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外科加速康復病房建設項目正式啟動 積極推進關節外科圍術期優化管理在全國落地

關節外科加速康復病房建設項目正式啟動  積極推進關節外科圍術期優化管理在全國落地

關節外科加速康復病房建設項目宣佈正式啟動。

在西安“2019年度秦嶺關節外科大師論壇”上,由中華醫學會骨科分會關節學組加速康復專業委員會(籌)發起的關節外科加速康復病房建設項目宣佈正式啟動。該項目旨在“以患者為中心”,通過優化圍術期管理,減少併發症、提高患者舒適度和滿意度,達到患者加速康復的理想效果。

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關節外科學組組長、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關節外科中心主任王坤正教授指出:“建立關節外科加速康復病房,將患者整個圍術期進行多科室協作管理,可有效推進關節外科診療水平的發展和管理的提升。我們力爭通過加速康復病房建設項目,實現關節外科圍術期更少疼痛、更少創傷、更少出血、更少血栓,改善患者就醫體驗,為廣大患者提供更為優質的醫療服務。”

據瞭解,圍術期的疼痛管理是關節外科手術的基本輔助措施,直接關係到手術效果和患者滿意程度。術後疼痛將會多重影響患者身體機體功能,從而延緩術後恢復。“術後的鎮痛管理對於關節功能的加速恢復尤為重要,是加速康復的成功基礎。我們應在術前、術中和術後整個圍術期幫助患者選擇最適合他們的鎮痛方案,增加患者康復信心,加速康復進程。”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骨科主任,骨科研究所所長嚴世貴教授強調。

“在藥物選擇方面,一方面要注意選擇安全性良好的藥物,如選擇性COX-2抑制劑,具有不增加心血管風險,胃腸道風險低等特點,同時也要選擇療效快速及長效、強效的藥物,以幫助患者早日下床進行康復鍛鍊。”嚴世貴教授表示:“我們也希望藉助本次加速康復病房建設項目,提升醫患雙方對圍術期疼痛管理的認識和理解,減少患者病痛,感受全程無痛。”

“加速康復外科(ERAS)”理念於20世紀90年代,由丹麥的Henrik Kehlet教授首先提出,是指在圍手術期採用一系列經循證醫學證據證實有效的優化處理措施,以減輕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創傷性應激反應,從而減少手術併發症,縮短住院時間,促進患者術後康復。目前,我國多家醫院已探索開展加速康復,並取得了許多積極成果。

在關節外科建立加速康復病房可使醫院及患者多重獲益,在有限的醫療資源內服務更多的患者。對患者來說,加速康復病房更能在圍術期保證患者安全、減少併發症的發生,增進醫患之間的信任,提高患者滿意度;對醫護人員來說,加速康復病房進一步鍛鍊了團隊溝通能力和專業知識能力,工作流程及臨床用藥更加規範,有效提升多學科團隊之間的協作,進而促進醫務人員綜合服務水平及診療水平的提高。

據悉,該項目後續將通過一系列的專家研討會、交流會、進修、專家現場指導等形式,從多個方面開展工作,打造三級多類病房建設、以及評估和激勵體系,造福更多關節外科患者。力爭在三年內,通過區域示範病房和優秀病房帶動全國,實現在全國50-70家醫院關節外科高質量開展加速康復病房建設工作。(文/圖西安日報記者 王超 實習生 孫荻菡)

關節外科加速康復病房建設項目正式啟動  積極推進關節外科圍術期優化管理在全國落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