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保长做什么的?有工资吗?

杭州云庄刘贵刚


保长是保甲制度下的职务。和西方以个人为单位的社会组织形态不同的是:中国古代社会最本质特征是以“户”(家庭)作为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单位的,国家关系和宗法关系被融合为一,家族观念被纳入君统观念之中。汉代有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的说法;到了唐代则是四家为“邻”、五邻为“保”、百户为“里”。北宋王安石变法确立了十户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的原则。到元朝又出现了“甲”——以二十户为一甲,设甲生。清代已形成成熟的“牌甲制”:以10户为1牌,10牌为1甲,10甲为1保。照此算来清代1保共有1000户人家。

民国成立后政府机构只设到县一级,而在乡村则推行自治政策,村里的一般事务均由族长主持,而保甲制度则在民国初期曾被一度废除。然而民国时期中央政府的权力相对有限,相当一部分地方实力派人物在自己所控制的地区内仍变相实行保甲制。当时比较知名的保甲制的变种有:广东的”牌、甲制”、广西的“村、甲制”、云南的“团、甲制”、北方不少省份的“闾、邻制”等。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颁布的《县组织法》规定:区以下每百户为乡(镇),乡镇以下每25户为闾,闾以下每5户为邻。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在围剿工农红军时一再遭遇失利,蒋介石在总结失败经验后得出结论:由于国民政府疏于对乡村的管治工作,以致于红军得以在农村取得根据地并走上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为此他在“剿匪总司令部”所属党务委员会内专门设立了地方自卫处以负责研究保甲制度。1931年6月蒋介石划定江西修水等43县编组保甲,由此开始了恢复保甲制的尝试。次年以蒋介石兼总司令的鄂豫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颁布《剿匪区年各县编查保甲户口条例》:规定10户为甲,10甲为保,联保连坐。1934年国民党“中政会”第432次会议议决由行政院通令各省市切实办理地方保甲,据此行政院于同年12月通知各省:普遍实行保甲制度。于是保甲制度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得到恢复。

民国时期的“保”和清代的“保”大致上都是管辖一千户左右的人家,就级别而言:其实和今天的村长差不多。保长的具体职责大致有:编组保甲,协定规约。清查人口,人事登记。联保连坐,防匪剿匪。征收经费,拉夫征丁。这其中“征收经费,拉夫征丁”一条使保长实际上得以中饱私囊、从中渔利。在长期的内战和抗战中国民政府大量征发壮丁,在这一过程中保长作为基层负责人往往随意强征民夫,有钱人可以通过向保长行贿而免于服役,穷人子弟则往往被强制征发。其实保长是有一定工资收入的,不过并不高,这也进一步刺激了他们乱抓壮丁以榨取钱财的贪欲。1938年四川旅外剧人抗敌演剧队就根据当时抓壮丁的情况创作了幕表戏《抓壮丁》,1943年吴雪等人在延安对原作进行了改写。2004年4月1日根据《抓壮丁》改编、由李保田主演的《王保长新传》播出。故事讲述的是内战时期在四川龙隐镇由抓壮丁引发的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天下第一保“王保长(李保田饰)欺上瞒下、中饱私襄;管区征兵工作队卢队长(李朝友饰)横征暴敛、强占民女、无恶不作;流氓无产者潘驼背(刘亚津饰)为虎作伥;土老肥李老栓(王大安饰)被迫将三儿子送去当童子军;善良正义的三嫂子(侯继林饰)不得不对王保长笑脸相迎;雇农姜大贵被逼入荒野......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我曾祖父就是保长,而且是当地很有名望的大夫,在附近口碑特别好。在给国军当保长的同时也暗地里帮助共产党,时不时地就有一段时间人就不见了,别人问起来就说是去外地采购药品了,实际上是去山里给八路军看病疗伤去了,听村里人说最有意思的是当时我家在一个亲戚无儿无女,国共双方的人都欺负他,最后在我曾祖父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求我曾祖父帮帮他,不然活不下去了,然后有次曾祖父带了一队国军官兵到亲戚家村里,找到亲戚说了几句话,村里人一看原来有国军背景的亲戚,国民党的人就没在欺负他,又过了段时间曾祖父又带了队解放军官兵到亲戚村里,村里人一看原来他家国共双方都有背景,从此就再也没挨过欺负,只是曾祖父去世的早,即将解放的时候去世了,解放后定成分的时候本来我家可以定上中农,因为曾祖父和共产党的关系还有我爷爷的二哥参加解放军成了烈士,给我们家定的下中农


