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意汀州——寻古走城

了意汀州——寻古走城

红军草药铺,这个产业要做好也不得了

了意汀州——寻古走城

长汀有许多卖草药的地方

从天后宫出来,继续沿着东大街前进,看到一处红军草药铺。后来在对岸的宋慈路上也看到不少随地卖草药的商铺,突然想着这个产业要是做得好对于长汀而言也是一个很好的促进啊。草药不但治病,而且也能养生,闽西闽北山区许多的汤都是加了草药来煲出来的,靠山吃山,这还原生态。

了意汀州——寻古走城

大夫第,这是对古代官吏修建的私宅府邸的一种通称

了意汀州——寻古走城

水光山色

了意汀州——寻古走城

门楣上挂着“秀起汀水”的匾额,伊秉绶题写。

这边上还有一处古迹——大夫第,这是对古代官吏修建的私宅府邸的一种通称,这一处房子紧靠汀江,门楣上挂着“秀起汀水”的匾额,伊秉绶题写。二楼正厅墙上挂着“极婺连辉”匾额,表明这是一对起码70岁以上的夫妇一起做寿,亲友们聚资送上祝寿的题匾。“极”是指南极的老人星,代指男寿星,“婺”是指黄道二十八宿中的“女”星,代指女寿星。需要说下这意味伊秉绶,他是汀州府宁化人,历任刑部主事,后擢员外郎。嘉庆四年任惠州知府,因与其直属长官、两广总督吉庆发生争执,被谪戍军台,昭雪后又升为扬州知府。此公官声颇好,他54岁时因父病亡,去官奉棺回乡,扬州数万市民洒泪送别。62岁病逝后,扬州人为仰慕其遗德,在当地“三贤祠”(祀欧阳修、苏轼、王士祯三人之祠)中并祀伊秉绶,改称四贤祠。他可是真正的书法大家,尤精篆隶,评价说他隶书尤放纵飘逸,与邓石如并称大家。

了意汀州——寻古走城

功勋坊和八喜馆

了意汀州——寻古走城

这座功勋坊说是为了纪念当年清朝第一总督尹继善的

了意汀州——寻古走城

据说他当年也曾考察过汀州,牌坊的另一面写着“上善诺水”多了一个言字旁安

离大夫第不远处重修了功勋坊。看了边上解释,这座牌坊的残件原先并不在这里,如今这里也是恢复重修的。为的是纪念当年清朝第一总督尹继善。第一次知道尹继善还是在二月河的小说上,当时就被这个人物吸引了。据说他当年也曾考察过汀州,牌坊的另一面写着“上善诺水”多了一个言字旁安,既用了他名字中的善字,又以诺言来表达对他的崇敬。边上是汀州八喜馆,新的建筑,没进去。

了意汀州——寻古走城

太平廊桥,中间走车两边走人

了意汀州——寻古走城

两边的仿古建筑看过去还是挺有味道

了意汀州——寻古走城

天空并不通透,新旧并存

了意汀州——寻古走城

桥名太平,讨的就是吉利吧

了意汀州——寻古走城

两边的立面也在改造之中

了意汀州——寻古走城

从这边看龙潭,满山深深渐渐的绿色,绿得青春鲜活

前方是长汀著名的太平廊桥,中间通车,两边都搭盖成廊。站在桥中间望去,天空并不通透,汀州古城好似蒙着一层细细的薄纱,神秘多姿,只见沧桑的城楼老墙,古老的客家民居、新建的仿古街区相互围绕,悠悠的汀江穿城而过,在长汀城生活的节奏里注入了曼妙的律动。想起马致远的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和陶渊明的诗句“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过桥,沿着宋慈路返回,两边的立面改造还在推进之中,相信不久的将来这里会更美丽。从对岸再看龙潭,满山深深渐渐的绿色,绿得青春鲜活,坚挺而张扬,仿佛是酿造了几千年的甘醇玉液,让你酩酊大醉。

了意汀州——寻古走城

济川门永远是个标杆节点

了意汀州——寻古走城

这一带开始引进商业业态

了意汀州——寻古走城

惠吉门不是交通要道

了意汀州——寻古走城

古城内的车辆只好依墙而立了

了意汀州——寻古走城

还是回到济川门,这回是从济川门再走到惠吉门。汀州古城墙始建于唐大历四年,五公里设12个城门。从城内的卧龙山顶分别从东西方向蜿蜒而下,合抱于长汀的母亲河汀江之滨。与济川门相比,惠吉门不是交通要道,没有车来车往之嘈杂,倒像是一名忠诚的卫士静静地守着汀州的边防。慢步行走,用自己的足音,去招呼当年跋涉而来客家先祖脚步的回声,用自己踽踽行走,到江水中去寻找那笃定而又谨慎带头人的身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