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磺岛战役中日美双方的指挥官分别是谁,整场战役双方的伤亡如何?

宇泽历史


著名的“卡巴刀具公司”为了纪念“硫磺岛战役”50周年而制作的海军陆战队限量版“博依猎刀”,刀身上刻有“竖旗像”。


硫磺岛战役是美军在太平洋岛屿争夺战当中唯一一次伤亡大于日军战役!整场战役美军一共战死6821人、伤21865人,这样大的伤亡代价换来消灭日军22305人、俘虏1083人,最终夺取硫磺岛。
栗林忠道中将是日军硫磺岛战役的指挥官,他早年间在美国学习进修过,后来出使美国,他和山本五十六一样是日本军队中的“知美派”,见识过美国强大的工业实力…从心理不愿意与美国作战,但是大本营里掌权的都是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他属于人微言轻的角色,战役最后一刻他往大本营发出了绝命电,当时日本人认为他已经死了,随即追授“大将军衔”。


霍兰.史密斯上将,是美军“两栖战之父”,他在硫磺岛战役时是中将,负责指挥陆军、海军陆战队6万人实施登陆战。

整场战役当中美军在海空力量和陆军(陆战队)的技术装备大大优于守岛的日军的条件下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实在不令人满意。 硫磺岛战役美军高伤亡的原因比较复杂,总体归纳为两条。

第一:就是日军构筑了坚固的洞穴式防御工事,其守岛指挥官‘栗林忠道中将’,早年间出使过美国,对于美国的工业能力和战争潜力有深刻的了解,仔细研究过美军在“瓜岛”、“塞班岛”战役期间所使用的战法...根据美军的特点决定守岛日军放弃滩头歼敌的战法,改用以坑道、洞穴为主的防御体系,力求最大限度的杀伤美军有生力量!



美军飞机航拍的照片,下面这个像碗一样的山就是战役中争夺非常激烈的“折钵山”,为了抵御美军的火力打击,日军从山顶开始往山脚下延伸构筑了多达9层防御工事和坑道,整座山被掏空了!由于是硫磺岛上的制高点,日军的火力可以覆盖到岛上的任何区域。 也正是日军构筑了纵横交错、密如蛛网的坑道,加之美军还不擅长“掏洞作战”,给夺岛作战带了巨大的障碍和伤亡。



美军喷火兵是包括硫磺岛在役内所有岛屿争夺战的主要兵种,如果没有火焰喷射器的巨大威力,美军的伤亡会更大!

第二点:美军虽然在技术装备上处在绝对的优势,但火力发挥并不好,这与当时的技术条件有关,当时的航弹和炮弹大多采用机械触发引信,这种引信灵敏度低、引爆炸药的效果并不好,甚至由于制造质量的问题“瞎火率”非常高! 而日军在构筑工事时,由于材料缺乏用岛上的火山灰拌上水泥后进行灌浆加固...虽然强度不够,但这种材料凝结之后形成了意外弹性,当美军航弹、炮弹打在工事上时瞬间被弹开几十米开外,爆破效果大打折扣!
“密苏里号”战列舰刚刚服役不久就参加了硫磺岛战役。

美军虽然在火力上处于绝对优势,但是日军的工事太多加上自己所用弹药性能不佳,造成了自己巨大的伤亡。

有看官会问,既然硫磺岛这样难打为何不使用麦克阿瑟将军的“蛙跳战术”?利用美国海空军的优势将岛子围困起来,最后将鬼子饿死不就得了?实际上美军也不愿意去打死人太多登陆作战,但是硫磺岛的地理位置是在是太重要了!上面图片里:橙色箭头所指是已经攻占了的“塞班岛”,绿色箭头所指就是“硫磺岛”,美军攻占塞班岛之后在岛上建成了B-29轰炸机基地,从这里起飞去轰炸日本本土,但是硫磺岛正好位于中间,日军也在上面建有机场并且多次起飞战斗机拦截美军的轰炸机,甚至还派出飞机轰炸塞班岛上的美军机场,虽然没造成太大的损失,但是“如鲠在喉”!必须拔除消除威胁,更主要的是夺取硫磺岛后利用日军原有的机场,可以使美军的轰炸机更加靠近日本本土,轰炸将会缩短航程…。


夺取硫磺岛之后,美军如愿以偿的扩建了日军的元山机场,图片里可以看到P51战斗机和B-29轰炸机…远处就是争夺激烈的“折钵山”。

总得来说,美军夺取硫磺岛的战略目的达到了,但是日军的疯狂也给美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加之后来的“琉球群岛战役”也给美军造成的巨大伤亡,才使得美国决定向日本投掷原子弹!