飘44076691


我姥爷就是当初的保长。听我姥姥说就是现在的大队书记,谁家有事就去帮忙办事,鸡毛蒜皮的事都管。上面下通知就是先告诉我姥爷,然后我姥爷一家一户通知,手里也没有手下什么的,我姥爷不是坏人,最起码没有人举报过,没挨批斗。当保长的时候我姥爷也有枪,后来支援前线都捐出去了。也带过几十号同乡推独轮车给刘邓大军送过粮草,姥姥也很模糊,不知道是哪个战役,但是确定是给刘邓部队。如果姥爷还在世的话应该一百岁了。


细阳战士


好几年前,一直有看李保田主演的王保长新篇系列剧,这部剧讲述的是内战期间,国民党反动派在全国各地大规模抓壮丁以扩充兵源。在四川龙隐乡,一幕幕由抓壮丁引发的故事接连上演,“天下第一保”王保长欺上瞒下,中饱私囊;管区征兵工作队卢队长横征暴敛,强占民女,无恶不作;流氓无产者潘驼背为虎作伥;土老肥李老栓被迫将三儿子送去当童子军;善良正义的三嫂子不得不对王保长笑脸相迎;等待出嫁的幺妹子无奈之下推迟婚期;雇农姜国富被逼死荒野……这部喜剧看的我是啼笑皆非,追完剧的同时一直在想,这保长到底是个什么官呢?怎么一直没有听说过,抱着好奇之心,我饶有兴致的查了一些资料:

什么是保长呢?

其实保甲制度起源于古代,他最本质的特征就是以户(家庭)为单位,在汉代的时候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唐的四家为“邻”,五邻为“保”,百户为“里”,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提出了十户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到了民国时期,国民党蒋介石重新拟定了保甲制度,在江西四川试行,说穿了,保甲制度也就是联坐制度,一家有罪全家共罚,通常是10户为甲,10甲为保保长就是相当于现在的村长。

保长究竟做些什么事情呢?有没有工资呢?

一.军事政治目的

保甲制度试行之处,主要是针对工农红军,蒋介石在江西修水等43县试行“编查保甲、清查户口”,随后推行江西全省,而后在鄂豫皖三省首先推行保甲制度,主要是为了围剿,防范我党。通过保甲连坐,限制红军范围。

二.保长就是村长,管理全村

实现基层地方自治,也是国民政府当初实行这个政策的一个初衷。因此,为实现这些目的,保甲制度的精髓思想是“联保连坐”,通过保长管理全村。

保长得简单职能概括如下:

(1)编组保甲,协定规约。

(2)清查人口,人事登记。

(3)联保连坐,防匪剿匪。

(4)征收经费,拉夫征丁。

至于说工资吗,保长类似于现在的村长,怎么说也属于国民党县编制范围,所以说保长是有工资的,只是肯定不会很多,所以我们的王保长才会横征暴敛,欺上瞒下,中饱私囊拉!


唯恋无名


我们村就有一个保长,当保长的时候,人算是比较精明,国民党下的任务要完成,保内有人去当共产党,他也是一清二楚,当时捞油水,就是到当共产党的人家去胡咧咧,这家田里摘几个西瓜,那家作仿吃几碗凉粉的,因为是本乡本土村里人,尽管身上背有盒子炮,也耀武扬威的,但没有杀过村民,身上没有血案。这个保长的口头禅就是:你对我好,我对你都有个不错。解放后还在村里,不过保长是干不成了,立场问题,靠边站了。镇压反革命的时候,征求人民的意见,他顺利过关,他大年初一,全村拜年,感谢全村老百姓。以后三反五反,他都被拉去参加运动。以后文化大革命,红卫兵小将要他交出盒子炮,交不出盒子炮就批斗,其中一个孩子送点水给他喝的,他又说出口头禅,你对我好,我对你有个不错。结果又被斗了几次,罪名是:保长想搞复辟。改革开放以后,这个保长有了自由,做生意发了,他儿子娶上老婆的时候已经45了,老婆没有生育,领养一个孩子。保长善终82岁。


