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确定你大脑里的“知识”都是知识吗?“三勤”策略帮你获得真知

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淹没在信息的海洋里。在这些信息里面,有一些是知识

。所谓知识,指的是能够指导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且长期来看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结果的那些信息。比如“银行定期存款的利息比活期存款高”就是一个能让我们做出更好决策的知识——在不考虑其他理财手段、且对现金流动性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存银行定期比活期拿到的利息要高。

但是,你一定要警惕,有些“知识”不仅没用,还有害。因为,“知识”有三种:僵化的知识、活跃的谬知和活性的知识,只有活性的知识才是真正有用的知识。

你确定你大脑里的“知识”都是知识吗?“三勤”策略帮你获得真知

“知识”有三种

僵化的知识是无用的知识

僵化的知识是那些被吸收进大脑,但是并没被你真正理解的知识——尽管你认为你已经理解了。央视曾经做过一个节目,在大街上随机采访路人,问“你幸福吗?”

你确定你大脑里的“知识”都是知识吗?“三勤”策略帮你获得真知

你幸福吗?

这是一个熟悉却陌生的问题。我们不管是在课堂里,还是书里,还是和别人交谈中,听到和看到了无数遍关于幸福是什么的描述。我们以为我们已经深刻地理解了这些词的含义,但事实上,很少有人真正理解了。不信可以试着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幸福的含义是什么?人如何获得幸福?幸福的标准是什么?这些问题都需要你对“幸福”这个概念有深刻地理解才能清晰地说出来,而这对你能否过上幸福的生活至关重要。如果这些问题你不能很好地回答,说明你对“幸福”这个知识点并没有真正地理解,那么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你很可能会感到茫然。

人们往往不能充分地思考他们所学到的这些知识,并将其转换成一些对他们做决策有意义的东西。人们的大脑中有很多这样的知识,它们仅仅是空洞的说辞。

活跃的谬知是有害的知识

活跃的谬知是指那些被我们大脑接收并被积极地使用、但属于错误的信息——尽管我们错误地认为它是正确的。我们接收的谬知实在太多,其中不少一直在干扰我们的生活,使我们不断地做出错误的决策。德克里斯塔·珀佩曼写的《500个常识错误》,涵盖人们在历史政治、自然科技、文化娱乐、生活社交、健康营养等各个领域常见的谬知。

你确定你大脑里的“知识”都是知识吗?“三勤”策略帮你获得真知

《500个常识错误》

比如,“强咽食物可以把卡住喉咙的鱼刺吞下去”就是个活跃的谬知。如果运气好可能没什么事,但是这其中的风险是较大的。因为食物可能使鱼刺在你喉咙里扎得更深,导致出血化脓。正确的做法是,用汤匙压住舌头,用手电筒照射,看能不能用镊子夹出来,如果难度较大,一定要看医生。

你确定你大脑里的“知识”都是知识吗?“三勤”策略帮你获得真知

谬知的危害是巨大的。谬知是对事物的错误认识,如果一个人的决策和行为常以这种错误认识为基础,那事情的结果肯定会偏离他预想的结果。现在,很多看似权威的媒体、书籍都在有意或无意地传递谬知,要分辨出来并不容易。

活性知识才是有用的知识

活性知识是指那些被大脑所接受且被积极利用的知识。

这些知识不但真实,而且它被我们深刻地理解,能够通过其隐含意义带给我们越来越多的知识。比如欧式几何,你初中时学的那些几何定理,全都是由5个公理推导出来的。

你确定你大脑里的“知识”都是知识吗?“三勤”策略帮你获得真知

欧几里得

再比如,如果你知道并深刻理解了“艾宾浩斯曲线”这个知识,那么你就会有计划地在某个时间去强化记忆,从而更好地对抗遗忘。

你确定你大脑里的“知识”都是知识吗?“三勤”策略帮你获得真知

艾宾浩斯曲线

好了,相信你已经理解了什么是僵化的知识、活跃的谬知和活性的知识,你一定会问,我们如何知道一个“知识”是不是活性知识呢?园丁给的终极答案是,成为一个批判性思考者。另外,园丁总结了一个“三勤”策略,供你参考。

1、勤质疑,识别谬知;

2、勤反思,将僵化的知识转化为活性的知识;

3、勤学习,不断获取活性的知识。

以上就是本期节目的内容,谢谢大家的阅读。如果你想持续提升思维能力,请关注思维园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