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在校,學校每天考試,成績一點沒提高,尤其是數學成績一塌糊塗,該怎麼辦?

一棵小豆苗兒


我兒子和你的情況一模一樣。不過,他是去年參加的高考,現在是大一的學生。

高三的最後一學期,兒子的數學成績已經到達了高中以來的底谷。不管是各類大考還是小考,一直在八九十分之間徘徊。剛開始,兒子對自己還是挺有信心的,他數學學得非常認真,非常努力。考前看起來狀態也非常好,總是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連續的十幾次考試,成績卻不見任何起色,孩子有些心灰意冷,甚至是絕望。有一次他傷感的對我說,媽媽,我對數學已經絕望了。我記得說這話時,是在考前的最後一個月。

說實在的,聽孩子說出那樣的話,再看看他那痛苦的樣子,做為母親,我心裡非常難受。我知道,此時再多的鼓勵,都是蒼白無力的。所以,我當時什麼話都沒有說,只提醒他,“盡力吧。”

後來的一個月裡,我從來沒有過問過孩子數學的事。後來孩子高考,數學考了有史以來的最高分,130分。這個分數真的出乎意料。

回想兒子在數學學習上的一路曲折,我感慨萬分。不到高考最後一刻,誰都不可能預料最後的結果。數學現在的成績差,並不能代表高考就差。所以說,你現在不要耿耿於懷自己目前的數學成績。你現在最該做的就是,在數學上埋頭苦學,狠下功夫。

當然,苦學不是讓你死學,而是讓你有策略的,有針對性地學。以你目前的實力的,你該把重點放在基礎題和中等級的學習上。對難題最好直接放棄。一套150分的高考題,基礎題中等題的分值大概在135分左右。所以能把每一道基礎題弄懂,做對,你就非常了不起了,高考數學130分就一點問題沒有。

我兒子去年採取的就是這樣的策略。據他後來說,在高考衝刺階段,他把主要的精力全用在基礎題中等題的攻克中,對難題他看都不看。每一道基礎題,他都要求自己必須是100%的準確率。這種大量的對基礎題的練習,大大提升了,他解基礎題中等題的能力。速度快,準確率高。在他所做的134分的基礎題中等題中,他僅失了4分。對於一個平時數學只能考八九十分的孩子來說,這個成績令人驚喜。

以上就是我的一個個人親身體會。希望我兒子的經歷能給你帶來一些啟示,對你有所幫助。加油!


花朵5506


我的經歷跟你一樣,厭倦了考試,厭倦了分數,導致後來老是想請假回家。但是後來,我怎麼都覺得這不是一種辦法,於是我換了一種態度去看這樣的情況。高三,大家都對成績非常看重,這很正常,但是!平時的成績並不代表高考的成績,這一點尤其重要!平時的考試所反應出來的成績只是提供給我們一個查漏補缺的機會,那我們為什麼不好好利用這些機會呢,於是啊,我代入這種看法,瞬間變得輕鬆起來了,我把成績拋走,把注意力集中在每次考試試出錯的地方,這次考試錯了什麼,考試時哪個地方卡我最久,下次考試我該如何把握之類的問題,我每次都留意這些,同時一邊做基礎題一邊整理錯題,就這樣反覆鞏固,慢慢地我發現,效果還不錯,成績一點一點地提高。由於高考考的會比平時練的容易,我最後是超常發揮了,考了廣州某一本學校,我現在想起來啊,就覺得心態非常重要。大家都在競爭,但是,把包袱卸下,好好練習,又何嘗不是一個好機會呢。我覺得樓主需要卸下這種包袱,把它看做一次練習,一次提升你自己的機會,而不要糾結分數好低啊,怎麼辦之類的,從基礎做起,反覆鞏固錯題,放好心態,相信你最後會有意想不到的大收穫的,這是我的親身體會!希望可以幫到你。


treeh


高考每一套模擬題,題型、廣度、難度都差不多,把知識面全部覆蓋。我常常對學生講:你跑馬觀花的做10套題,不如認真研究一套題,舉一反三。不然,你每一套題都是,懂的無謂的反覆做,不懂的永遠不懂。

