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經典的《滿庭芳》,開篇就足夠驚豔,結尾更是令人斷腸

《滿庭芳》是盛行於宋朝的一種詞牌,傳聞得名於柳宗元的“滿庭芳草積”

豪放派的領軍人物蘇軾、宋詞的集大成者周邦彥等人,都曾寫過。

然而要論史上最經典的《滿庭芳》,莫過於秦觀的“山抹微雲”,開篇就足夠驚豔,結尾更是令人斷腸。

史上最經典的《滿庭芳》,開篇就足夠驚豔,結尾更是令人斷腸

這是秦觀最負盛名的詞作之一,傳聞寫於和情人分別後。

全詞融情於景,寫盡離愁別恨,美得令人心醉。

“山抹微雲,天粘衰草,畫角聲斷譙門”,開頭三句是環境描寫,營造了一種淒冷的氛圍,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調。

會稽山上,雲霧繚繞,枯萎的秋草一直延伸到遠方,城內傳來號角聲,時斷時續。

這三句將暮冬的慘淡景象寫到了極致,為後文的離別埋下了伏筆。

“山抹微雲”這一句最為人所稱道,蘇軾因此稱秦觀為“山抹微雲君”

後來秦觀的女婿範仲溫到權貴人家赴宴時,曾遭人歧視,有人質問他“你是何人?”

他叉手而對道:“某耐‘山抹微雲’女婿也。”

聽了這回答,在場的權貴都不敢再小瞧範溫,足見“山抹微雲”四字魅力之大。

史上最經典的《滿庭芳》,開篇就足夠驚豔,結尾更是令人斷腸

“暫停徵棹,聊共引離尊”,這兩句直接點明瞭離別。

北歸的客船暫時停靠在江邊,詞人和心上人正舉杯共飲,依依惜別。

前面寫畫角聲聲,彷彿在催促徵人啟程,這裡就寫到了兩人的離別,過渡巧妙,渾然一體。

“暫停”二字,寫出了時間的短暫,而在這樣短的時間裡,兩人還要餞別,可見情意之綿長。

可惜的是,即使再情深義重也抵不過現實,兩人終究要離別,天各一方。

史上最經典的《滿庭芳》,開篇就足夠驚豔,結尾更是令人斷腸

接著“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三句寫往日的回憶,突出了詞人的留戀和悵惘之情。

他想起昔日兩人是何等恩愛,可是此番別後,相見無日,多少情事都將如雲煙,化為烏有,他的內心怎能不傷感呢?

“蓬萊”是傳說中的仙山,也是情詩中常見的意象,如李商隱的“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詞人想到“蓬萊舊事”,原本應該是打開了回憶之門,可是還未等讀者一探究竟,緊接著的“空回首”二字就將門關上了。

一個“空”字,將詞人內心的不捨和無奈寫到了極致。

而“煙靄紛紛”這四字,既是對眼前之景的描寫,更是指他和情人的往事如雲煙飄散,一語雙關,情景交融。

史上最經典的《滿庭芳》,開篇就足夠驚豔,結尾更是令人斷腸

接下來的“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三句,筆鋒一轉,又回到了現實。

只見夕陽西下,幾隻寒鴉在空中飛翔著,遠處一彎流水環繞著孤冷的村莊。

這三句並不是秦觀的原創,最早出自楊廣的《野望》,“寒鴉千萬點,流水繞孤村”

其實“蹈襲”不算什麼,關鍵是得契合,還能不露痕跡,顯然秦觀是深諳此道。

“斜陽”、“寒鴉”、“流水”、“孤村”這是何等淒涼孤寂的景象,和此時詞人的心境不謀而合。

他天涯淪落,又和情人分別,心中的痛苦可想而知。

但他不寫自己的心情,反而極力刻畫周遭的背景,美得令人心醉,卻也讓人體會到他那無可與言的淒涼和惆悵。

這樣情景交融的境界,一般人難以企及。

史上最經典的《滿庭芳》,開篇就足夠驚豔,結尾更是令人斷腸

接著的下半闕寫的是兩人離別時的情景,令人肝腸寸斷。

“消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開頭三句極寫兩人的傷感之情。

終於到了離別的時候,詞人解下腰間的繫帶,取下香囊,贈給情人。

江淹曾有詩云

“黯然消魂者,唯別而已矣”,只這“消魂”二字便寫盡了離愁別緒,古往今來,莫不如此。

而“香囊”二句突出了兩人的柔情蜜意,可是即使再難捨難分,兩人終要離別。

他們的情感越深,離別的傷感也就越深。

此去經年,山高水長,兩人相見無日,只能留下香囊做紀念。

分別之後,睹物思人,又是令人肝腸寸斷的情景。

史上最經典的《滿庭芳》,開篇就足夠驚豔,結尾更是令人斷腸

“謾贏得、青樓薄倖名存”,這兩句十分值得玩味。

原本出自杜牧的《遣懷》,“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杜牧的這首詩是對放浪形骸、沉迷聲色的往年生活的追憶,有懊悔之情,也有懷才不遇的一種傷感。

而秦觀當時因為反對變法,而被新黨排擠出京城,輾轉各地為官。

他空有滿腔的熱血,和凌雲的壯志,卻只能擔任著沒有實權的小官。

本是大有作為的年紀,卻只贏得了“青樓薄倖名”,他的心中該是多麼無奈痛苦。

但是這樣的情緒並沒有持續很久,接著的三句又回到了眼前的離愁別緒。

史上最經典的《滿庭芳》,開篇就足夠驚豔,結尾更是令人斷腸

“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今日一去,不知何時才能再相見?想到這裡,兩人不禁潸然淚下,很快淚水便沾滿了衣袖。

兩人還未真正分別,便想到了會面的艱難,正如李商隱所言“相見時難別亦難”

而“空”字將兩人的愁苦之情無限放大了,即使淚滴千行,也改變不了兩人分別的事實;即使哭幹了眼淚,兩人也無法再相見。

這淚水不過是徒增煩惱罷了。

史上最經典的《滿庭芳》,開篇就足夠驚豔,結尾更是令人斷腸

“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結尾這三句同樣還是融情於景。

他還未走出離別的傷痛,那高高的城樓已漸漸隱沒在黃昏的燈光中,而那令他難以割捨的人兒更是再也看不清了。

暮色降臨,家家戶戶都點起了燈火,可是又有哪盞燈是屬於他這天涯漂泊的遊子呢?

原本和情人離別已是傷感到了極致,又見這萬家燈火,他的心中該是多麼惆悵。

這三句既是寫景又是抒情,有一種意猶未盡之感,就像宋人沈伯時所言“結句須要放開,含有餘不盡之意,以景結情最好”

史上最經典的《滿庭芳》,開篇就足夠驚豔,結尾更是令人斷腸

總的來說,這首《滿庭芳》,開篇就足夠驚豔,結尾更是令人斷腸,境界之高,常人難以企及,難怪後人稱讚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