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的夸张会让你认为诗人是狂妄自大吹牛皮的人吗?

依蒙小诗


酬好友邀答:

夸张是诗文中很常用修辞方法。是指为了启发读者的想象力或加强句子的力度,用夸大或缩小的词句来形容事物。



正常情况下,只要夸出情趣,就不会让人感到有吹牛皮之感,再说夸张也多是应用于客观事物。当然,如将夸张手法用于自己身上,处理不好,是会让人产生狂妄自大、吹牛皮之感的。

李白是个很善于运用夸张手法的诗人,在其作品中,有很多诗句都是借用夸张手法表现出情趣的,例如: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夜宿山寺)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赠汪伦)

这些句子虽然都似喝多了的醉话,夸张的幅度也极大,但丝毫都不会让人觉得不适,反觉得别具情趣。

当然,李白也有些写得太实的,让我觉得有喝多了,吹牛皮之感的句子,例如《侠客行》中的:“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诗词书院


本人文化不高,不会写诗,但我却非常佩服和崇拜会写诗的人,尤其是看完诗者的作品后,让你感动、遐想又深思的人!

我认为,写诗的人都是特别感性的人,在诗人的骨子里,也许比别人多了些浪漫和敏感,比别人多了些细腻的心和深远的洞察力,比别人多了些丰富的想象力。这样,在文学的基础上,诗人的语言或许就有了一些夸张和狂妄,或许就有了一些比拟和联想。其实,这不是狂妄自大,更不是吹牛皮,而是一种语言的精炼和简单。精炼的词汇会有多种情感的理解和表达,简单的语句或许写出了纷繁人生的一种淡然。

谈古论今,评天说地,个人有个人的思想,个人有个人的世界,但是,个人思想之外,有他人的高尚之地!个人的世界之外,有他人的无限世界!

个人己见,水平有限。




国粹42


诗人是文化底蕴与境界格局的一种结合体。正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在境界上放眼世界可以说起码是空前的,绝不绝后按照现在社会的教育方式、教育方向及世界格局上来说,估计也差不多绝后了。

所以说诗人就是诗人,像笔者这样的,也胡诌八咧地拼凑一首,完全不是一个境界甚至不能算是诗。诗人是环境,心情,文化底蕴加上眼界格局造就的一种特殊职业,个人认为还是风格的一种提现。

杜甫和李白同为一个时代的佼佼者,咱们不能说杜甫的写实,李白的刻意吧!


谁也挡不住春天的脚步


对于诗中的夸张是必要的,至少可以增加读者的想象力,深化主题。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用夸张手法写诗、填词用得比比皆是。例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未必桃花谭水就有千尺深。这里我觉得让读者知道李白和汪伦感情深到何种程度。又如: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星。当年很少有高百尺楼,即是上了高百尺的楼,也不可能摘到星星。再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的水肯定不是从"天上″来的。如此多多,比比皆是我只举了大家非常熟悉的诗句。


高楼避愁1


诗人写诗,是需要灵感的,写出来的诗要有诗的意境,诗句中的文字,注入着诗人的感情与灵魂,仿佛把读者带入到诗中的世界里去,达到一定的境界,才可称得上为真正的好诗!

诗中的夸张,只不过是诗人在写诗过程中使用的一种修辞手法而已。有些诗人写诗,正因为在诗中使用了夸张手法,更加突出了诗的中心思想,更加容易使读者更快的进入到诗的意境中去,使整首诗达到一定的境界,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比如唐代诗仙李白写的《望庐山瀑布》诗中的最后两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两句诗就是唐代诗仙李白使用了夸张的手法,才使得这首诗名传千古,也使这整首诗更加美妙和精彩!

所以,诗中的夸张,并不是诗人狂妄自大和吹牛皮,有时候反而会使诗更加精彩和美妙!

这样的问题你也提,是不是自己太没有文化了?


