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竹和夢姑那麼纏綿,為何在冰窖3日中,互相連姓名也不說一聲?

虛竹和夢姑那麼纏綿,為何在冰窖3日中,互相連姓名也不說一聲?

在金庸先生的《天龍八部》中,擁有完美結局的虛竹,可謂是真正的人生贏家。從懵懂無知的小和尚,到坐上逍遙派掌門和靈鷲宮主的寶座,一路奇遇創造出一位武林奇才。而他與西夏國公主夢姑的一段情緣也被是人傳為佳話。在天龍中,小和尚虛竹好心搭救天山童姥,可天山童姥可卻沒有對他的相救之恩感恩戴德,反而想方設法逼迫虛竹破戒還俗。

虛竹和夢姑那麼纏綿,為何在冰窖3日中,互相連姓名也不說一聲?

看起來沒有主張,唯唯諾諾的虛竹,卻對自己的信仰有著十二分的執著。在冰室裡被逼吃肉喝酒,虛竹寧願絕食也不肯吃一口肉,喝一口酒,以軟碰硬,與天山童姥對抗,偏偏天天童姥又是個倔脾氣,一番針尖對麥芒的人性對抗後,天山童姥只得退而求其次。雖然表面上妥協了,但內心卻憋著壞。於是趁處於半昏迷狀態時,擄來西夏國公主,脫光了衣服塞進了虛竹的被窩。

虛竹和夢姑那麼纏綿,為何在冰窖3日中,互相連姓名也不說一聲?

虛竹並非聖賢,沒有強大的定力,這一局較量,虛竹完勝,並破了色戒。之後,虛竹似乎是開了竅,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並愛上了這個黑暗中被天山童姥送在他被窩中的女孩。一時之間,有些破罐子破摔的意味,但是又覺得這樣才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事,於是將“阿彌陀佛”拋在了腦後。黑暗的冰室中,三天短暫的相處,虛竹和夢姑已然如漆似膠。所有看客看到這裡都不禁會問:兩人既已私定終身,卻為何沒有互通姓名,而是以“夢郎、夢姑”相稱。難道是為了後面的西夏國公主面試駙馬的故事情節做鋪墊?其實不然,我們回到原著中,細細評味,就能尋到蛛絲馬跡。

虛竹和夢姑那麼纏綿,為何在冰窖3日中,互相連姓名也不說一聲?

先說虛竹,出場身份是少林寺一名不知名的小和尚,雖然和天山童姥在冰室時,少林武功的根基被廢,信仰崩塌和對未來產生迷茫,心生懼怕,內心還是想著逃脫天山童姥的魔爪,回少林寺面壁贖罪,繼續當小和尚。一心想著回去當和尚。而反觀西夏公主,作為當時相對來說比較強大的西夏國的公主,完全是金枝玉葉的存在。就是這樣兩個身份相差懸殊的人,被驟然安排在了同一張床上,二人的心想必是十分的震驚。準確地說,赤裸相對的他們兩人應該是害羞,而虛竹的內心則還有對信仰的慚愧和身份自卑。

虛竹和夢姑那麼纏綿,為何在冰窖3日中,互相連姓名也不說一聲?

一個和尚做了如此之事,虛竹必然感到羞愧萬分,不過好在此時已經長出了些許短髮,對和尚的身份可以有所掩飾,可以想象,虛竹自然不會主動暴露自己的身份了。所以當西夏公主稱他夢郎時,虛竹完全是求之不得。而對於西夏公主來說,芳齡二八左右,青春年少也正是對男女之事最為嬌羞之時。身為金枝玉葉,自然接受過良好的教育,知書達理,男女之事也諱莫如深,出於對自己名節著想,用這樣一個暗號來稱呼自己自然也再好不過。

虛竹和夢姑那麼纏綿,為何在冰窖3日中,互相連姓名也不說一聲?

書中還有一個細節,西夏公主夢姑說過這樣一句話,“平時我一聽到男人的聲音就害羞,怎麼一到了這個地方,我就心神盪漾……”以此推測,天山童姥在將夢姑擄至虛竹處時,也許給她服用了藥物什麼的,致使她的神志不清。加之整個過程如夢如幻,確實如同夢中一般,所以就順勢以夢郎來稱呼那個夢中的男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