舍與得 ,模擬題、高考題80%的基礎題和中檔題。基礎題一網打盡,中檔題穩紮穩打;20%高難度題捨棄。高考試卷難易比例是3:5:2。30%的基礎題,50%的中檔題,20%的高難度題。就是用來劃分學生的等級。我2015年對我女兒講(她高考) ,舍20%。750分*80%=600分。一本沒有問題,可能更好。她2015年考上211,陝西師範大學(免費師範生)

量變與質變。與其為自己沒有別人進步快而痛苦,不如每一天把學習安排好,痛苦不可能改變現狀!只有每一天都努力了,才能夠突破瓶頸。

身體與效率。每天休息不好,總是昏昏沉沉,效率太低太低,更談不上靈感,理科絕對死路一條。身體好、休息好、靈感來。

心態與成績。每一次考試,總是緊張,考結束了,冷風一吹,明白了,其實你明白的!關鍵是心態出問題了。


平淡是真oymlq


高三後期,模擬考試很重要!這些訓練,對於鍛鍊學生的考試狀態,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非常重要,所以多數學校在最後階段,都是一週兩考或者天天考試。

然而,對於成績較差或者單科成績較差來說,這些考試意義不大,甚至適得其反,浪費時間,打擊信心,所以這部分學生,有的沒必要每次都考,比如藝體生,有的沒必要每一科都考,比如題主這種數學很差的學生。

那麼,對於數學很差的學生來說,這個階段應該如何做?

我在這方面有過成功的經驗!有一年,我帶的一個學生,數學成績很差,差到什麼程度?每次考試只考20多分,也就是說數學基本上靠蒙,完全放棄了!我找到他,讓他抄課本上的所有公式、例題,循環抄,至少抄10遍,抄完後做課本上的課後題,但是因為內容較多,而且時間緊迫,他沒有完成,一共抄了2遍多,但是最後高考考了70多分,由於其他科成績比較好,最後被省內一所醫學院錄取。

其實,數學考120分以上很難,但是考80分左右一點都不難,考不到的,不是懶,就是笨!這裡的笨,多數不是真的笨,而是不願做基礎工作,不知道使巧勁。

數學學渣,怎樣在最後階段提升數學?

第一步 ,對數學進行分層:基礎題、拔高題、壓軸題分別找出來,重點放在基礎題!

基礎題有哪些知識點?集合、 複數 、邏輯用語 、向量、 三視圖 、線性規劃 統計概率 、程序框圖 、圖像平移等,以上的分值大概接近50分,背好公式定理,做熟習題,買一本近五年本省使用的高考真題,分知識點和題型一個個突破,突破這些題目,就能考60分左右。

第二步,加強理解!對於難度稍大的知識點,比如三角函數、 數列、立體幾何等,也是記住常用公式後做真題,對著答案倒退,對著答案理解,真的不行,對著答案記憶都有用。不懂的,不會的,一定要問,問老師也可,問同學也行,儘量理解透。

至於做題,解答題的第一問一般不難,是可以拿出來的,拿下這些分數,可以提升20分左右!

第三步,壓軸題,只做第一步,後面的放棄!圓錐曲線 、參數方程、導數這些壓軸題,第一問一般也可以拿下,後面的內容直接放棄!保住前面的基礎題就可以了,不要太貪心。

做好這些,數學“學渣”考80分左右不是問題,不知道這80分,是否符合你的預期?不過也沒辦法,誰讓你之前不努力的,現在是最後的彌補機會了!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歡迎關注!

贏在高三


隨著高考的逼近,高三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難免有種焦慮感。這樣的學生很在乎學習,說明是個懂事的孩子!

