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徵的故事

李世民于隋文帝开皇十七年(598年)十二月戊午日(一说开皇十八年十二月戊午日),出生在武功的李家别馆,父亲是时任隋朝官员的李渊,母亲是北周皇族窦氏。

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徵的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徵的故事

魏徵,现作“魏征”(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唐贞观十七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祖籍巨鹿郡下曲阳县(现晋州市)[1][2][3][4]。隋唐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故事讲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徵的故事,相传,魏徵这个人说话直来直去,但是忠心耿耿,常常能惹得李世民大怒,魏徵也是神情自若,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后人都说魏徵知道李世民是一个明君,所以才会如此坚信自己不会因为耿直而被砍掉脑袋,有一次李世民下诏书招兵,说如果遇到不满十八周岁的,但是看着身材高大的也可以征兵,诏书下道了魏徵的手里,但是魏徵却迟迟的不把诏书向下传达,李世民催了好几次,魏徵也无动于衷,于是非常生气的把魏徵召见回宫,说魏徵好大的胆子,竟然敢违抗圣旨!

魏徵淡淡的说道,皇上你把未满十八周岁的年轻男子都来招兵,家庭中没有了年轻人的劳动少了赚钱能力,以后国家向谁征收税务?之前你下的征兵圣旨说的可是未满十八岁的不能征兵,现在出尔反尔岂不是要失信于天下人?李世民听后无言以对,便让人重新修改了诏书,而且又把魏徵升官,还有一次,李世民正在玩弄一只小鹰,魏徵正好有事情要来求见,李世民怕魏徵见到自己玩弄小鹰后又会啰嗦说出一堆道理,就把小鹰藏在怀中。

魏徵进来的时候装作没有看到,故意在李世民面前一只拖延时间,等魏徵走了以后小鹰已经在李世民怀中窒息而死,李世民非常生气,回到后宫中,自言自语到,这个小人我早晚要弄死他,长孙皇后听到后,问李世民要杀谁呢?李世民说还能有谁就是这个魏徵,每次都是顶撞我,长孙皇后听到后,立马恭喜祝贺李世民,李世民非常奇怪祝贺我干嘛?

长孙皇后说,魏徵之所以敢顶撞与你说明他认为你是一个明君,而不是一个昏君,才敢直言进谏,李世民听后瞬间醒悟,谗言好听,忠言逆耳这个道理让李世民醒悟,从此以后李世民就非常的愿意听魏徵来指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盛世的时候,大家都在夸赞李世民,只有魏徵指出李世民十处缺点,李世民听后便把这十个缺地写在屏风上,魏徵死后,李世民曾说了一句话,李世民说,魏徵一死,我便失去了一面镜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