用户6976874987630


全国各地可能有所不同,我对本地民国时的保长情况进行调查和搜集,现向大家報告如下,一,保的范围与现在的行政村范围基本一样,如我所在村民国时期叫蒋山保,现在为蒋山村。二,编制全保只有一名保长和一名保丁,保长相当于现在村长,保丁相当于通讯员为保长服务,跑跑腿送送信。三,保长选拨机制,一般由当地先生推选,上级委派,都是有钱的人和有文化的先生,贫下中农確实也沾上边,就是选你也胜任不了。四,保长的工作职责,保长的工作量是很大,並不轻松,保内没有文书保长就代替文书,如催缴公粮,那年代叫完粮,每家每户要发放完粮通知书,由保长算好填写好通知书,由保丁送达到每家每户。又如征兵,那时叫抽壮丁保长要根据三抽一的政策标准计算出本村有多少兵源,这是得受人的差事,年轻人不愿意当兵,要带人去抓。还调解本保的民事纠纷和与外界交往都由保长一人担当。五,工资水平一年为1500斤稻谷,按照14年粮价只有2715元,只有现在村长的十分之一的工资,没有额外收入。六,保长的当年的真实情况由于工资低,又得受人,当地有一句顺口溜不闻公事不劳累。大家都不愿去当,在我地出现抽签和代理保长的情况。L


蒋山老徐


在中国的历代王朝当中,基本上到县一级的长官就没有了,也就是所谓的九品芝麻官。很多时候都是家族式管理,如果有了问题,先不找父母官,族内人自行解决。

但是这种自制效果并不理想,于是很早之前就探索于如何治理“最后一群人”的问题。

保甲制度的早期探索

保甲制度作为一种统治手段,最本质的特征还是以一家一户作为基本单位。而且中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非常大,他们所提倡的君臣观念,以及国家和宗法的关系,影响到生活当中的细枝末节。

比如汉朝时期五是伍、十是什、百是里,到了唐朝时期,四家为一邻,五邻为一保,百家为一里。等到北宋王安石变法的时候,又对此作出了改进。

十户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此次变法当中,又极大的促进了基层治理方法的改进。蒙古人统治时期,又把20户当做一甲,设立甲申,基本上都是蒙古人或者色目人担任。

明朝时期基本延续了之前的传统,到了清朝的时期,又对之前的制度进行了调整,设立了牌甲制度。十户为一牌,十牌为一甲,十甲为一保。基本上就已经完全定型了,民国时期也继续沿用。


民国时期的保甲制度

由于民国时期处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激烈时期,大量的西方治理理念引入中国,代表着封建残余的保甲制度,渐渐被人抛弃。不过一些地方,仍然延续了之前的传统。

但是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 特地下发了相关的整改文件。就明确规定了以百户为乡镇,乡镇里面的每25户为一间,间下面以每5户为一邻。

后来的保甲制度之所以被再次提出,是因为在剿共时期,蒋介石把没有成功的原因都归到没有群众支持上面来。于是再次提出保甲制度,并且在当时的江西试点。

民国时期的保甲制度采用的是十进制,以十户作为最基本的一甲,但是可以上下浮动,最低不能低于6户,最高不能超过15户。

保和甲的要求一样,最低不能低于6甲,最高不能超过15甲。乡和镇以此类推,至于之前实行的间、邻治理方法被废弃。


其中的甲长,由甲长治理下的10户人共同推选。保长则是由保长所治理的甲长共同推选,乡长、镇长以此类推。

保长算是比较基本的治理单位了,还设立了保长办公处,有正副职位之分。下面带有处理各个事务的干事,比如说经济干事、文化干事等等。

基本上兼任了行政、军事、文化三位一体,所以要求这些人在本地有一定的权势,因此担任此职务的,基本上都是当地有名的地主、土豪、乡绅。

保长主要从事什么工作?

刚开始建立的时候,主要是为了围剿红军。而我们的红军又被称作土匪,因此他们主要是担任安全保卫以及户籍管理。但是还有一些最基本的要求:

1.监督甲长的工作。

2.督查治理下的所有户籍人员,禁止违法犯罪的行为。

3.查验本地户口,如果有变动必须上报。

4.盘查出入境人员(出入自己管辖范围)

5.若出现匪盗情况,协助本区区长调查工作。

6.协助警察搜察匪盗。

7.建设治理地区防御工事以及保障本地区防御工事的完善。

8.每一保设立一所学校,由保长担任校长。

当然上面只是一部分,其他的内容还有很多。比如说需要交公粮的时候,就要带着人一家一户的催。有时候碰到服兵役的事情,还要去拉壮丁,所以工作上面很得罪人。

虽然别看他们做的很多,但是没有基本工资,最多偶尔有一些上级的奖励。

所以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吃、拿、卡、要。(这是用现在的话来说)不过由于他们本身都是本地的地主、土豪、乡绅,所以也并不怎么缺钱。

相当于代替上级管理,但是没有司法权,有事情需要上报。

什么叫做联保连坐?