看得出,題主同學對學校考前教學安排存在疑慮和不適應,特別是對學校天天考試的安排,因效果不大,已經厭倦。

這個時候,必須採取對策,在學習方法和考前心理上做出調整!

我不是高中教師,對高中教學沒發言權。在此,僅想從教學的一般規律上,談點個人看法:

一、“天天考試"的做法利弊各半。

很多老師在臨考前一個月左右,主要的教學活動就是大量的模擬訓練和考試,甚至象題主說的“天天考試”。

一般這是複習的最後階段。老師該講的都基本講完了,剩下就是學生大量、反覆的適應性訓練。

它的好處:

1、可以更廣度、深度地鞏固知識、發現不足。

通過大量的模擬考試,一方面,可以幫我們鞏固在上課和複習中所要求掌握的大量知識點;另一方面,也可以讓我們發現自己在哪些章節、哪些知識點上存在識記或理解不到位的問題。

2、可以更全面、熟練地掌握考試題型特點,以減少升學考試失誤。

一般而言,模擬考試題基本上是按照高考試題的形式(題型及賦分、難度係數等)設計的,通過大量測試,可以有效提高應試和答題技巧。

3、可以強化應試心理。

高考即是一場知識和技能的大比拼,更是一場心理大比拼。通過考前大量的模擬訓練,可對自己的優缺點、長短處做到心中有數,從而達到有效調適應試心理。所謂久經沙場,處亂而不驚!


它的不足:

1、“天天考試",勢必導致教師發現學生問題,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的時間和機會不夠。

接連不斷的模擬考試,很難保證老師對學生的每次考試卷進行及時、細緻的評閱,甚至有可能出現學生交上去而老師沒評改的情況,或者學生考完也沒上交。

模擬訓練一個重要作用在於發現階段學習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然後花適當的時間和精力,彌補不足。只有如此反覆,才能得到提升。

因此,“天天考試”的教學方法,對教材知識掌握較完備的學生而言,比較適合有效;但對教材系統知識掌握有“欠賬"或“斷層"的學生而言,不可取!

總之,模擬考試的作用,不僅要體現出“運用知識”的特點,更應發揮“查漏補缺”的奇效。

2、“天天考試”,容易導致學生產生“考試厭惡症”。

長期不斷地重複同一樣工作,容易讓人產生興趣上的疲憊。天天考試,學生就會從心理上厭惡考試。這種心理是應試高考之大忌!


二、應對策略:調整心態,另闢蹊徑。

1、調整心態,努力適應學校教學安排。

對於學校“天天考試"的教學安排,一個學生是無力改變的,只能設法調整心態,積極面對。

前面我們分析了“天天考試"的利弊,做為學生,應盡力趨其利而避其害。

首先,在心態上將考試當成一種複習的手段。只要學校考,自己就積報應對。千萬不可產生抵制情緒。

其次,每考一次,都要進行小結。老師能統一批改更好,不批改自己可找老師改,再不行自己改也行。然後,找出錯題,關分析原因,及時補救。


2、如果對“天天考試"實在無法適應,甚至感覺浪費時間,毫無效率,那麼,也可以考慮減少參考次數,甚至“逃考"。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學無定法!其實,每個學生的知識掌握度不同、學習習慣不一樣,學習方法有區別。對於一個會學習、有主見的學生而言,關鍵時刻也應敢於“挑戰"。

比如:可以跟老師講明,這次你不想參考,想自行看書或做題;也可以暫時請假一段時間,回家複習。這種學生我也見過不少,而且效果也還可以。關鍵自己須有較強的決心、自制力和自學能力。

以上是我的個人看法,希望對即將參加高考的你有所幫助。並祝2019高考如願以償!

歡迎關注頭條號【三味聊教育】, 讓我們一起從新角度看教育老問題!

