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大洋科考中写下奋斗青春!他们来自中国地质大学!

“刚上船时,船上的一切于我都是全新的,到处走走转转、摸摸看看,像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说这番话的是林桐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学生,曾参加中国大洋第49航次科考第二航段科考。

近年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师生跟随“向阳红10”“海洋四号”等船舶参加大洋科学考察,在太平洋、印度洋、南海留下了别样的青春记忆。

他们在大洋科考中写下奋斗青春!他们来自中国地质大学!

参加大洋科考培训

大洋科考生活初体验

“出发前小伙伴们说,出海科考是他们听过的最酷的事儿。”林桐雨说,能成为大洋科考队员,自己是幸运的。第一次出国、第一次参加大洋科考、第一次见识大洋风浪……海上科考生活,对于尚未毕业的学生们来说,注定是一段难忘的旅程。

“只有亲眼看到,才知道什么是茫茫大洋;只有亲身经历,才知道科考生活的魅力。航行期间,我了解了各类海洋科考设备,认识了不同研究方向的科研人员,学习了各项科考作业流程,收获很大。”曾参加大洋第49航次第二航段科考的杨超说,但随着初登科考船的新奇感褪去,晕船成了需要迈过的第一道坎。

“当时我一直都是晕晕的,啥都吃不下,只能在床上躺着或在椅子上蜷缩着,持续了五六天,才逐渐适应。”杨超说,除了晕船,大洋科考还要经受住恶劣海况的考验,遇到强台风袭扰,科考船还要调整航线避风。尽管如此,大家都努力克服,坚持工作,只为不负难得的科考旅程。

谈及晕船,林桐雨也深有感触。因为晕船,她在刚起航那几天都是瘫在床上熬过来的。幸亏老队员的细心照顾,鼓励她坚持吃饭,和她讲前辈的科考故事,精神状态才逐渐好转,很快投入到了科考作业。

“当时南海海况较好,科考船航行得很平稳。”曾随“海洋四号”船奔赴南海参加地质调查的赵爽,虽是第一次出海,却适应得很好,原本担心的晕船一直没出现过。

那个航次,全船只有她和师妹两位女生,住在宿舍区最为安静的角落。饭后休息时,她们经常绕着甲板散步,和煦的海风在耳边轻抚,海鸥调皮地在上空盘旋,非常惬意。

高强度的科考作业

除了新奇的海上生活,大家还要完成繁重的海上科考作业任务。

杨超回忆说,大洋科考任务繁重,科考作业一项接着一项,只要海况条件允许,大家都处于“连轴转”的状态。

当时,他参与较多的是深海电视抓斗和深海摄像拖体等作业。深海摄像拖体作业时,他要八九个小时全程紧盯屏幕,记录海底的底质类型、特征及异常现象。工作枯燥,只有偶尔出现的海底生物让人眼前一亮。

赵爽在“海洋四号”船主要是负责样品化学性质分析。5月的南海,天气炎热,甲板温度达到30℃以上。在炎炎烈日下,她和队友穿着厚厚的工作服,带上安全帽,分取样品。每当发现了高质量样品,大家就会奔走相告。“这些样品是大海赐予我们最好的礼物,给辛苦的科考作业带来很大慰藉。”

他们在大洋科考中写下奋斗青春!他们来自中国地质大学!

赵爽在实验室鉴定样品

“海上作业是24小时不间断运转的,每8个小时换一次班。”在大洋第43航次第一航段科考中,刘雪珍负责记录数据和班报。虽然每天凌晨两点半上班、八点下班。但相对男生来讲,工作还是轻松的。

林桐雨也有过值夜班的经历。“刚开始并不习惯,昼夜颠倒的作息让人吃不消。在科考作业过程中,我看到‘夜不能寐’的小伙伴们开启了‘作业’模式,每个人都是精神高度集中,从后甲板工作人员、设备保障人员、A架操作人员,还有驾驶室、轮机部的船员,目光都是灼灼的,令人深受感动,也就不觉得累了”。

于翀涵曾参加过大洋49航次第一航段科考。她告诉记者,在夜班时盯着屏幕,看着设备被下放到海底,穿越海底“山脉”,一晃就是6个小时。有的科考队员一干活儿就是10多个小时,累了就在椅子上眯一会儿。“这让我深刻感受到,科研成果是无数人心血磨砺出来的,只有经历过海洋科考的艰辛,才会和样品产生强烈的情感联系。”

“孤岛”不孤独

“当船一路向南行驶至南海,周遭逐渐安静,船只越来越少。站在甲板上远眺,碧海蓝天在远处交织缠绵,像一对热恋中的情侣。科考船就像一座移动的白色城堡,划破平静的海面、晶莹的浪花向天际驶去。”赵爽在出海日记中写道。

科考船航行在大洋深处,就像是一座“孤岛”,但这座“孤岛”并不孤独。刘雪珍很享受船上的生活,在她看来,虽然船上空间有限,但作息规律。在工作之余,早晨看日出,黄昏看日落,晚上看银河,偶尔还可以打打牌、钓钓鱼。湛蓝的大海净化了心灵,感觉生活又有了新方向。

“参与海上科考有一个极大的好处,因为工作的地点是诗、是远方……”于翀涵在船上闲暇之时爱上了看日出日落,看到了无声浩大的流星雨、随船“摇摆”的银河、傻萌的鱿鱼和海面的“月光大道”……

在工作之余,船上还会举办一些文娱活动丰富生活,年轻的大学生们也都发挥特长,积极参与。于翀涵曾参与策划乒乓球比赛、唱歌比赛、飞镖竞赛等活动,汇总整理科考工作,记录下每个人的工作感想。

在于翀涵印象里,船上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刻苦,他们经常在船上阅读文献、畅聊人生。航行途中,船上还举办了学术讲堂,让不同专业方向的科研人员互相交流。

杨超说,出海恰逢春节,船上举办了一场小型晚会。丰盛的大餐,精彩的节目,大家在一起聊聊天、拜拜年,共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

“船上的人,总会把自己的单位叫做‘家’,同事叫做‘家里人’,这是一种默契的叫法。我第一次听到时有些不适应,但慢慢也学着这样说,感觉异常温暖。”于翀涵说,这是她第一次深切的体会到:在飘摇的海上,家就像心中的‘定海神针’,有了家,风雨再大也不怕。”

林桐雨回国后,与导师苏新教授交流出海心得,了解到导师多次出海科考、登上过国内外许多科考船,从一名科考队员成长为首席科学家的经历。

“原来记录班报、拍摄样品这些工作,老师也都做过。首席科学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慢慢积累而成。”林桐雨说:“我相信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未来做准备,为了距离我的海洋梦想更近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