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揭祕 傳道書 智慧人的作為(上)

聖經揭秘 傳道書 智慧人的作為(上)

第11 章第一段,中文版標題是智慧的人作為。智慧人乾的什麼事呢,第一件事情就讓人很不明白,他說:把你的糧食撒在水上,多日之後你會重新得到它們。這事確定是智慧人所為,難道不是大傻帽才這麼幹的嗎。因為這件事寫得太奇怪,所以經學家們有很多種猜測。有人說,糧食撒在水面,是古代的一種播種方式。有人則說,水上指海上,把糧食撒到水上指的是去做海上貿易,做這個生意,肯投資以後就必定有回報。這種解釋是沒有根據的,就算貿易立國的國家,做海上貿易的人也是少數,傳道人傳道的對象主要以窮苦人為主,窮苦人又哪裡有錢去搞什麼海上貿易呢,而且海上貿易風險也是挺大的,傳道人難道叫人們都去冒險,然後神刮一陣風過來,大家都鬧個血本無歸,然後一起去跳海嗎。而且做生意要帶的是錢銀,可不是糧食,既然是糧食,那就是生存和活命的根本,傳道人怎麼可能叫智慧人把活命的根本拿去做風險投資呢,所以就算不是說海上貿易,別的投資也不可能,別因現代的猶太我賺錢厲害,就把他們的祖先都當投資家。又有人說,這裡的糧食是指福音,這句話就是叫人們沒事就去傳福音,以後就必定有好回報。這種解釋純屬胡說八道,那個時候有福音嗎,福音還要好幾百年之後才能出現呢。有的經學家解經就是這樣,什麼都往福音和耶穌上扯,這個又預表耶穌,那個又預表耶穌,反火燒的、飛天的、重生的、流血的統統都預表耶穌;這個又叫你要傳福音,那個又叫你要傳福音,好像在他的腦子裡除了鼻涕就只有福音。也有的人不說傳福音,而是傳神道,差不多一樣的生拉硬扯,現在我們已快要將傳道書讀完,可以見到當時就算傳道書都不是專門傳神的道,作者又哪裡會叫人要去傳神的道呢。另外還有人這樣解釋,他說把糧食撒出去,這個“撒”字在希伯來語裡是送出的意思,表示對他人施捨,這句話說的是,智慧人會行善積德,日後必有好報。這種解釋倒勉強可以說得通,撒在水上,就表示不求回報,按前面作者說的神之猜不透原理,你不求回報時,說不定他就要給你回報。

這麼多種說法,哪一種是靠譜的呢。其實這句話的原意來說,可能還是第一種解釋是靠譜的。據有的資料說,古代埃及人經常在尼羅河發大水的時候,就將種子撒入到河邊的水中,等河水退去時,種子就會發芽,因為河水帶來肥沃的泥土,會使作物取得很好的收成。說這是一種播種方式確實是合適的。不過這只是字面意思,其實作者的意思是智慧人要有逆向思維,鬧水災的時候,河水氾濫的時候,一般人都在發愁,想該怎麼辦,但是智慧者卻想到這時可以撒播種子。其它的幾種說法,說投資也好,慈善也好,都不一定能保證過些天就重新得到,所以那些說法是不準確的。另外,慈善的說法雖然勉強可以說得通,但是跟前後文一點關係也沒有,人們雖然可以這麼去想,但是這應該不是作者的原意。

智慧人做的第二件事也是讓人如在雲裡霧裡,和合本是這麼說的:你要分給七人,或分給八人,因為你不知道將來有什麼災禍臨到地上。同樣,人們也是各種猜測,有的人說,這是叫人們要多元化投資,不然的話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避災能力太差;又有的人說,要大力做慈善,多幫助別人,在你遇到困難時就有人會幫助你;還有人說,你要將神的道傳給多幾個人,這樣遇到災難時,神自然會搭救你。他們仍是從投資、慈善和傳道幾個方向上去想。投資的說法我前面已經解釋過,不合適,窮人哪裡有錢投資,就算有錢投資,古時又哪裡有那麼多投資渠道,他們主要想的是吃飯的問題,不是想著投資的問題,當時除了大奴隸主,基本上沒人能幹投資這種活。傳道這種事的不靠譜上面已經說過。慈善呢,什麼七個人、八個人,看起來倒是有那麼點像。其實在英文原文裡沒有一個版本說是七個人、八個人,只是說分成七或者八份,跟人沒有相干。

