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搬迁群众抓商机 自主创业有出路

易地扶贫搬迁不仅要改善人居条件,更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从农村搬到城市,就业成了改变生活的关键,如今,在万山区各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里,涌现出了一批自主创业者,呈现出多元化就业、多渠道致富的发展趋势。

走进旺家社区,一栋栋崭新的安置房在道路旁连成排,社区花园里老人和小孩围坐在一起聊天、玩耍,搬迁户安东尼在小区里开了一家理发店。丹都街道旺家社区居民朱朝珍告诉笔者,“以前在老家剪头发不方便,要走很远的路,现在方便了,下楼就可以剪了。”

安东尼是思南县的搬迁群众,勤劳、自立的他由于居住条件的“先天缺陷”,在家务农的收入远不能满足六口之家的日常开销,于是他只能外出务工挣钱,一家人生活的重担都压在了安东尼的肩上。他说,“以前家里面条件不太好,一直在外面打工,回家的时候交通也不方便,每次回家的时候如果联系不到人来接的话,要走几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家。”

自启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后,安东尼一家成为了搬迁对象。2018年9月,全家人搬迁入住到旺家花园安置点。“从去年搬到这里来之后,(在市区)花两块钱的车费就到家了,这里基础设施好,居住环境好,现在就想在这里创业发展。”安东尼高兴地说道。

在外打拼多年的他,学得了一手理发的好技术,去年打工回到家以后,安东尼有了在小区内开理发店的想法,但启动资金成了阻碍。通过多方了解,万山区对搬迁群众自愿创业实行相关费用减免政策,建立创业贷款贴息、创业经营税费减免、创业扶持资金等10余项扶持政策。有了政策的扶持,安东尼的理发店开起来了。

“针对我们社区自主创业的搬迁户,我们除了免去他们前三个月的房租外,还为他们办取了工商营业执照,后面的9个月还会有相应的房租补贴。”丹都街道旺家社区党支部委员何英说道。

好想法,好技术,安东尼的理发生意逐渐好了起来,一家人的生活也越来越好,父母看着孩子回到了身边,家庭团圆了,高兴得合不拢嘴。安东尼的母亲苏德容难掩喜色,她告诉笔者,“我们搬到这里来一切都比老家好,以前家人都在外面奔波,现在儿子也回来了,各方面都有个照应了,在家里吃饭大家都团团圆圆的,比以前不知好了多少倍。”

安东尼一家的创业路只是万山区搬迁群众自主创业的一个缩影。目前,万山区易地扶贫搬迁人员创业的有161人,创业带动就业有211人,大家逐步实现了由“贫”向“富”的转变,“幸福”成为了搬迁户们最大的感受。(廖雨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