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中的誇張會讓你認為詩人是狂妄自大吹牛皮的人嗎?

依蒙小詩


酬好友邀答:

誇張是詩文中很常用修辭方法。是指為了啟發讀者的想象力或加強句子的力度,用誇大或縮小的詞句來形容事物。



正常情況下,只要誇出情趣,就不會讓人感到有吹牛皮之感,再說誇張也多是應用於客觀事物。當然,如將誇張手法用於自己身上,處理不好,是會讓人產生狂妄自大、吹牛皮之感的。

李白是個很善於運用誇張手法的詩人,在其作品中,有很多詩句都是借用誇張手法表現出情趣的,例如:



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秋浦歌)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木蘭詩)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夜宿山寺)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望廬山瀑布)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贈我情。(贈汪倫)

這些句子雖然都似喝多了的醉話,誇張的幅度也極大,但絲毫都不會讓人覺得不適,反覺得別具情趣。

當然,李白也有些寫得太實的,讓我覺得有喝多了,吹牛皮之感的句子,例如《俠客行》中的:“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詩詞書院


本人文化不高,不會寫詩,但我卻非常佩服和崇拜會寫詩的人,尤其是看完詩者的作品後,讓你感動、遐想又深思的人!

我認為,寫詩的人都是特別感性的人,在詩人的骨子裡,也許比別人多了些浪漫和敏感,比別人多了些細膩的心和深遠的洞察力,比別人多了些豐富的想象力。這樣,在文學的基礎上,詩人的語言或許就有了一些誇張和狂妄,或許就有了一些比擬和聯想。其實,這不是狂妄自大,更不是吹牛皮,而是一種語言的精煉和簡單。精煉的詞彙會有多種情感的理解和表達,簡單的語句或許寫出了紛繁人生的一種淡然。

談古論今,評天說地,個人有個人的思想,個人有個人的世界,但是,個人思想之外,有他人的高尚之地!個人的世界之外,有他人的無限世界!

個人己見,水平有限。




國粹42


詩人是文化底蘊與境界格局的一種結合體。正如毛澤東的沁園春雪,在境界上放眼世界可以說起碼是空前的,絕不絕後按照現在社會的教育方式、教育方向及世界格局上來說,估計也差不多絕後了。

所以說詩人就是詩人,像筆者這樣的,也胡謅八咧地拼湊一首,完全不是一個境界甚至不能算是詩。詩人是環境,心情,文化底蘊加上眼界格局造就的一種特殊職業,個人認為還是風格的一種提現。

杜甫和李白同為一個時代的佼佼者,咱們不能說杜甫的寫實,李白的刻意吧!


誰也擋不住春天的腳步


對於詩中的誇張是必要的,至少可以增加讀者的想象力,深化主題。我國古代偉大的詩人用誇張手法寫詩、填詞用得比比皆是。例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未必桃花譚水就有千尺深。這裡我覺得讓讀者知道李白和汪倫感情深到何種程度。又如: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星。當年很少有高百尺樓,即是上了高百尺的樓,也不可能摘到星星。再如: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黃河的水肯定不是從"天上″來的。如此多多,比比皆是我只舉了大家非常熟悉的詩句。


高樓避愁1


詩人寫詩,是需要靈感的,寫出來的詩要有詩的意境,詩句中的文字,注入著詩人的感情與靈魂,彷彿把讀者帶入到詩中的世界裡去,達到一定的境界,才可稱得上為真正的好詩!

詩中的誇張,只不過是詩人在寫詩過程中使用的一種修辭手法而已。有些詩人寫詩,正因為在詩中使用了誇張手法,更加突出了詩的中心思想,更加容易使讀者更快的進入到詩的意境中去,使整首詩達到一定的境界,從而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比如唐代詩仙李白寫的《望廬山瀑布》詩中的最後兩句: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這兩句詩就是唐代詩仙李白使用了誇張的手法,才使得這首詩名傳千古,也使這整首詩更加美妙和精彩!

所以,詩中的誇張,並不是詩人狂妄自大和吹牛皮,有時候反而會使詩更加精彩和美妙!

這樣的問題你也提,是不是自己太沒有文化了?


