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自贸区”+“三个经济” 构筑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新闻联播》记者 刘权锋 刘康)准确把握“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打造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同时探索内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新模式,这是中央对陕西自贸区功能的精准定位。两年来,陕西省委、省政府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发展“三个经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为全省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活力,集聚新动能。

2017年4月1日,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陕西以内陆省的身份承接起中国内陆改革开放的破局者、向西开放的先行者的国家使命。两年来,陕西依托自贸区平台,通过大力发展“三个经济”,积极构筑对外开放新高地。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省进出口总值3513.8亿元人民币,同期增速位列全国第3位,陆空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集散辐射全国的门户和枢纽作用正在强势凸显。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院长、长江学者任保平:“国家赋予自贸区的历史使命就是通过自贸区的建设,来带动一个区域的高层次、高质量的开放,而三个经济是从陕西的自然条件、地理条件、 交通运输条件所提出来的对外开放新思路或新战略,所以两者围绕的都是来实现陕西高质量、高层次的开放 。”

借助自贸试验区平台 陕西的区位优势正转化为竞争优势

今年3月22日,满载货品的“襄西欧”国际货运班列,从湖北自贸区襄阳片区铁路物流货场驶出,在西安港集结中转后,再搭乘长安号,最后抵达德国杜伊斯堡。“襄西欧”国际货运班列成功开行让西安港的“朋友圈”再次扩大,这也使西安港推进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打造中欧班列集结全国中心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副主任杨祎:“我们提出打造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就是要肩负起打造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带动中西部的协调发展的这样一个重要的使命,充分利用好国家中心城市、 自贸试验区以及‘一带一路’综合改革开放试验区这些优势,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的区域城市、 港口口岸之间的紧密合作。”

位于中国地理版图中心的陕西,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我省通过打造咸阳国际机场国际航空枢纽,推进“米”字形高铁网建设,支持中欧班列长安号拓展线路,加快完善“两干多支两节点国际铁路物流网络”等具体举措,形成全国性的交通商贸物流中心。

数据显示,2018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超过上海虹桥机场,国际地区旅客量增幅32%,增速居全国十大机场首位;机场全年货邮吞吐量首次突破30万吨,增幅位居全国十大机场首位;拥有国际(地区)航线64条,位居中西部第1位,中欧班列长安号共开行班列1235列,重载率和满载率均居全国第一。

借助自贸试验区平台 陕西的资源禀赋转化为开放亮点

不仅如此,借助自贸试验区这个高规格平台,我省诸多资源禀赋也正在转化为开放亮点。位于西安高新区的西安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是一家以“丝路汇”全国文化产品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为核心,为国内外文化机构投资融资、文化产品展示、进出口交易等提供全方位支持,探索对外文化贸易发展新模式的服务平台。目前,丝路汇跨境电商平台已入驻来自全国各地的七千多家企业。

西安对外文化贸易基地负责人刘茹:“现在我们有100多品类的产品在我们平台上进行销售和展示,通过我们平台的一个服务,就是把我们的枢纽做好,把我们对外宣传的门户做好, 让文化通过我们的门户传播出去,让全球更多的人了解陕西文化, 中国文化。”

两年来,随着“一带一路”、自贸区等红利的集中释放,我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正在凝聚起追赶超越的强大动能。2019年,我省将在做大做强门户,提升枢纽功能,促进要素流动上继续发力,充分发挥区位、科教、文化、资源等优势,发挥自贸试验区的引领作用,高水平建设“一带一路”五大中心,着力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带动全省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