的降价让外界已经开始质疑这个品牌是否能够继续辉煌。个人觉得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还是研发投入不够,产品创新性不足,已经很难再吸引到消费者的目光。

别的不说,咱们就说最近这个5G芯片的事。为什么在别的厂商高调发布相关手机的时候,苹果一直保持缄默的态度,还不是在5G芯片被人卡了脖子。和高通闹翻后英特尔又掉了链子,现在只能从华为手机购买5G芯片;要从死对头手里购买核心技术,估计苹果的代表在和华为谈判的时候也是非常尴尬的。如果苹果能够早点投入资金在5G芯片上,起码现在状况要好很多。

3.研发投入不能讲求性价比

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多,不可避免的会有工作效率的下降以及部分资金打水漂的情况,但是在绝大多数的时候,这些钱都是花的比较值得的。在雷军的话语中重点反驳了华为,但是我个人觉得并不成立。华为虽然投入的比较多,但是产出也绝对惊人。

自研的芯片、操作系统、折叠手机、徕卡镜头、在5G上的话语权等等,数量太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但是这些都是华为投入后的收获。层出不穷的新技术能够帮助华为巩固现有优势,为未来的营收提供了继续增长的可能性。

虽然投入不一定有产出,但是不投入肯定是没有的。

4.雷军的傲气展露无遗

其实雷军说这些话都有一个前提--他是搞技术的。他深耕科技行业多年,对各种门门道道都比较清楚;换句话说就是我知道做什么事都需要多少钱,你们要是比这个钱多,那么你们就是被员工坑了。这是雷军的傲气所在,也是他的限制之一。

能做出预算投入有一个前提,就是别人已经有了类似的案例,可以供大家参考;换句话说,你已经不是创新,只是在模范。小米投入有限能够达到很高的产出原因就是这些事别人已经做过,对于没法估算投入的事小米也不会做,所以小米现在已经做了8年手机,能拿出手的技术没几样。

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完美的,任何事情都是有得有失,武断的以偏概全最后能听到的只有大众的批评了吧。


知热点


摇身一变,现在的雷军和小米似乎成了全民公敌,只要是雷军和小米的报道,评论区都会呈现一边倒的态势。今天舞台上的是一则来自雷军的“科普”;研发费用多的坏处。

纵观整篇言论,我认为我们的理解是偏激的。

很多人在评价雷军这段话时都带有过多的主观情绪,似乎在看过内容之前就已经判定了雷军的罪行,可当我们真的静下心来看待雷军的这段话时,我们难道真的就能说雷军说的都是错的、这个被高等教育熏陶过、在自身领域中摸爬滚打过的企业掌舵者会不如我们这些屏幕对面的云用户吗?难道雷军的目光真的像我们所说的那样短浅吗?我想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对于雷军的话,大家争论的焦点无疑就是研发费用和部分技术来自小公司而已。

“干研发、没有钱是不行的。”从这一句话我们能够感受到雷军个人并没有否认研发费用越多越好,只是雷军说高投入未必有高回报,也不是每一份投入都能准确的定位到市场。很多人在将华为的一千亿研发投入和小米58亿做对比,但却忘记了华为手机≠华为,三星的千亿同样不等同与三星手机。高营收占比的研发投入固然有好处,但如果找准定位、节省研发费用进而反馈给消费者,这样的模式是不是更好呢?

其次,手机的部分技术由小公司开发、随后投放给手机公司这句话本身并没有错误,只是有些时候我们自己不愿意说服自己去肯定这件事情。所有人都知道绝大多数的手机指纹识别技术都是由某一个公司提供的,也知道智能手机的背后有一个庞大的研发链在服务于手机厂商,只是在大的方向的关键技术手机厂商自己定夺、自己研发,比如处理器、再比如屏幕、基带和闪存。



我个人并不是米粉,但我认为现在的市场对一些厂商缺少包容态度,我们吐槽苹果没有创新、吐槽OV高价低配、吐槽小米只有性价比、吐槽华为使用低端屏幕,那么请问到底哪一个手机才是完美的,大家使用的又是什么手机呢?


我是机锚,希望您对我的不足之处加以指正、也希望不周之处能得到您的补足。非常感谢。


机锚


其他人已经长篇大论了,但是多数人言论的观点都从一个角度出发,我从另外一个角度说说吧,很简单的两句话:雷军是商人,商人逐利;任正非是仕,注重基础。再他娘的说白了,真的,谈起这事就很气愤,但无奈已成历史。任正非的年代,仍注重礼制,学子以报效祖国为理想;而文革后的新一代,礼崩乐坏,以西方资本家利己主义为人生境界。这就是他们最不同的地方,所以雷军自然从资本家的角度无法理解,为什么要浪费一大笔钱放在龟速的基础研发上。因为商人的本质倒卖,而不是自产自卖。

这也是时代的悲剧,当年不分好坏,一味为破四旧而破四旧,造成了中国文化精神的断层,然后也不分好坏的吸收欧美文化。悲叹!


终南藏


雷总也是脑子突然烧了,我不认可雷总的说法。微软、IBM等不是他们的研发不对,而是他们产品方向错误。但是这些大公司为这个社会培养了人才,这才是美国持续牛逼的原因。谷歌,当年小,现在很大,但是雷总应该去看看谷歌在干什么,引领了全球的人工智能机器人。intel现在也是在走下坡路,不是它技术不行了,也是因为它没有看清楚芯片发展方向。真是因为intel之类的大公司,美国的cpu才是全世界最牛的。如果中国没有公司去做研发,小米10年后还是要用高通的芯片,10年后也不会有小米的CPU,永远只是把外国芯片组装成穿着中国衣服的手机和电脑。如果中国所有公司都不做研发,中国只能买买买,永远看别人的脸色生产产品。按照雷总的理论,也许小米几年内就成为下一个“联想”,其实小米和联想没什么区别。


比钢板硬


雷总说研发要注重效率,准没错。但他要批评华为没效率,那就是自讨无趣了。是雷总智商情商低吗?应该不是,那剩下的就是想碰瓷华为了吧。嘿嘿,这么看来谁都不能说华为巨额投入研发不对了吧。最近常碰瓷华为的还有个联想,不是吗?这是其一。

其二,我个人认为任老不仅仅是唯利的商人。仅是这点,雷总,柳总之流的再评价什么都是没有自知之明了。中国各行各业并不缺雷,柳这样的聪明人,能人。但如果各行各业都有一位任总这样有抱负的,哪怕只有一位,那今日中国 哈哈想想都美。

人闲是非多,雷总肯定不是闲人。所以,他应该不会这么无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