皇家橡树1972


二战时期,太平洋战场上,残酷的夺岛战中,硫磺岛战役,美军损失最为惨重,战死将近7000人,负伤将近2.2万人。

日本陆军第109师团除1000余人被俘以外,高达2.2万余人战殁,成建制地遭到歼灭,最高指挥官中将师团长切腹自杀。

美军第5两栖军军长霍兰·史密斯中将,率领第3、第4和第5师等3个海军陆战师共6万人,乘坐500艘登陆舰登岛作战,全程得到了400艘军舰,以及2000架战机的掩护。

守备硫磺岛的是日军第109师团,由陆军中将栗林忠道指挥,此人是军界中少有的知美派,意识到美海空军拥有绝对的火力优势,固守滩头毫无用处,就果断地放弃了滩头阵地,放美军登岛以后再战。

依托折钵山的有利地形,日军构筑了多达九层四通八达,混凝土工事与天然岩洞有机结合,并有交通壕相互连接,通风良好的坚固坑道,实施纵深防御,2.7万米的地下通道,能连接所有的地下工事。

800余门各类口径的火炮包括迫击炮,也大都建成半地下式,虽然牺牲了一定的射界,但是却极大地提高了在美海空军舰炮和战机猛烈打击下的生存能力,包括通讯设施都受到了较好保护。

为了最大限度地杀伤美军,栗林忠道放美军先头登陆部队进入陆地500米再发起反击,利用隐蔽工事近距离地用轻重机枪、迫击炮构成绵密的火力网,所有武器的配置与射击目标,都提前进行过精确计算,既能隐蔽守军,又能最大限度杀伤美军,霍兰·史密斯中将遇到了平生最强劲的对手栗林忠道中将。

战役前,栗林忠道规定了日军诱伏、近距射击、分兵机动防御等战术,还严禁守岛日军发动板载自杀冲锋,号召每一个士兵至少要杀死十个美军。

栗林忠道的苦心经营,确实给美军登陆部队造成了巨大的杀伤,使硫磺岛之战成为太平洋上最残酷、最艰巨的两栖登陆战役。

面对有海空军掩护的美军登陆部队,栗林忠道以创新的防御战法,有效地阻滞了兵力是日军3.5倍的美军凌厉攻势,原本计划5天,就能攻下的硫磺岛,最终,竟然花了36天才成功占领,将美军三军联合作战的脚步推迟了将近一个半月。

折钵山战斗最为残酷,山脚下处于胶着状态时,美军用火焰喷射器逐次消灭坑道中的日军,在火焰喷射器无法烧到的情况下,就用黄磷弹或者灌入汽油点燃熏烤。

打到后来,美军见到地堡入口,随即灌入海水、倒入汽油点火、手榴弹、火焰喷射器攻击,许多逃生无望,不愿被活活烧死的日本兵,就在地堡内用手榴弹自杀。

元山机场,由日军战车第26联队防守;在元山的正面,由千田少将率领混成第2旅团防守,被美军称为绞肉机,战斗之残酷程度,似乎语言都难以表述了,反正机场反复争夺,日美双方皆损失惨重。

最终,栗林忠道中将率数百名日军,向美军航空兵营地作了最后一次板载冲锋,造成美军53人死亡,119人受伤;至此,日军几乎全军覆没,再也没有组织有效的抵抗。

有了硫磺岛战役的惨痛教训,在攻打日本本土时,面对日军推行疯狂的一亿人玉碎计划,为减少美军的战损率,美国政府决定对日本本土实施原子弹轰炸,于是,就有了日本的无条件投降,二战法西斯的最终灭亡。


国平军史


硫磺岛长约8000米,宽约4000米,形状就象一条火腿。面积20平方公里。岛的南部有一座尚未完全冷却的死火山,叫折钵山,海拨160米,全岛终年喷发着雾气,硫磺味弥漫着全岛,故而得名。且全岛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火山灰,这给后来美军抢滩的机械部队造成了巨大的困难。

二战期间的1944年,美军攻占马里亚纳群岛后,就着手建立航空基地,出动B-29实行长距离空袭,由于航程自马里亚纳群岛至日本全长达1500海里。而B-29轰炸机就只能携带3吨炸药,只占B-29携弹总量的30%。也由于航线太长,战斗机无法护航。因此B-29只能在8000米到9000米的高空进行轰炸,实战效果很不理想。

如果战斗机能在硫磺岛起飞、加油、维修;那么此距东京就只有650海里,距马里亚纳群岛的塞班岛是630海里。这样,硫磺岛便成了中间的位置。如果硫磺岛由日本人掌控,日军不仅可以预先向东京预报,而且可以实施战斗机拦截。日军的飞机不但在硫磺岛上起到了上述二种作用,甚至还派战机起飞前往塞班岛进行袭击。于此,硫磺岛成了美军进攻东京的障碍,美军势在必得。日军势在必守。这样天然而重要的地理位置,发生争夺战役,可并不是一件小事。



