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波音與空客之爭反應了美國與歐洲歐元區陸路經貿圈的深層矛盾?

AUTUYT


美國與歐元區經貿矛盾,不足以描述空客與波音的矛盾,波音與空客當前的矛盾,是在右翼國家與民族主義抬頭的時代,各國重回本國製造業出口利益之爭的矛盾,我們也可以說,這是逆全球化時代,以陣營為單位的製造業之爭。

既然談到空客,那我們就聊聊空客,2017年空客的營業總額是668億歐元,利潤翻了三倍。2018年空客財報顯示,全年營業總額是610億歐元,其中客機制造業務交付802架次客機,純利潤是104億歐元,也就是說,空客每賣一架客機,平均純利潤是1千多萬歐元左右,且財報同時顯示,目前空客有預訂單量5800多架,預計要2026年才能完成,這還是目前的訂單。一架客機1千多萬的利潤代表什麼呢?就是空客賣一架客機的純利潤,沙特國家石油公司需要出口將近40多萬桶石油才賺得來。


右翼民族主義下各國的製造業回巢與振興

特朗普的減稅政策,關稅政策與關稅貿易戰,其實針對的就是製造業群體,目的是想吸引本國之前因為勞動力低價傾斜轉移到欠發達地區的實業線回到美國本土,一方面可以重新繁榮本國內需與製造指數,另一方面就是緩解與日俱增的本國就業壓力。特朗普的減稅政策是空前的,大家都知道,而減稅後美國企業的回巢力度也是空前的,美企回巢之後,隨之而來的就是鋼鋁關稅與進口車關稅,特朗普的意圖還用再明顯一些嗎?就連民主黨陣營的企業,也頂不住減稅的誘惑,就連微軟,蘋果,谷歌均紛紛選擇拋售國外債券與金融資產,轉移回巢。



18年的轉移巢告一段落之後,隨之而來的就是特朗普的貿易政策重新佈局,加美墨自貿被修改了,美韓美日和美印自貿協定也在修改之中。

美國貨——美國造——美國出口,是特朗普引領的新重商主義的迴歸,目的是讓國家重新通過製造業強大,這也是美國及歐洲新一波恐華浪潮的根源,因為我們提出了中國製造2025.

以波音空客為例,未來的世界製造業貿易市場,就是各國、各經濟體的國貨以品牌為單位在市場上硬碰硬,波音拼空客,阿迪拼耐克,寶馬拼豐田,蘋果拼三星華為,LG拼索尼飛利浦,雖然現在這些品牌也在比拼,但是背後的產業鏈和勞動力價值凝結來源不同。這很像鴉片戰爭時期後直至民國時期,這個國賣你槍支汽車,那個國賣你飛機坦克,還有個國賣你火柴和紡織品。

這就是為什麼美國突然強勢干擾華為發展

這就是為什麼法國和日本聯手開發新能源汽車,美國人就抓了豐田的管理層。

這就是為什麼美國不準印度和土耳其購買俄羅斯的軍火


為什麼是製造業?

那為什麼各國要以製造業為綱呢?因為製造業處於當前未來生產消費的高利潤和強帶動地位,一方面製造業可以帶動下游的能源,化工,鋼鐵等基礎性行業,同時製造業的產業鏈如果發展勢頭良好,就能夠呈幾何級解決社會就業崗位不足的問題,而鋼鐵與化工產能過剩,社會就業形勢嚴峻,都是當前世界前十經濟體所面臨的麻煩問題。兩代蘋果產品,依靠技術優勢洗劫了2008-2010智能手機市場,這就是製造業的甜頭。那麼下一代,無論製造業之中哪個行業的技術產生代差優勢,那麼無疑又將洗劫下一代相關市場,而現在最被委以重任的行業,就是各國的汽車製造,AI智能應用,以及聯合國五常國家的軍工製造。



七師弟


無論是波音空客之爭,還是美歐之爭,都是建立在雙方認可的國際規則之上的鬥爭,與美中之爭、歐中之爭的結構性衝突和制度性鬥爭截然不同!


用戶5294753282417


這才是真正的資本主義,競爭是好事。中國大飛機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