所谓的联保就是户与户之间互相做保证,承诺不通共、通匪等行为。所谓的连坐,就是有一家犯罪,其他的9户人家都要举报。但凡有不举报的人,10户人家同等罪责处理。

一旦发生连坐的相关事宜,由户长签字画押。一式两份,一份放在县里面,一份放在区里面。


等到了抗战时期,有关于连坐甚至更加严格起来。根本都不用再签保证书了,也不用给大家互相担保。只要发现一家有罪,全部人都要受罚。

总的来说,保长相当于现在的村长,不过管辖范围更大。因为以前人口稀少,居住的也不是特别近。


史之策


由李保田主演的电视剧《王保长》,让我们知道了民国时期竟然还有保长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那么,民国时期的保长到底是做什么的,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位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保长那些事。

在古代的时候,封建统治者为了控制民众,就实行了保甲制度,五家为“伍”,十户为“保”,由此建立起了封建皇朝对全国的严密控制。实际上,在民国初年,就废除了保甲制度。但后来,国民党为了围剿工农红军,就在1931年开始实施保甲制度,新的保甲制度规定10户为甲,10甲为保,联保连坐。

保长不小,权力很大。在民国时期,每100户设立一个保办公处,有正副保长及民政、警卫、经济、文化干事各一人。保长自然就是老大了,兼任保的国民兵队队长和保国民学校校长,实行政、军、文“三位一体”。保公所就相当现在的村级行政单位,保长相当于现在的村长,但当然要比现在的村长权力更大了。



保长负责自己辖区的行政、军事、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事情,保长俨然就是自己的这一亩三分地的土皇帝。民国时期,在保甲制度设立之初,保长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防止百姓帮助我工农红军。而到了抗战时期,保长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抓壮丁。

民国时期的保长通常由当地的地主、土豪、顽劣担任,保长的工资虽然很低,但是他们百般钻营,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剥削压迫百姓,搜刮民脂民膏,鱼肉乡里,鲜有公正的好保长。总之,保甲制的实质是通过联保连坐法将全国变成大囚笼,国民党竭力通过保甲长牢牢控制民众。


密探零零发


保长应该不属于政府官员,他们最重要的工作是抓壮丁和收税。根据民国时期的兵役法,老百姓复兵役的比例是:两丁抽一,三丁抽二,独子不抽。老百姓不愿意当炮灰,都是由保长带保丁上门抓壮丁,捆绑至乡政府集中,等待部队接收。收农业税本来是乡政府的事儿,但实际情况却是包给各保长,由保长向农民收取,再转给乡政府。不清楚保长是否有工资,但他们在抓壮丁和收税时能获得巨大的利益。一是完成抓壮丁任务有奖励;二是抓谁不抓谁有他们定,农民为了不被抓或晚点被抓,都会给保长大量财物。穷人家的壮丁会立即被抓,富裕人家的壮丁会少抓或晚抓。保长收了钱,壮丁仍然抓,是常有的事。收税的事就不用多说了,肯定是找农民多收,自己的那份不用出。临时性的收捐,更是保长们大捞一把的好机会!甲长权力较小,跟在保长屁股后面跑腿,狐假虎威欺负孤寡,捞些保长吃剩的残羹剩饭!

解放后,有人命案的保长基本都被镇压,普通的保长甲长被批斗。有人命案的保丁同样被镇压,普通保丁在认罪悔改后成了普通农民。

被抓的壮丁对保长保丁非常仇恨,活着从部队复员后,很多人都想报复保长,但在解放前很难办到。解放后,对保长保丁的批斗,这些曾经的壮丁非常卖力。绑得结实,打得实在,但也基本不会弄出人命。毕竟都是同乡,只想出口气而已!


Wuyu517


保长类似于现在的村长,社区主任一类的职位。

民国时期以10户人家设立一甲长,管理甲长的则是保长,同样也是一个保长管理10个甲长。

其都没有固定的工资,政府会不定时按照其成效给予其奖励。

要注意的是保长、甲长都只是一个普通职位,不属于政府体制,但又受命于政府。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劳务派遣,不属于公务员。

但其在民国时期依然是抢手的职位,很多有钱人会花钱购买资格,正因为此,国民政府也因此受到了相当大的政务腐败。



欢迎您关注"历史知事局",每天为您带来有趣的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