1944年4月17日,美陆军航空司令阿诺德上将向美参谋长联席会议提出攻占硫磺岛的请求,美参谋长联席会议随即同意这一请求,责成太平洋战区担负此项作战任务。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兼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上将为就近指挥,将尼米兹的指挥部从珍珠港移至关岛。

1944年10月初,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全部参谋人员就将进攻硫磺岛的计划制订了出来。

而日本去硫磺岛督战指挥的是久经沙场经验极其丰富的中将粟林忠道任师团长。

栗林忠道接到任务后,立即向全岛全体官兵下达命令《最高指挥官栗林忠道命令,最后反攻全军王碎》。惨烈的战争,日本釆用了几乎是人肉攻击,釆取“凄壮新战术”日本人在全岛挖上了几千个防御洞穴,有的甚至分成九层,每一层都是火力点式的地堡。在栗林忠道的命令下,日本军士早就作好了必死的准备,他们躲在空桶里抱着地雷,上面覆盖泥土,当美军大队士兵经过拉响地雷与敌人同归于尽。

而栗林忠道在3月17日深夜,发给了天皇一份“诀别电”表示:职临前线,已到战局最后关头,祈祷皇国必胜及安泰,目下弹尽兵寡,决定孤注一掷,粉身碎骨以报皇恩,谨率领士卒高呼圣皇万岁!籍此永决!然后栗林剖腹自杀。

美军在这场战役中最艰难的时候,一天只能前进四米。但美军死伤也十分惨重,这一点引起美国人民的高度关注,许多人都建议使用毒气弹,因为美国和日本都不是《波茨坦公告》的成员国。尼米兹和罗斯福都不同意这样做,说是为了道义,不过,火焰喷射的效果也不差。

最能激动美国人民的是,当士兵在艰难的险胜时将美国星条旗插上制高点时,引起了美国人民的一片欢呼,这段硫磺岛胜利的光荣,至今都让美国人骄傲!

战役情节冗长,省略。

硫磺岛战役历时36天,美军全歼日倭22000人。

美军总伤亡人员为28686人,阵亡6821人。伤21865人。


星空89831416


硫磺岛战役中日军指挥官是粟林忠道中将,美军地面部队指挥官是霍兰·史密斯中将,我们分别介绍下双方的兵力对比。



日军硫磺岛守备队主要由以下部队构成:第109师团主力,第2混成旅团,第145步兵联队,第17独立混成联队,第26坦克联队,2个独立速射炮大队,2个中型迫击炮大队,1个独立臼炮大队以及海军部队。总计2.3万人。美军地面进攻部队是第5两栖军,辖海军陆战队第3、4、5师,约6万人。此外还有登陆舰艇500艘、军舰300艘、飞机2000架。

面对美军优势的空军和海军方面的火力支援,日军指挥官粟林中将放弃了滩头决战的战术,转而选择利用纵深构筑的坑道阵地,进行持久的抵抗。战事异常惨烈,日军除1000余人被俘外全部战死,指挥官粟林中将也剖腹自杀。美军阵亡近7千人,负伤2万2千人,总计伤亡2.8万人。这是第一次美军的伤亡人数超过日军的伤亡人数,足见战役之惨烈。



但是美军的牺牲是值得的,美军战斗机部队进驻硫磺岛机场后,有效的掩护了轰炸机群对日本本土的战略轰炸,使得轰炸效果成倍的增长。一直到战争结束,累计共有2.4万架次受伤或耗尽燃料的B—29在此紧急降落,从而挽救了这些飞机上2.7万名空勤人员。


战略论


尘封已久的硫磺岛战伇对结朿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某亇角度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年代已经久远,现在疏理一下,也是有一定的历史借鉴意义。

一.时代背景了与发生时间

硫磺岛战伇发生在世界第二次大战末期。时间是1945年2月中旬至3月下旬.,历时近四十天。

..当时欧洲战场接近尾声,希特勒德国的首都柏林兵临城下,攻克柏林指日可待。

亚洲战场捷报频传,菲律宾已収复,马来半岛与马六甲海峡已甴盟军控制。轴心国的失败已不可逆转。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点战场由欧洲战场转移到亚洲战场,太平洋岛屿争夺战是重中之重。

二.地点与地形地貌

.. 硫璜岛与中途岛一样都在太平洋上,地形比较陡峭,不利于兵力展开进攻,加上日本经营多年.防御工事相当坚固,易守难攻。加上日本的军国主义教育,武士道精神的灌输。日军抵抗十分顽強。交战双方战斗十分激烈。双方伤亡都十分惨重。

