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文人相親

“文人相輕,自古而然。”——文人相輕之論由三國魏曹丕在《典論.論文》裡提出。

自古至今文人們“各以所長,相輕所短”,培育了文壇的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生態環境”;同時,文人們也看出了它的負面作用,即文儈文痞借棍打人,一般文人門戶之見破口大罵文兄詩弟。因此,當今文人圈裡有人反對文人相親,提出文人互勉。

阜陽一帶,文人們不計較門戶之見,總是相依相親。

同行是冤家。然而,阜陽文人圈裡卻流傳這樣一句俗話:“同行三分親。”

同行三分親。筆者深有體驗。近幾年,筆者抽暇穿行在阜陽城鄉各地採風,除接觸衙門、商海人士外,登門拜訪不少文化、教育、藝術界的文人騷客(包括謀得一官半職的文人,生意人中的儒商),每每相遇,大有如隔三秋之感。文壇的一個又一個角兒無不噓寒問暖、熱情相待,需要口頭素材,說起來滔滔不絕,需要文字資料,翻箱倒櫃尋找。

讀書人、文化人的盛情充滿文人相親的情分。文人們的小吃小酌,比官場兒和生意場兒的豪華宴請醉人。

唯官是貴。官場兒上的宴席表現在盡是官吏們臉色的虛偽和情感方面的人在人情在、職在奉承在、權在威風在。

無商不奸。生意場兒上的宴席表現的多是生意人言辭的虛偽荒誕和許諾的斬釘截鐵,而心眼裡魔術、眼光中的戲法終擺不到桌面上。

文人們志同道合。他們的宴席(儘管有時以粗茶淡飯相待)厚道多了,誠懇多了,情感深了,言談話語也豐富多彩。文人聚首,並不希圖吃喝,講究的是情緒透明,追求的是心靈通達。

北宋的晏殊、歐陽修、蘇軾師生三代以及周邦彥先後在穎州主政。歐陽修主政潁州時,留下百首詩詞,其中十闋《採桑子》流傳較廣。蘇軾主政潁州時,留下數百首詩詞佳作。晏殊、蘇轍、梅堯臣、曾鞏、黃庭堅、呂公著、周邦彥等當時的文豪也都用筆墨描繪過潁州大地的人文景觀和自然風貌。

一度,阜陽文人熱衷於與北宋幾位文學家攀親、結緣:


20世紀80年代初,時任中共阜陽地區委員會宣傳部部長的施培毅曾撰寫《蘇軾潁州詩詞漫談》一文,對蘇軾的涉潁詩詞進行考證、註釋和勘誤。

1986年5月,阜陽縣地方誌辦公室印行了楊霖生編輯的《潁州西湖詩詞選注》。此書對晏殊、歐陽修、蘇軾等潁州西湖詩詞作了註釋。

2003年7月,李興武先生所著的《歐陽修與潁州》一書由黃山書社出版發行。

2004年12月,王秋生先生推出了《歐陽修蘇軾州詩詞詳註輯評》。全書四十餘萬言,訓解考辯,詳贍可信。此書由黃山書社出版發行。

歷史上,與潁州沾親、與阜陽帶故的文化人讓當今的阜陽文人找了個遍兒,親了個夠兒。

阜陽的過去,已有先前的文人“光宗”。阜陽的現在,需要當今的文人“耀袓”。文人和文人習慣一起用知識對話。文人和文人愛好一起敞開心扉解讀歷史變遷、謳歌時代風貌。

有人說,古今文人無不鄙薄富人,小瞧貪官汙吏以及庸官;然而,對於詩文作得出眾的同道,文人們卻總會金玉良言誇讚,不說字字珠璣、錦鏽華章,倒可以稱得上恰如其分罷。施培毅、王秋生等對歐蘇們的評價和親近沒有過份之處。客觀的評價和歷史的親近,使阜陽人瞭解了阜陽的過去,認識了阜陽的今天,還使阜陽人認識的重視了歐蘇等行輩文人留給阜陽的精神財富。人家歐蘇不僅執政為民,而且還是傳播精神文明的政治家和弘揚民族文化的文學家。歷朝歷代,為富不仁的富人、貪官汙吏以及庸官留給後人的只是一個罵名。

不否認,阜陽文人有相輕的一面,典型實例當數歐陽修打油戲詩家。

宋仁宗皇祐元年(公元1049的)初至次年上半年,歐陽修知潁州。潁州地方一詩家以著名自居。一天,此公與歐陽修正好同船渡河。所謂著名詩家吹虛了自己一番後,又說歐陽修的詩文如何平淡無華。歐陽修聽了,淡然笑笑,上岸時信口回敬一首打油詩:

二人同乘舟,去找歐陽修。

修已知道你,你還不知羞。

打油詩末句的“羞”字和歐陽修大名裡的“修”字諧音。歐陽修回敬得恰到好處。

著名,不是文人騷客們隨便加封的桂冠,能寫幾篇文章甚或發表了幾篇大作的寫家,能畫幾張畫兒甚或有一幅作品獲了什麼大獎的畫人、寫字匠,馬上遙身一變著名了。著名者成林,哪還見參天大樹?動不動稱某某人著名,稱某某人 是什麼泰斗、大師,實為社會的一種浮躁現象。沒有人會說“著名的蓸雪芹”、“著名的魯迅”、“著名的錢鍾書”,我們只說“蓸雪芹”、“魯迅先生”“學者錢鍾書”即可。蓸雪芹、魯迅、錢鍾書等,只要提起他們的名字,無須冠以“著名”二字,人們自然而然地肅然起敬。譬如蓸雪芹,我們只需說中國除了地大物博,還有一部百科全書《紅樓夢》,是令國人一代又一代地自豪下去。

有文人想讓別人吹自己,自己便先把自己吹出去;有文人想使別人抬自己,自己便先把自己抬出來。吹自己、抬自己時,自以為滿世界都在注目自己——鳥罷,人們不認同。

當今的阜陽文人圈裡,有人相親時卻不能把握好尺度,便相吹相捧相抬了。你拍我解癢,我拍你肉麻。你把我的馬屁拍得滲油,我把你的馬屁拍得贅肉。

舊體詩壇上,有所謂詩家哼哼出幾首合乎平仄的“抄唐詩”、“販宋詞”的格律詩詞後,便稱為“泰斗”、我成“著名”地你吹我捧起來。其實,他們那些充滿革命口號、政治宣言的“老幹部體”(書畫界,亦有“老幹部字”、“老幹部畫”)並無驚世之句、傳世之作。

阜陽文人們,相依相親好,相親時不要厚著臉皮相互吹捧,以免圈裡人和局外人產生膩歪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