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欧洲科学家分离出会吃甲烷的新细菌

新发现!欧洲科学家分离出会吃甲烷的新细菌

欧洲科学家分离出一种独特的细菌,能够以甲烷(CH4)为食,这是一项兴趣的发现,因为这种细菌可能可以对抗日益严重的温室效应。

新阿特拉斯报导气候暖化是全球危机,其中二氧化碳是含量最多的温室气体,然而甲烷也不遑多让,虽然它的含量少,但是温室效应效果比二氧化碳要强,大约是二氧化碳的25~30倍,而且更糟的是,全球甲烷的释放速度正在提升中,因为包括永冻土、湖泊底部、沼泽地,都因为气温逐步升高而释放更多甲烷,比如水库,释放的甲烷就比1970年代要增加25%。因此儘管它在大气浓度远低于二氧化碳,但人们仍然非常关注它的存在。

乳牛也是众所周知的甲烷来源,不管是牛只放的屁或是打的嗝,都因为肠菌的细菌作用而造成甲烷。畜牧学家也在想办法抑制牛隻甲烷的排放量,包括调整牠们的饲料,结合海藻或热带叶子,改善肠道细菌种类,这是一个方法。

但是如何应对已经存在于大气中的甲烷呢?科学家相信,既然土壤微生物会产生甲烷,那么按理说也应该存在会利用甲烷做为能量的微生物,这一直都是生态平衡的法则。科学家真的找到了可吃掉甲烷的细菌,学名叫做Methylocapsa gorgona,暂时称为甲烷氧化细菌。

维也纳大学的迈克‧华格纳说:这种甲烷氧化细菌是一种根瘤菌有许多特质非常令人惊讶,它能够从空气中的甲烷中获取所需的能量,似乎不太在意甲烷的浓度。同时,除利用甲烷以外,它也会再利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氢气、氮气和氧气来提供其新陈代谢。

与其他根瘤菌不同的是,它不住在泥土裡,而是空气中,它是个好事也是坏事,因为它可以代谢空中的的甲烷,但它也脆弱被破坏,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所幸它的分布范围很广,研究人员从亚洲到北美都有找到菌株。科学家打算利用基因工程,来开发更有效果的细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