.三.日美参战指挥官及双方参战人员及参战人员伤亡人数

美军參战指挥官是大平洋艦队司令尼米兹将军.率八万余官兵,日军指挥官是粟林中道将军。他是日军中途岛与硫磺岛守备司令。率二万伍千官兵守卫硫磺岛。硫磺岛战伇以美军胜利而告终。但交战双方伤亡十方惨重。日军阵亡近二万三千余人,被俘近一千一百人。美军阵亡近七千人,受伤二万人左右。这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美军伤亡人员最多最惨重的战伇之一。

四.硫磺岛战伇的作用和意义

硫磺岛战伇与中途岛战役以美军胜利而告终。标指着太平洋岛战攻防移主。美军从防守转为进攻,日军节节敗退。遂步推进到日本本土作战。

. 硫磺岛战祋与中途岛战役和惨烈程度.以及遣成严重伤亡情况。使美国总统和最高参谋总部的将领们不得不评估进攻日本本土的伤亡程度。据说后来的评估报告提供的数据是受伤二百万人.阵亡一百万人。这是美国不可承受之重。

于是美国政府决定采用投放原子弹来迫使日本投降。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放二颗原子彈,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一世界大战提前结朿。

二颗原子弹的投放造成日本平民的大量伤亡。如果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提前一年半载结朿而减少的伤亡比还是少数,如果和进行日本本土作战而造成的日本平民的伤亡数比也应该是少数。

这就是硫璜岛之类的岛战的意义所在。


茅茅35


硫磺岛战役(1945年2月16日到3月26日)是太平洋战争中,日军与美军为争夺硫磺岛而展开的一场激战,些战日军共投入2.3万人其中海军7000余人,由日本陆军中将栗林忠道担任硫磺岛防御作战总指挥,美军方面参战的地面部队为第五两栖军,下辖海军陆战队第3,4,5师,共约六万人,由霍兰史密斯中将指挥。
日军伤亡状况:日军守备部队阵亡22305人,被俘1083人,共计23388人。日军其他损失飞机为90余架,潜艇三艘。
美军伤亡状况:1945年2月19至3月26美军共阵亡6821人,(其中海军陆战队阵亡5324人)伤21865人,伤亡共计28686人。

此战美军为攻硫磺岛所付出的伤亡比日军还大,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是太平洋战争中,登陆一方伤亡超过抗登陆方的唯一战例。


老子说史


硫磺岛战役,美军指挥官为霍兰·史密斯上将,日军指挥官为栗林忠道中将。美军投入兵力110000余人,登陆艇500余艘,军舰400余艘,飞机2000余架次;日军投入兵力23000余人,飞机30余架次,坦克23辆。仅此一战,美军阵亡6821人,21865人负伤;日军阵亡22703人,1083人投降。

硫磺岛战役自1945年2月19日战斗至3月26日。硫磺岛战役是太平洋战争中较激烈的一场战斗,期间日本坚守硫磺岛,但美军最终还是将其攻破。随后美军将该岛建设为供战斗机起飞的机场,为B-29超级堡垒轰炸机护航,大幅提升了对日本政治和工业核心的东京进行战略轰炸的效率。

硫磺岛战役除了其战斗艰苦而成为着名的战斗外,美军摄影师拍下了美军士兵于该岛上竖起了美国国旗的场景,也令该战斗名扬内外。



战图封侯事


当时指挥此次战役的美国方面是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兼硫磺岛作战攻击总指挥的尼米兹上将,日本方面是中途岛和硫磺岛守备部队总指挥栗林中道中将。硫磺岛战役爆发于一九四五年二月十九日,结束于一九四五年三月二十六日。日本阵亡:两万两千七百零三人,被俘投降一千零八十三人,美国伤亡人数是六千八百二十一人负伤两万一千八百六十五人,不过此次战役以美国大胜为结局,当然美国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就是当年著名的硫磺岛战役。


鸭绿江畔的涛声


为争夺战略要地,夺取控制权,美日双方都动用大量的兵力,物力和财产,在此决一死战。结果,是美日都付出了惨重代价了,几过几番拉锯式阵地争夺战,美军以微弱优势战领岛上的阵地,全歼了日军守军22703人,俘虏1073人,自己以6821人的死亡代价,拿下了琉璜岛,插上了美国的星条旗,战役结束。


Ssummer


琉璜岛战役美军将领是尼米慈将军,日方将领粟林中道将军。

战争十分惨烈,日方战败。二万五千日军死亡二万三千多人,被俘一千一百多人:。美方获胜,八万士兵死亡七千,伤两万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