當代詩人李秋忠


‍寫‍詩‍詞‍乃‍抒‍發‍作‍者‍情‍懷‍。‍得‍以‍流‍傳‍極‍廣‍悠‍久‍的‍詩‍詞‍,‍讀‍來‍啷‍啷‍上‍口‍,‍如‍音‍樂‍流‍淌‍,‍讓‍讀‍者‍迅‍即‍進‍入‍到‍詩‍詞‍優‍美‍高‍遠‍的‍意‍境‍中‍來‍,‍使‍人‍心‍曠‍神‍飴‍,‍美‍不‍勝‍收‍,‍亦‍能‍陶‍冶‍人‍之‍情‍懷‍,‍乃‍莫‍大‍之‍享‍受‍。‍倘‍若‍離‍開‍比‍擬‍、‍誇‍張‍,‍絕‍不‍會‍使‍詩‍詞‍有‍好‍的‍或‍更‍高‍遠‍的‍意‍境‍。‍詩‍詞‍脫‍離‍誇‍張‍、‍意‍境‍,‍猶‍如‍盲‍人‍心‍死‍,‍食‍如‍嚼‍蠟‍,‍還‍能‍呼‍之‍為‍詩‍詞‍嗎‍?

‍本‍人‍才‍淺‍拙‍意‍,‍不‍喜‍勿‍噴‍。


無仞乃剛


誇張只是一種文學修辭手法,在詩歌中更為常用。當然,運用得當與否則是另外一回事。詩歌本來是文學皇冠上的那一顆明珠,之所以奪目,全在於其優美的文字與深遠的意境。詩歌的寫作講究靈感,而靈感來源於生活的感悟以及對生活細微的觀察,只有心存真善美的詩人,筆下才會有充滿正能量的詩篇,也才能被大眾所認可。不管誇張也好、排比也好、擬人也好,任何修辭手法的運用,都要考慮到詩歌的意境與主題,那種不知所云、故作深奧的詩歌是不能引起讀者共鳴的。詩歌中誇張手法的應用,與詩人狂妄與否並無聯繫。我認為,作為新時代的創作者,決不能自認清高地居高臨下俯視眾生,而應靜心沉入生活,多創作出群眾喜聞樂見的精品。


檻外清塵


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博大精深,流傳最廣的除了四大名著外,可能就是古詩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國家對於傳統文化的推廣和保護古詩詞文化受到現在社會的人追捧喜愛。把傳統文化推向一個新的高度。特別是中央電視臺詩詞大賽,受到全國電視觀眾及海外華人的喜愛。深受青少年和詩詞愛好者好評。

古詩是傳統文化的結合體,中國最早的有關詩的鉅著《詩經》,流傳千古至今深受古詩文化愛好者喜愛 。他描述的是有關愛情的詩篇居多,青年男女對美好愛情的追求,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又描述了在戀愛之中的青年男女的心裡變化,和思想變化,描述的十分精彩絕倫。把處在熱戀中的青年男女的思念運用多手法表現出來。在我國傳統歷史文化中不可磨滅的貢獻。

詩人通過詩的形式來抒發詩人的一種情懷,來記錄詩人當時所處的社會,生活等各方面的表達方式。

寫景抒情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來抒發朋友之間深厚情誼。

抒發壯志情懷的,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來抒發詩人對社會國家外患內憂的憂思和愛國情懷。

抒發大好河山的,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對祖國大好河山無限熱愛喜愛之情。

揭露統治階級的醜惡面目反抗情懷,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深深同情人民群眾的疾苦,和剝削階級的無情。

勸誡,感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表達詩人對母親哺育之恩深深思念感恩之情。

詩人通過詩意表達的情懷,勵志,憂國憂民等諸多……本人學識淺薄知識有限就不一一列舉了,以上個人拙見如有不足之處敬請指正,謝謝。


春雨潤我土


“賦比興”中的“比”是寫詩的種要技法之一,非常必要。如:如名句“飛流直下三千尺”,就是誇張比喻的效果。


文笙詩書


時光一點點,

思念一片片。

我策馬奔騰掀起千里狼煙,

那天上的月亮是我掛的玉盤,

火紅的太陽由我點燃,

濤濤河水是我流出的汗,

浩瀚海洋我一口喝乾,

道道山峰在我腳下綿廷,

朵朵白雲是我吹出的氣團,

無邊宇宙在我胸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