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康製藥涉財務造假,卻獲鉅額紓困資金惹爭議

爾康製藥(300267.SZ)一邊財務造假,造成投資者巨大利益損失;另一邊通過質押融資和減持瘋狂套現;

其控股股東一邊笑納地方鉅額紓困資金,另一邊斥巨資投資醫院“無償捐贈”做公益;

爾康製藥涉財務造假,卻獲鉅額紓困資金惹爭議

爾康製藥及其控股股東又一次陷入“誠信和公平”的爭議旋渦中。

錢去了哪兒?

爾康製藥涉財務造假,卻獲鉅額紓困資金惹爭議

截至目前,爾康製藥的總市值在75億元左右。而公司控股股東帥放文及帥佳投資對公司(下稱“帥佳投資”)的持股比例約為52.68%,即持股市值約39.46億元。

這次帥放文及帥佳投資所獲得的27.7億元紓困資金,相當於其持股市值的70%以上。爾康製藥公告稱,這筆扶助金額將為帥放文及帥佳投資化解股票質押風險。

截至目前,帥放文押7.23億股,佔所持股份的84.6%;帥放文家族企業帥佳投資質押了2.32億股,佔所持股份的100%。

帥放文最早的一筆質押開始於2013年9月,最大的一筆質押發生在2016年11月,質押股數為2.07億股,當時這一筆質押的股權市值將近30億元。2018年1月發生最後一筆質押。質押價格最低的也有6.4元,而目前爾康製藥股價只有3.5元左右,平倉危機凸顯。

而平倉危機的另一面,是帥放文家族股權質押套現金額可觀。根據Choice數據統計,按每筆質押的市值計算,帥放文和帥氏家庭合計質押市值達到86.53億元,按4~5折質押率算,合計套現34億至43億元。

除此之外,帥放文家族還通過減持累計套現逾12億元,保守估算合計從上市公司股權上套現超過50億元資金。爾康製藥的公開信息並沒有解釋套現所得主要用途是什麼。

爾康製藥涉財務造假,卻獲鉅額紓困資金惹爭議

除了利美投資,帥放文近幾年的投資項目乏善可陳。

2014年至2016年,帥放文先後投資瀏陽市利美免疫力修復中心有限公司(下稱“瀏陽利美”)、瀏陽津蘭藥業有限公司、河南豫興康製藥有限公司、湖南琦琪製藥有限公司四家公司,帥放文以自然人名義持股上述公司,持股比例在66.67%至100%之間。

瀏陽利美帥放文持有其70%股份,根據該公司旗下子公司瀏陽利美醫院有限公司(下稱“利美醫院”)的註冊資料可以判斷,瀏陽利美是一家殼公司,主要資產和資金都下沉到利美醫院。

利美醫院開業時,當地媒體報道稱,項目計劃總投資55億元,一期投資28億元,佔地面積630畝……帥放文通過爾康製藥股權套現的資金,是否主要投資在了利美醫院和利美健康產業園,目前外界並不清楚具體情況。

如此慷慨做公益,卻又笑納鉅額資金來紓困,帥放文究竟演的是哪一齣呢?

造假VS巨資扶助

爾康製藥涉財務造假,卻獲鉅額紓困資金惹爭議

自2017年5月被質疑財務造假以來,爾康製藥總市值從280億元左右,下跌至目前約75億元,200多億市值已經灰飛煙滅。

通常而言,紓困資金肯定要提供給合法合規經營、公司有較好發展潛力的上市公司。而那些財務造假類上市公司理應排除在外。

道理很簡單,上市公司的財務造假,罪魁禍首就是大股東,現在大股東無力歸還貸款,那麼就沒有任何理由為他們進行紓困。

爾康製藥涉財務造假,卻獲鉅額紓困資金惹爭議

在爾康製藥因財務造假面臨多起投資者訴訟之際,突然獲得紓困資金扶助,引發業界和市場的質疑,一家財務造假的上市公司,給投資者造成巨大損失的上市公司實控人。

如果面對財務造假的上市公司還進行紓困,對於其他的上市公司而言,可能就是相對的不公平。此外,財務造假的上市公司質地一般較差,從中長期而言,紓困資金也面臨更大的投資風險。

文章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文字整理:銳濱商調 圖片來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銳濱商調—專注於提供全面風控、商調、維權等諮詢服務。期待聆聽您的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