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妹妹,想请教下如何培养上小学的孩子的自制力?

球DA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在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所以现在的孩子的生活远比以前更好!

在生活和物质丰富的情况下,大部分孩子的自制力都很差,想要改变孩子的自制力首先要培养孩子的忍耐力和专注力!

培养孩子忍耐力和专注力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她们感兴趣的活动,开心文化中的码鸡蛋活动也很不错,跟没有自制力的人相处,你要变得更加有自制力,给她做好榜样,要多鼓励她,早知要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为了证明自己做的更好她们自然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这样也会帮助他们增加自信心!

希望能帮到你!!!


点滴说一说


个人觉得顺其自然就好。

只要孩子做的事情没有什么危险,也不会给别人带来伤害(当然这点需要客观评价,而不是你觉得没伤害就没伤害)的话,那么更多的时候不应该过于去限制孩子想什么、做什么。反而我们更应该鼓励他们去积极的思考、分析和尝试!

尤其是孩子还比较小的时候,他们对很多的事情是充满兴趣和想象的,“做错事”这个东西很多时候是我们成人的标准或者是个人的标准去评断的,错的也许并不是孩子本身,而是我们自己。


“自制力”是把双刃剑——控制情绪和行为的度如何把握?

关于“自制力”百科上的解释是:

“自制力是指人们能够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既善于激励自己勇敢地去执行采取的决定,又善于抑制那些不符合既定目的的愿望、动机、行为和情绪。自制力是坚强的重要标志。 与之相反是任性。对自己持放纵态度,对自己的言行不加约束。任意胡为,不考虑行为及后果及事态带来的影响。”

你看看吧,别说是对于一个小学生了,就算是对很多大人来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很好做到?

当然,我这么说不是因为“做不到”所以就不去要求了,我是想说如果你对这个东西的了解还不够,那么你所谓的培养自制力实际却是在“限制孩子的思维、创造力”!

哪种人的自制力强?

或者说哪些孩子的自制力强?

说好听的教“少年老成”,说不好听的就是“心事重、思想复杂、压力大”,这种孩子我想他们的“笑点”会很高,他们的心情多数时候应该是比较严肃的吧?

控制情绪、行为的能力是由内及外的,如果采用大量的由外力干预而导致的控制,那么这个孩子我认为一定会失去创造力、思维能力的,而且会变得沉默寡言。

这应该算是“压抑天性的教育”——压的轻点恐怕没效果,压的重了就有可能带来各种负面的心理健康问题。

所以我认为,对于这么小的孩子来说,与其说去“培养孩子的自制力“,那么我们真的不如换个角度去看着跟问题——为什么不去干预孩子的“任性”呢?

别看它们的目标基本一致,但是前者会导致你的干预给孩子带来很多额外的不必要的甚至是错误的限制,而如果从后者作为切入的话,你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不但能够把问题本身给孩子解释清楚,更重要的是不会给其他的带来负面影响。


对孩子来说培养“专注力”效果会更好

所以我给出建议是如果不是专业的认识那就不要试图从“自制力”去入手,毕竟风险还是比较大的,可以选择上面说的控制孩子的“任性”去入手。

当你和孩子的意见不一致的时候,通过采取对问题本身分析的方式讲出你的道理,当然,也可以分析孩子这么做会存在的问题,然后给出你的建议,相信孩子一定会在正确的做出选择的——这个过程有一个细节是非常重要的,那就孩子为什么会这么想!要给孩子一个表达的机会,而不是纯粹的听取大人的意见照办就行了。

所以我与其培养“自制力”不如考虑一下去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孩子专注于某件事情的时候就会针对这件事情观察、思考很多,自然收获也就很多。而这个过程很多时候孩子自发的就能去完成。

对于大多数的孩子而言,最难得在于他们的专注力往往会放到大人们不能接受的事情上,比如“玩”。大人更希望孩子们专注于“学习”,但是现实往往并非此,很多人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

孩子玩的时候不管玩什么,他们很难会失去兴趣,非但如此他们会非常的专注,甚至会动脑子相处各种各样的点子来、创造出个许多新的玩法什么,这个时候孩子的专注力是最强的(当然,这时候“自制力”可能就会面对挑战,所以可能会有人想到给孩子培养自制力,但是这样的话真的会让孩子无法全身心的去玩);可是让孩子去学习的时候往往事情就会截然想法,坐也坐不住了,脑子也不知道想什么去了,这个时候可能又会有人想到“自制力”的问题了——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管住自己。

但是在我看来,虽然这些都跟“自制力”有关系,但是归根结底它还是一个“专注力”的事情——当孩子能够更专注的去做这件事,那么他自然而然的就会同时培养了自己的自制力。

如何培养专注力?

玩的方面就不说了,这个操作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

学的方面恐怕就比较困难了。

我这里也不展开说了, 只说几点吧:

1、从有兴趣的事情入手,可以适当指导但是不要轻易打断、阻止孩子的各种尝试,那怕是无意义的尝试,比如你你明知道积木放在那里就会崩塌,但是你让他去试试,时候给他分析一下原因,这样的收获远比你直接告诉他不要去做来得好。<strong>

2、没有兴趣的事情或者很难有兴趣的事情去寻找、创造兴趣。

举一个简单的小例子:数学学习中计算能力培养很重要,那么干巴巴的让孩子去做计算练习有些孩子是没兴趣的,但是家长引入“奖惩”、“竞赛”等方式就不同了,使得“计算”不再是纯粹的学习任务,而变成了一种有趣味的活动。等孩子能力提升了,那么在大人的讲解之下和他们自我的满足感、成就感的催生之下, 他们会更愿意接受这种“学习”——毕竟做这件儿他知道对他有用!

