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西安“蓮湖區”概況

蓮湖區位於西安市城區西北部。東以北大街、北關正街、龍首村與新城區接壤;西以西(安)戶(縣)鐵路、北以龍首北路、大白楊路與未央區相連;南以南護城河、大環河與碑林、雁塔區毗鄰。面積42.9平方公里。地理座標在東經108°50′57″~108°56′31″;北緯34°15′12″~34°17′39″。

蓮湖區屬東亞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冷暖乾溼,四季分明。初春氣候涼而乾燥,四、五月氣候溫暖,風和日麗;夏季炎熱多雨,宜於作物生長;秋季秋高氣爽,多陰雨,氣候較溼潤;冬季不甚寒,乾燥少雪。年平均氣溫13.3℃,7月最熱,平均氣溫26.4℃,極端最高氣溫出現在6~7月,1934年7月14日氣溫達45.2℃。1月最冷,平均氣溫—0.9℃,極端最低氣溫出現在1月,1955年1月11日氣溫降至—20.6℃。隨著城區規模擴展,建築密集,人口集中,城內形成高於周圍郊區的熱島效應,年平均熱島效應強度為0.5℃,8月熱島效應強度0.6℃。城區夏季年平均出現大於或等於35℃炎熱天數23天,出現大於或等於40℃酷熱天數0.7天。按習慣以平均氣溫10~22℃為春、秋季,大於22℃為夏季,小於10℃為冬季計:轄區一般春季始於3月25日,有64天;夏季始於5月28日,有98天;秋季始於9月3日,有61天;冬季始於11月3日,有142天。

年日照時數一般為2038.2小時,8月日照時數最長,為233.7小時,佔全年日照時數的11.47%,2月日照時數最短,為126.1小時,佔全年日照時數的6.19%。日照時數受乾旱、陰雨影響,年際變化較大。年平均無霜期為232天,開始於3月22日~31日,最早開始於2月25日~27日,最晚開始於4月6日~26日;結束於11月3日~12日。最早結束於10月10日~21日,最晚結束於11月28日~30日。年平均降水量為584.9毫米,平均降水日數為96.6天。降水日數年際變化較大,最多達156天,最少僅71天。7、8、9月降水較集中,佔年降水量的50%左右。12月和次年1、2月,降水量最少,僅佔年降水量的4%左右。風向受地形與河流影響,全年多東北風,次為西南風,年平均風速2米/秒。

蓮湖區域是西安中心城區的一部分,是隋、唐皇帝和歷代地方行政機關——府、路、道和西安市政府的治所駐地。自漢高祖五年(前202)設長安縣後,歷代屬長安縣轄。

陝西省西安“蓮湖區”概況

蓮湖區概貌圖

民國17年(1928)9月22日,首設西安市政府,但未設區級建制。

1930年11月8日,西安市建制撤銷。

1944年9月1日,西安市政府再次設立,下轄鎮和保甲。

1945年11月撤鎮,以警察分局轄地設區,以序數命名,均稱區公所,從此始有區級正式行政建制。

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後,沿原12個區所轄地區以序數建區公所,不久改為區人民政府。

1954年9月25日,將原12個區調整為9個區,第三、第六區合併組建成蓮湖區,1955年1月,正式對外辦公,始有蓮湖區建制。[2]

1960年5月撤銷蓮湖區建制。

1962年7月恢復蓮湖區建制。[3]

1990年末,轄境東至北大街—北關正街—龍首東路一線,西至大慶路西端鐵路專用線,南至西大街東段—南城河西段—南二環路—昆明路一線,北至龍首北路—大白楊路一線,面積38平方千米,人口518983人,區政府駐紅埠街29號,轄11個街道,394個居委會(含家委會)、35個行政村。

1996年,蓮湖區面積38平方千米,人口55.2萬人,其中回族2.9萬人,是市區回族聚居區。轄11個街道:北院門街道、青年路街道、廟后街街道、西大街街道、西關街道、土門街道、桃園路街道、棗園街道、北關街道、紅廟坡街道、環城西路街道。

2001年,廟后街街道、西大街街道併入北院門街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