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大洋科考中寫下奮鬥青春!他們來自中國地質大學!

“剛上船時,船上的一切於我都是全新的,到處走走轉轉、摸摸看看,像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說這番話的是林桐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海洋學院學生,曾參加中國大洋第49航次科考第二航段科考。

近年來,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海洋學院師生跟隨“向陽紅10”“海洋四號”等船舶參加大洋科學考察,在太平洋、印度洋、南海留下了別樣的青春記憶。

他們在大洋科考中寫下奮鬥青春!他們來自中國地質大學!

參加大洋科考培訓

大洋科考生活初體驗

“出發前小夥伴們說,出海科考是他們聽過的最酷的事兒。”林桐雨說,能成為大洋科考隊員,自己是幸運的。第一次出國、第一次參加大洋科考、第一次見識大洋風浪……海上科考生活,對於尚未畢業的學生們來說,註定是一段難忘的旅程。

“只有親眼看到,才知道什麼是茫茫大洋;只有親身經歷,才知道科考生活的魅力。航行期間,我瞭解了各類海洋科考設備,認識了不同研究方向的科研人員,學習了各項科考作業流程,收穫很大。”曾參加大洋第49航次第二航段科考的楊超說,但隨著初登科考船的新奇感褪去,暈船成了需要邁過的第一道坎。

“當時我一直都是暈暈的,啥都吃不下,只能在床上躺著或在椅子上蜷縮著,持續了五六天,才逐漸適應。”楊超說,除了暈船,大洋科考還要經受住惡劣海況的考驗,遇到強颱風襲擾,科考船還要調整航線避風。儘管如此,大家都努力克服,堅持工作,只為不負難得的科考旅程。

談及暈船,林桐雨也深有感觸。因為暈船,她在剛起航那幾天都是癱在床上熬過來的。幸虧老隊員的細心照顧,鼓勵她堅持吃飯,和她講前輩的科考故事,精神狀態才逐漸好轉,很快投入到了科考作業。

“當時南海海況較好,科考船航行得很平穩。”曾隨“海洋四號”船奔赴南海參加地質調查的趙爽,雖是第一次出海,卻適應得很好,原本擔心的暈船一直沒出現過。

那個航次,全船隻有她和師妹兩位女生,住在宿舍區最為安靜的角落。飯後休息時,她們經常繞著甲板散步,和煦的海風在耳邊輕撫,海鷗調皮地在上空盤旋,非常愜意。

高強度的科考作業

除了新奇的海上生活,大家還要完成繁重的海上科考作業任務。

楊超回憶說,大洋科考任務繁重,科考作業一項接著一項,只要海況條件允許,大家都處於“連軸轉”的狀態。

當時,他參與較多的是深海電視抓鬥和深海攝像拖體等作業。深海攝像拖體作業時,他要八九個小時全程緊盯屏幕,記錄海底的底質類型、特徵及異常現象。工作枯燥,只有偶爾出現的海底生物讓人眼前一亮。

趙爽在“海洋四號”船主要是負責樣品化學性質分析。5月的南海,天氣炎熱,甲板溫度達到30℃以上。在炎炎烈日下,她和隊友穿著厚厚的工作服,帶上安全帽,分取樣品。每當發現了高質量樣品,大家就會奔走相告。“這些樣品是大海賜予我們最好的禮物,給辛苦的科考作業帶來很大慰藉。”

他們在大洋科考中寫下奮鬥青春!他們來自中國地質大學!

趙爽在實驗室鑑定樣品

“海上作業是24小時不間斷運轉的,每8個小時換一次班。”在大洋第43航次第一航段科考中,劉雪珍負責記錄數據和班報。雖然每天凌晨兩點半上班、八點下班。但相對男生來講,工作還是輕鬆的。

林桐雨也有過值夜班的經歷。“剛開始並不習慣,晝夜顛倒的作息讓人吃不消。在科考作業過程中,我看到‘夜不能寐’的小夥伴們開啟了‘作業’模式,每個人都是精神高度集中,從後甲板工作人員、設備保障人員、A架操作人員,還有駕駛室、輪機部的船員,目光都是灼灼的,令人深受感動,也就不覺得累了”。

於翀涵曾參加過大洋49航次第一航段科考。她告訴記者,在夜班時盯著屏幕,看著設備被下放到海底,穿越海底“山脈”,一晃就是6個小時。有的科考隊員一干活兒就是10多個小時,累了就在椅子上眯一會兒。“這讓我深刻感受到,科研成果是無數人心血磨礪出來的,只有經歷過海洋科考的艱辛,才會和樣品產生強烈的情感聯繫。”

“孤島”不孤獨

“當船一路向南行駛至南海,周遭逐漸安靜,船隻越來越少。站在甲板上遠眺,碧海藍天在遠處交織纏綿,像一對熱戀中的情侶。科考船就像一座移動的白色城堡,劃破平靜的海面、晶瑩的浪花向天際駛去。”趙爽在出海日記中寫道。

科考船航行在大洋深處,就像是一座“孤島”,但這座“孤島”並不孤獨。劉雪珍很享受船上的生活,在她看來,雖然船上空間有限,但作息規律。在工作之餘,早晨看日出,黃昏看日落,晚上看銀河,偶爾還可以打打牌、釣釣魚。湛藍的大海淨化了心靈,感覺生活又有了新方向。

“參與海上科考有一個極大的好處,因為工作的地點是詩、是遠方……”於翀涵在船上閒暇之時愛上了看日出日落,看到了無聲浩大的流星雨、隨船“搖擺”的銀河、傻萌的魷魚和海面的“月光大道”……

在工作之餘,船上還會舉辦一些文娛活動豐富生活,年輕的大學生們也都發揮特長,積極參與。於翀涵曾參與策劃乒乓球比賽、唱歌比賽、飛鏢競賽等活動,彙總整理科考工作,記錄下每個人的工作感想。

在於翀涵印象裡,船上的老師和同學們都很刻苦,他們經常在船上閱讀文獻、暢聊人生。航行途中,船上還舉辦了學術講堂,讓不同專業方向的科研人員互相交流。

楊超說,出海恰逢春節,船上舉辦了一場小型晚會。豐盛的大餐,精彩的節目,大家在一起聊聊天、拜拜年,共同度過了一個難忘的春節。

“船上的人,總會把自己的單位叫做‘家’,同事叫做‘家裡人’,這是一種默契的叫法。我第一次聽到時有些不適應,但慢慢也學著這樣說,感覺異常溫暖。”於翀涵說,這是她第一次深切的體會到:在飄搖的海上,家就像心中的‘定海神針’,有了家,風雨再大也不怕。”

林桐雨回國後,與導師蘇新教授交流出海心得,瞭解到導師多次出海科考、登上過國內外許多科考船,從一名科考隊員成長為首席科學家的經歷。

“原來記錄班報、拍攝樣品這些工作,老師也都做過。首席科學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慢慢積累而成。”林桐雨說:“我相信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未來做準備,為了距離我的海洋夢想更近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