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活出人生的意义

散文:活出人生的意义

活出人生的意义

文\钟百超

有一位朋友,每次见面总是唉声叹气。有一天她实在憋不住,终于发出了感慨:人活着有什么意义?正好我上初一的女儿也在场,听了之后便马上回应道:“阿姨,你多帮助别人,人生不就有意义了吗?”

“人生的意义在于帮助别人”,没想到女儿年纪小小会说出这番有哲理的话来。可是,在现实社会当中,有多少人会想到去帮助别人,并在帮助他人的过程感受人生的意义呢?

当下社会,人们似乎为金钱活着,生活的意义便是赚取更多的金钱。没有金钱,就不能满足基于物质需要的各种欲望,比如换取房子,购买车子,享受美食,穿着时尚,饱览美景等。没有钱的时候,就想着努力去工作,没日没夜地拼命,甚至把健康都搭了进去。可是一旦有了钱,却又觉得做人没有了意义。一个普通百姓就是这么可怜。

有当警察的不愿意当警察,有当医生的不愿意当医生,有当老师的不愿意当老师,有当工人的不愿意做工。但是,就算不愿意,一个人总得要生活下去。于是,即使是活着,工作着,都有一种不爽快的感觉。想好好活着,总有那么多不如意的事情,让人开心不起来。

我们看似生活在一个共同社会里,其实每个人都是为自己活着,为小家庭活着。一个人,不为自己活着,难道会为别人活着?不错,人应该为自己活着。可是,我们很多人,为什么越是为自己活着,越是没有办法活好,反而会活出许多问题来呢?

近代中国,西学东渐,国人的生活方式开始受西方影响。改革开放以降,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传统生活方式日渐被颠覆了。生活在城市丛林里,人与人之间不再有亲密的沟通,各自回到家,就锁上了门,彼此不相来往。家与家的楼宇距离近了,可心灵的隔阂却越来越远,人情也就变得越来越淡漠了。

我们要改革开放,要向西方学习,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如果学习的结果只是简单地模仿人家的城市建设,人家的生活方式,那么,中国人也就不是中国人了。中国人必须按照固有的文化基因、思想传统建设我们的国家,去建设我们的家园,去建构我们的生活方式,去实现我们的梦想。中国人必须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来生活,来工作,来修身齐家,才能找回生活的意义。

中国人固有的社会应该是怎么一个社会?人与人之间诚实守信,和睦相处;大家彼此亲爱,互相关心,把别人的亲人当做自己的亲人,把别人的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做事情恨不得出尽力气,却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壮年人都有工作可做,幼年人都能健康成长,老年人都能安度晚年,矜寡孤独和残废有病的人,都能得到社会的照顾。

孔子所建构的大同世界是我们中国人一个永恒的梦。中国人就应该建立这样的社会,这样的国家,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按照西方的模式去工作,去生活,我们要找回我们中国人固有的社会理想,固有的文化传统,固有的生活方式。我们能否实现这个大同之梦呢?

而我的梦想是,拥有自己的房子,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几代同堂,尊老爱幼,夫妻恩爱,有稳定的经济来源,不为生活奔波忙碌,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完美结合在一起;社区有自己的文化氛围,孩子能在社区学校接受良好教育,居民可以参与学校管理和教学,共同教育孩子;邻里互相守望,彼此关照,社区经常组织活动,居民和睦相处,亲如一家。

生命只有一次,应当活得充实,活得精彩,活得昂扬。让百姓感到活着有意义,这是我们活在当下共同奋斗的目标。

散文:活出人生的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