3、有计划性、时间观念。

举例:没有计划性的学习最容易导致的结果就是孩子的学习不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他们学完这个之后并不清楚还要学什么,也不知道需要投入的时间、精力多少,所以会出现“前松后紧”的情况,前面磨磨蹭蹭,后面又不得不去做更没效率的赶任务。所以要帮助孩子去做一些计划表,把时间加进去。

综上,我还是认为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自制力”对于大多数父母而言是比较难的,实际上我们平常管孩子管的还少吗?我们更缺少的不是“管”而是“疏导”,所以在我看来了我们作为普通人还是不要去纠结难以操作的东西,转而把时间和精力放到更容易去做的事情上比如培养孩子专注力其效果应该是差不多的。但是操作起来的难度相对就会降低太多了。当然了,正如我上面所说自制力的培养可以从引导“任性”入手,那么应该会更容易一些。


随便看看微笑不语


可以看出题主对妹妹的真挚关心与爱护,同时能管中窥豹看到题主对妹妹的关心落在了关键点上———培养自律性(与自制力同义)。小学生,甚至很多成人都输在了自制力上。可以说一个人一生能取得多大成就,与自律性关系重大!

在操作层面讲,自律性其实就是对时间的管理,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不拖延不推萎不回避。从这里出发,需处理好以下两点:

1、保护自尊心,培养自律意识。比如孩子可能在看电视或玩游戏,或做错了某件事时,成人在表达不满的时候,更多用的是批评指责方式,措词上用的是绝对化的词语,象“你怎么总是不做作业而看电视?”“你怎么总这么粗心,又做错了?”正确的是就事论事,去掉“总是”两字,不用质问语气而用陈述语气:“你该做作业了”、“分析下这次做错了的原因”。这样就能很好保护孩子的自尊,认为自己只是个别时间、个别事件做得不够好而已,只要按大人的指示,通过自己的付出与克制,一定会改正与完善的。

2、通过肯定孩子,提升自律性。

在日常生活与孩子互动中,比如玩游戏前,先与孩子约定好时间,然后在快到要求时间时提醒下孩子(一般孩子没有时间概念,所以孩子在玩或看电视的时候,偶尔会自己看时钟,但即使超过了规定时间,只要是孩子自己终止了原活动也要肯定与表扬她的自觉性),当然这种方式可以扩大到生活学习的各方面,当孩子自己也从这时间管理中感受到了好处,觉得自己能有序安排、控制自己的学习与生活,这时孩子的自制力就逐步得到了加强。


刘海心理咨询


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中,自制力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孩子通过自制力来约束自己,他会明白什么样的事情可以做,什么样的事情不能做。

上小学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和独立的意识。唯一缺乏的可能就是自制力不够。做事情不能够一心一意,而且不能跟很好的规划自己的时间。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来帮助她培养自制力:

  • 培养孩子的自觉性

每天放学以后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先把作业做完,而不是先看电视或先玩游戏。让她明白有些重要的事情如果不提前做完会给后面的事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即如果不先把作业做完,后面画画、看电视、玩游戏、吃饭等等活动都会受到影响,要一直惦记着作业的事。这样就得不偿失。

  • 多鼓励,多支持,多肯定

对孩子比较好的行为要多鼓励和肯定。很多行为不是你鼓励了他才去做,而是他做了你要及时的肯定他。提高他做事的积极性。

如果孩子有什么好奇的想法,家长还要多多的支持他,鼓励他去探索。有时候事情的结果比你的“唠叨”更能对孩子有说服力。

  • 培养孩子的兴趣,鼓励并引导他长久的坚持下去


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做一些事情,努力并坚持做下去,不仅能让兴趣变成特长,还能培养孩子的自制力。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一件事情做到了完美,那么他会有很大的自信心来完成下一个他想完成的目标。

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

  • 家长要为孩子树立榜样

有很多时候孩子会不自觉的去模仿大人的行为。要培养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品格,大人更应该严格的要求自己。尽量做到言出必行,言行合一。

比如你想让孩子去学习,而此时的你最好不要去看电视,上网或玩手机。孩子去学习,你也可以在旁边看书,写字等。身体力行,给孩子做好榜样。

其实培养孩子自制力,可以从很多方面慢慢引导,通过平时的生活习惯来提高孩子的自制力。


丰年好大雪790


培养自制力就是对时间管理的能力,比较有效的方法:例如做作业,一定要设定时间,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可以有奖励,激励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当然任何事情的完成都可以采取这种方法。

有的孩子对玩耍、游戏没有自制力,也许是因为过份限制,这时也可以约定时间,比如半小时或一小时,能遵守就可以给到下次玩耍的机会,这样也可以逐步培养孩子自制力。


清姐亲子教育


刚上小学的孩子,还是尽量让他顺其自然的成长。步入学校的孩子会和其他同学一起跟着老师的节奏去自我约束,去成长,过多的约束反而让孩子有逆反心里。家长要学会和孩子沟通,让孩子愿意与你分享她的小心情,从态度上抓住孩子,让孩子健康成长!


安之若素嘟嘟


多给孩子鼓励!对孩子要放养!不要啥事都替他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