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帝為何讓孫悟空看管天馬?天庭為何有“弼馬溫”一職?

玉帝為何讓孫悟空看管天馬?天庭為何有“弼馬溫”一職?

(蝸牛看西遊第2529期)

如果要論西遊記中誰的名號最多?恐怕要算孫悟空了。

我們隨口一說,就有五六個:美猴王、齊天大聖、孫悟空、孫行者、鬥戰勝佛等等。這些名號中,猴子最喜歡的自然是“齊天大聖”,而最厭惡的非“弼馬溫”莫屬。

弼馬溫,是猴子首次被天庭招安後封的官職,乃御馬監的正堂主官,其主要職責就是照料養護天馬。

需要注意的是,“弼馬溫”並非御馬監主官標準的職位名稱,而是孫悟空專屬的一個官名。那時,玉帝詢問左右,看哪裡有空缺好安排猴子。旁邊轉出武曲星君啟奏:御馬監缺個正堂管事。玉帝遂傳旨:“就除他做個‘弼馬溫’罷。”玉帝金口一開,不僅封了官,還創造了一個新的官名。這個官名只屬於孫悟空,再有接任的官員並不會使用。這也就是說,孫悟空之後再無第二個“弼馬溫”。實話講,玉皇大帝不厚道,“弼馬溫”聽上去不像是個官名,倒像是個外號,一下子就成為貶損猴子的代名詞,所以天兵天將見面就喊,搞得孫悟空氣憤異常。

玉帝為何讓孫悟空看管天馬?天庭為何有“弼馬溫”一職?

玉帝為何封猴子做“弼馬溫”?這倒也不是隨手拈來、信口胡說,他是有一定原因的。

“弼馬溫”是諧音,其本字應是“避馬瘟”。古人認為,在馬廄中飼養猴子,能夠有效地趨避馬匹瘟疫。孫悟空正好是猴子,又單算安排他去管馬,兩廂正合,簡直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兒,玉帝靈機一動就給起了這個名號。

猴子真能避免馬瘟?這是不是迷信說法,抑或只是個神奇的傳說?搞清楚這一點,就需要來翻翻古代典籍。《馬經》上說:“馬廄畜母猴闢馬瘟疫,逐月有天癸(gui)流草上,馬食之永無疾病矣。”這句古文的大致意思是:在馬廄中飼養母猴,每月母猴都會將“天癸”流在餵養馬匹的草料上,馬吃了這些草就不會得病。那麼,“天癸”又是什麼?根據《黃帝內經太素》、《婦人大全良方》等古代醫書,“天癸”在男子意為“精”,在女子則為“血”,是月經的代名詞。對於母猴經血能夠趨避馬瘟這件事,與吳承恩生活在同一時期的“藥聖”李時珍也進行了研究,在他的《本草綱目》中就有“馬廄畜母猴,可避瘟疫”的記載,可說是有充分的理論依據。

玉帝為何讓孫悟空看管天馬?天庭為何有“弼馬溫”一職?

不管“避馬瘟”的說法是否真的科學,原著是始終堅信這一論點的。雖然被看成母猴,是極大的侮辱,但孫悟空好像並不在意。書上寫他到御馬監上任後勤懇努力、成績斐然,“那些天馬兒見了他,泯耳攢蹄,倒養得肉膘肥滿。”御馬監畢竟是個正經衙門,還有監丞、監副等一眾官員前呼後擁,猴子又幹的得心應手,日子過得踏實而又開心。若非那次吃酒中問起品級大小,才因自己“未入流”而羞恥惱怒,他肯定會成為最成功的養馬專家。說來說去,孫悟空反下天去,真不是因為這份工作苦累,而只是嫌棄官職太小。

大家怎麼看呢?覺得孫悟空這個官職小不小?適不適合他

前往“蝸牛看西遊”公眾號,可看到相關文章《孫悟空為何不願當弼馬溫?他的前任哪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