別人說的三種解釋都已給我否定掉,那我又有什麼獨特的看法呢。其實這句話要從後半句看:你不知道什麼災禍會降臨。古代的時候遇到災禍,人們主要面臨的就是糧食問題,所以這句話說的還是糧食。而且這句話還是跟上句話一樣,還是教人要有逆向思維。那麼分成七份、八份是什麼逆向思維呢,其實就是教人要居安思危。他的辦法是,教人在收穫糧食之後,不管收成好不好,都要分成多幾份,節約著吃,而不要大吃大喝,一下子就把糧食吃光,這樣的話萬一遇上點什麼災禍,說不定你就要餓肚子。有人可能會說,分成幾份,糧食不還是一樣多嗎,怎麼就能節約,怎麼就能避禍呢。其實就相當於給自己一種精神暗示,糧食分成好幾份,每一份糧食就比較少,看著糧食比較少,就會更加註意節約。另一方面,如果只有一份糧食,吃完了這一份,你就沒有糧食,你要吃飯要不就借,要不就等下一次收穫,但是如果分成多份的話,一份吃完了還有,就相當於是放了幾份備用糧。當然,也許有的人會說,如果那個人知道自己有很多份糧食,一份吃完了還有,他就更加鋪張浪費,不知不覺就把七份、八份都吃光了怎麼辦呢。哈哈,確實也會有這種人,但是這種人不是智慧人,不是智慧人反正是要餓肚子的,我們管他幹啥呢。

第3句話說,雲若滿了雨,就必傾倒在地上,樹若向南倒,或向北倒,樹倒在何處,就存在何處。這句話看著簡單,但其實意思卻不像前兩句話那麼明顯,我只能說可能是什麼意思。比如作者想表達的意思可能是這樣:天有不測風雲,樹有不測災禍,暴風雨來臨的時候,大風一會從這邊吹來,一會從那邊吹來,實在不知樹會被吹倒在哪邊。映射到人,作者也許是想說,智慧人會從多方面做準備應對隨時而來的災禍,這樣不管災禍從東南西北哪個方向來,他心裡都不慌張。另外可能還有一層意思,指智慧人是靈活的,能想辦法驅災避禍,跌倒了也能再爬起來,不像樹木一樣,災禍來了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不僅倒到哪邊不能控制,並且倒下了就再也起不來。也許還有一種可能,作用寫這句話的用意並沒有那麼複雜,而只是接著上一句,指你不知道什麼災禍從哪個方向降臨到地上而已。

第4句:看風必不撒種,望雲必不收割。對這句話大家的解讀是比較一致的,都是說做事情不要過於謹慎和講究,如果你要等一切條件都完全理想、萬事俱備、連東風也來相助你才動手去做,那麼你很可能什麼事情都做不成,因為這樣的時候你基本上等不到。播種的時節到了,如果你對天氣挑三揀四,日子很快就會過去;穀物成熟該收割的時候,如果天氣總是下雨你就不去收割,那麼穀物就爛在地裡,或者就地發芽了。現代人又解釋說,做人做事,要適當冒一點風險,適當挨一點辛苦,不過古代人可能是沒想那麼多,他們主要是擔心適合播種或者收割的時節過去,那麼就會少一季的收成。

這種解讀看起來是很有道理,但是它是否符合原意呢,其實並不大符合,這點我們從第5句話就可以看出來。第5句話說:風從何道來,骨頭在懷孕婦人的胎中如何長成,你尚且不得知道,這樣,行萬事之神的作為,你更不得知道。這句話比較明顯是對上一句的解釋和補充。根據這兩句話結合,我們就能得出作者真實的意思是是:風雨難測,看天氣很難,你想通過看風看雲來選擇一個好天氣更是千難萬難,比如你看風覺得明天適合播種,結果到明天才知道,這個糟糕的天氣根本不能播種;你看雲覺得明天應該是個晴天,可以收割,但第二天起床,卻發現天降大雨,這不是個收割的好天氣。

看風看雲測第二天或者最近的天氣,古代各族人民都總結了很多經驗,比如我們中國關於這方面的諺語就有很多:久晴西風雨,久雨西風晴;常刮西北風,近日天氣晴;天上鉤鉤雲,地上雨淋淋;天有城堡雲,地上雷雨臨;等等。我看有些文檔收集整理了幾百條,但是具體有沒有用呢,其實真正有用的是很少很少的,而且有一些還相互矛盾,比如同一種雲象,有的說會天晴,有的說會下雨,你信哪個好呢。上年紀的人都知道,天氣預報要準確不是個容易的事,就在二十年前,氣象站測的天氣預報都還很不準,諺語則更不用說,以前有很多天氣預報不準的笑話。最近這些年,由於衛星技術、大型計算機以及大數據等的發展,天氣預報才慢慢變得準確起來。我們比聖經的年代多總結了兩千多年的諺語都不準,更別說聖經舊約時代的以色列人,他們看風看雲能看準天氣才怪呢。在靠神的時候,人們測不準天氣,只能說神的作為你不知道,但是現在靠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神的作為”我們都能連測個把月,現在的天氣預報預測一個月後的天氣相差都不會太大,這神是不是得改改加密技術了,否則到時候他每天穿什麼內褲都給人類測出來,豈不是很沒面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