当代诗人李秋忠


‍写‍诗‍词‍乃‍抒‍发‍作‍者‍情‍怀‍。‍得‍以‍流‍传‍极‍广‍悠‍久‍的‍诗‍词‍,‍读‍来‍啷‍啷‍上‍口‍,‍如‍音‍乐‍流‍淌‍,‍让‍读‍者‍迅‍即‍进‍入‍到‍诗‍词‍优‍美‍高‍远‍的‍意‍境‍中‍来‍,‍使‍人‍心‍旷‍神‍饴‍,‍美‍不‍胜‍收‍,‍亦‍能‍陶‍冶‍人‍之‍情‍怀‍,‍乃‍莫‍大‍之‍享‍受‍。‍倘‍若‍离‍开‍比‍拟‍、‍夸‍张‍,‍绝‍不‍会‍使‍诗‍词‍有‍好‍的‍或‍更‍高‍远‍的‍意‍境‍。‍诗‍词‍脱‍离‍夸‍张‍、‍意‍境‍,‍犹‍如‍盲‍人‍心‍死‍,‍食‍如‍嚼‍蜡‍,‍还‍能‍呼‍之‍为‍诗‍词‍吗‍?

‍本‍人‍才‍浅‍拙‍意‍,‍不‍喜‍勿‍喷‍。


無仞乃刚


夸张只是一种文学修辞手法,在诗歌中更为常用。当然,运用得当与否则是另外一回事。诗歌本来是文学皇冠上的那一颗明珠,之所以夺目,全在于其优美的文字与深远的意境。诗歌的写作讲究灵感,而灵感来源于生活的感悟以及对生活细微的观察,只有心存真善美的诗人,笔下才会有充满正能量的诗篇,也才能被大众所认可。不管夸张也好、排比也好、拟人也好,任何修辞手法的运用,都要考虑到诗歌的意境与主题,那种不知所云、故作深奥的诗歌是不能引起读者共鸣的。诗歌中夸张手法的应用,与诗人狂妄与否并无联系。我认为,作为新时代的创作者,决不能自认清高地居高临下俯视众生,而应静心沉入生活,多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


槛外清尘


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流传最广的除了四大名著外,可能就是古诗词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对于传统文化的推广和保护古诗词文化受到现在社会的人追捧喜爱。把传统文化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特别是中央电视台诗词大赛,受到全国电视观众及海外华人的喜爱。深受青少年和诗词爱好者好评。

古诗是传统文化的结合体,中国最早的有关诗的巨著《诗经》,流传千古至今深受古诗文化爱好者喜爱 。他描述的是有关爱情的诗篇居多,青年男女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描述了在恋爱之中的青年男女的心里变化,和思想变化,描述的十分精彩绝伦。把处在热恋中的青年男女的思念运用多手法表现出来。在我国传统历史文化中不可磨灭的贡献。

诗人通过诗的形式来抒发诗人的一种情怀,来记录诗人当时所处的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表达方式。

写景抒情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来抒发朋友之间深厚情谊。

抒发壮志情怀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来抒发诗人对社会国家外患内忧的忧思和爱国情怀。

抒发大好河山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对祖国大好河山无限热爱喜爱之情。

揭露统治阶级的丑恶面目反抗情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深深同情人民群众的疾苦,和剥削阶级的无情。

劝诫,感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表达诗人对母亲哺育之恩深深思念感恩之情。

诗人通过诗意表达的情怀,励志,忧国忧民等诸多……本人学识浅薄知识有限就不一一列举了,以上个人拙见如有不足之处敬请指正,谢谢。


春雨润我土


“赋比兴”中的“比”是写诗的种要技法之一,非常必要。如:如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就是夸张比喻的效果。


文笙诗书


时光一点点,

思念一片片。

我策马奔腾掀起千里狼烟,

那天上的月亮是我挂的玉盘,

火红的太阳由我点燃,

涛涛河水是我流出的汗,

浩瀚海洋我一口喝干,

道道山峰在我脚下绵廷,

朵朵白云是我吹出的气团,

无边宇宙在我胸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