三味聊教育


低頭苦學,也要抬頭看路,建議你研究一下你到底哪個地方差。

指定一個目標。

高考的數學試卷,出題是有規律的。

比如選擇題第幾題考什麼,填空題考什麼。

最後幾道大題通常考什麼,第幾個問考什麼。

哪道題考的是基礎知識。哪道題需要簡單估算,哪道題需要複雜思考。這些都有規律。

再有一個,不知道你現在考多少分。

分析了試卷之後,你就會發現這裡面有規律可巡。

你根據你現在的情況,分析一下你每次考試哪個地方能做出來,哪做不出來。然後指定一個目標。

如果說你數學非常不好,比如說60-70分,你就能分析出來,如何能考90分,合理分配考試時間,有些題選擇性放棄。最後大題努力做出來幾個問。放棄哪個。如何突破某個知識點能考100分。

再往上就需要更努力了。

彆著急,找找方法。


聶老師66


作為畢業班學生,面對每天一次的做題限時訓練,那是很正常的。因為,老師要讓學生通過做題練技巧,練速度,練審題,練規範,練應試狀態。對全班學生而言,這樣做是正確的,必要的,也是行之有效的。但是,我們千萬不要忘了,最後的做題練習,還有重要的檢測功能。也就是說,做練習可以檢測學生的知識漏洞,進行有效的查漏補缺。當學生通過練習,發現自己知識盲點,能力欠缺,進行有針對性的查漏補缺,那是提高學生高考競爭實力最有效的方法。

至於題主說到有些學生,天天考試,成績一直提不高,覺得焦慮,覺得迷茫,這要麼就是方法上出了問題,要麼就是認知上出了問題。

首先你要落實一下,你是不是對每天做過的試卷認真進行分析,搞清楚你究竟是哪些方面丟失了了分數,弄清失分的原因是什麼。如果是心理狀態問題,那就調整心理狀態,讓自己心情平定下來,平心靜氣的應對考試,心態好,做題就不容易出錯。如果是審題問題,速度問題,就在審題和速度上多努力。最不能忽視的就是知識存在缺漏,有些章節知識存在盲點,有些問題思維存在誤區,這是必須下功夫解決的。這些知識盲點,就是高考航向的暗礁,必須將其破除。寧可少考一回試,也不能讓盲點還是盲點,誤區還是誤區。這個問題認真對待了,真正做好了,考試成績自然就會提高了。

即使這樣做了,糾錯補差很認真對待了,成績還不能迅速提高,那也沒關係,那是你的知識缺漏太多,還不能一下子顯現出補差效果來,你一定要堅信,你的知識缺漏在減少,思維誤區在減少,你的實力在增加,高考時實現大突破是必然的。

高考取得好成績沒有捷徑可走,紮紮實實消除缺漏,提高實力,增強應試能力和應試技巧,是戰勝競爭對手的最佳手段,你堅持認真糾錯補差了,成為“黑馬”是必須的。你一定要相信。


相約2050春


另外,儘量心態好點!加油哦💪希望你考上理想的學校


遇見小D姐姐


認真複習,按制定的漲分計劃來,淡化階段性考試結果,以發現問題逐步解決問題的角度對待,對有些難度的大題,可以求其得部分分,可以適當放棄太難的,但別讓它打擾了你的既定計劃,當然有個合理的預期。願你找到漲分竅門,穩步推進,如願以償考上嚮往的院校!


江天雲鶴365


時間還有,若現在注意方法,提升還是有可能的也有空間的。首先,不能簡單這樣每天只是不斷的刷題做試卷,做試卷是需要的,但不能僅止於此。你必須分析自己,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並行的開始:1.知識結構配合課本的全掃描,2.高中數學基本思想方法和技能的全掃,3.結合試卷反饋,對自己的每一個失分處及薄弱環節,以點帶面,舉一反三的去複習去針對性練習徹底搞懂搞透,4.確保會做的不要做錯不要丟分,不會做的再針對性分析練習加強。

幾個回合下來,尤其是3和4,提升是必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