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舊事知多少,秦觀這首《滿庭芳》背後的祕密

蓬萊舊事知多少,秦觀這首《滿庭芳》背後的秘密

春雨綿綿中登蘇仙嶺,經郴州旅舍秦觀流寓之所,感當年孤館春寒,斜陽日暮,不禁唏噓慨嘆。近千年過去,時光不老,經典詞句依舊繞樑,如絲如縷,吟唱著悽美而哀婉的歲月之歌……

(一)因為愛,寫下名動一時的《滿庭芳》

宋神宗元豐二年,秦少游三十一歲。煙花三月,春光駘蕩,他搭乘蘇軾的船南行去看望在會稽做官的祖父與叔父。彼時,蘇軾由徐州調往湖州。

這一年,蘇軾與秦觀皆是人生壯年,意氣風發,他們一道南行,一起登臨金山,經吳江,過鬆江垂虹橋,在春日融融的時光中暢飲賦詩,揮斥方遒。

後來秦觀來到會稽。這裡,山川形勝,鍾靈毓秀。蘭亭雅集,曲水流觴,既令人思發古之幽情,又催生著詞人無羈的浪漫。越州知州程師孟熱情招待了他,並請他入住蓬萊閣。在滯留會稽半年多的時間裡,他愛上了一名妓女。才子風流,佳人有意,秦觀寫下了名動當時的《滿庭芳》。全詞如下:

蓬萊舊事知多少,秦觀這首《滿庭芳》背後的秘密

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徵棹,聊共引離尊。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

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謾贏得、青樓薄倖名存。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從內容來說,這首詞是唐宋詩詞中寫濫了的別妓之作。但秦觀出手,舊瓶新酒,“將身世之感,打併入豔情”,寫得“詩情畫景,情詞雙絕”,文筆高雅不流俗,讀來綿綿邈邈。

詞的上片寫悽迷的秋景。開篇三句一個極工整的對偶,加一個散句,寫出極目天涯的闊遠,荒涼。接下來兩句實寫離別。“多少蓬萊舊事”,寫出了離別之際甜蜜又心酸的回憶。半年來,秦觀與她在蓬萊閣有過無數相戀的歡娛,但是這一切已成往事,全部化作縹緲煙雲。

蓬萊舊事知多少,秦觀這首《滿庭芳》背後的秘密

(二)抄襲了隋煬帝的《野望》?

“斜陽外,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一句歷來最受人們讚賞。晁無咎曾說:“雖不識字人,亦知是天生好語言”。其實這個好語言是化用了隋煬帝的《野望》:

寒鴉飛數點,流水繞孤村。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消魂

隋煬帝的詩本屬平常,但少遊化用卻無比絕妙。隋煬帝詩平列三樣景物,結構呆滯板結,少遊用“斜陽外”統領長短句,三景合為一景,就成了一幅優美畫。其次,隋煬帝詩“一望黯銷魂”過於抒情顯露,少遊卻寫得含蓄蘊藉,雖是襲用隋煬帝的詩卻不著痕跡,且有云泥之別。

詞的下片抒發哀傷的離情。過片“銷魂”一詞成句,承上片悽迷景物生髮而自然統帥全片。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接下來三句描寫臨別時兩情依依的情景。“謾贏得,青樓薄倖名存”,這是化用杜牧詩句“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詞意與詩意相似,表示自己淪落風塵,一事無成。結拍“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又是化用了唐詩人歐陽詹的“高城已不見況復城中人。”

蓬萊舊事知多少,秦觀這首《滿庭芳》背後的秘密

(三)《滿庭芳》聲名遠播

才子與藝妓戀愛的故事屢見不鮮。才子的懷才不遇與藝妓的紅顏薄命使得彼此兩情相通,命運相連。像秦觀這首《滿庭芳》,一經問世便聲名遠播,經久不衰。據《鐵圍山叢談》,秦觀的女婿範溫,有一次赴宴。一名歌女擅唱秦觀的詞,但席間卻不怎麼搭理範溫,弄得範溫很尷尬。後來,這個歌女問別人:“這位郎君是誰?”,範溫馬上起身,叉手回答:“某乃‘山抹微雲’女婿也”!可見做“山抹微雲”作者的女婿是何等光彩。

往事越千年。駐足秦觀當年寓所門前,但見桃紅柳綠,遊人如織,儼然世外桃源,天上人間。

蓬萊舊事知多少,秦觀這首《滿庭芳》背後的秘密

【作者簡介】鄧溪燕,女,湖南桂陽人,現為湘南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文學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湖南省作協會員,湖南省評協會員,郴州市作協副主席,郴州市評協副主席。擅長散文隨筆,文學評論,已在《文藝報》《求索》《海外文摘》等多家報刊發表文章。

推薦: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