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即将降临


5G时代,即将降临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成为了近期最热门的科技概念之一,它的发展势不可挡。高盛研究部预计2019年将是5G的开局之年,特别是在无线家庭宽带方面。同时,随着5G智能手机的面世,我们认为5G蜂窝网络的推出将在2020年加速。在无线设备市场经历了四年的低迷期后,5G有望推动新的增长,并带来影响深远的变革,包括电信运营商的边缘计算覆盖范围、以超低延时技术推动工业自动化等。

1

一、5G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5G时代,即将降临


2

二、中国5G未来发展趋势

一是产品技术逐步聚焦四大应用场景。推进组归纳出未来5G应用主要集中在4个场景:高铁、地铁等连续广域覆盖场景;住宅区、办公区、露天集会等热点高容量场景;智慧城市、环境监测、智能农业等低功耗大连接场景;车联网、工业控制、虚拟现实、可穿戴设备等低时延高可靠场景。因此,5G技术与产品开发也应重点围绕这4个场景展开,及时做好前沿技术与产品开发。

二是5G技术将激发新的消费需求。5G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可以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连接”,形成万物互联,并融合在工作学习、休闲娱乐、社交互动、工业生产等各方面。逐步丰富的消费形态将促进用户体验需求的重大变革,进一步激发出新的产业、新的业态和新的模式。为此,要充分做好技术与产品储备,及时跟踪技术与产品的动态变化,尽早布局颠覆性技术与产品。

三是产业融合变革加速。基于5G技术的支撑,跨行业的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强,新型信息化和工业化将深度融合,引发产业领域的深层次变革。移动物联网场景等5G技术将渗透到消费、生产、销售、服务等各行业,推动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环节进一步向数字化、智能化、协同化方向发展,实现工业领域全生命周期、全价值链的智能化管理。

3

三、中国5G在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是要掌握5G标准建设和产业化的主动权。当前正处于5G标准化研发阶段,要继续加强与ITU、3GPP等国际标准组织的沟通,打造国际化5G试验平台,形成全球相对统一的5G标准。未来5G的竞争不仅是标准的争夺,更是5G产业化应用水平的角逐。5G微信公众平台(ID:angmobile)了解到,要提前布局5G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带芯片”等关键设备的技术突破。同时,促进设备制造商、电信运营商、测试设备制造、终端产品、网络管理等各方协同发展,为未来产业化做储备。

二是要注重垂直行业的融合创新研究。可以预见,随着5G技术与应用逐步推广,技术与行业融合将随之加速,新业态、新模式将不断涌现。要做好垂直行业对5G技术需求的跟踪研究,加强与企业和个人用户的对接,及时发现新的增长点。近期来看,车联网、工业控制、虚拟现实、物联网等将是5G重点支持的领域,要重点开展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发挥5G对行业发展的信息化支撑作用。

三是要高度重视信息安全体系的构建。5G的云化、虚拟化技术能够满足移动网络海量数据的需求,为用户带来丰富业务的同时,对数据隐私和安全保护的要求也显著提高。5G的传送速率高、业务多样,更容易被黑客找到移动终端的漏洞并发动攻击。一旦漏洞被攻破,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一方面要对5G的安全防护技术进行重点突破,另一方面要加强网络安全体系的建设。

Q

中国运营商有哪些机遇?

增强移动宽带 (eMBB) 指5G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应用,主要面向普通消费者,同时更高的网速将推动未来在大众市场中的普及应用。eMBB建基于下载速度至少为20 Gbps的移动通讯网络、城市里稳定的100 Mbps数据速度以及4ms的网络延时。我们认为比4G快10倍且延时仅为4G的1/50的5G速度将为消费者带来新的移动用户体验。

海量机器类通信 (mMTC) 指例如智能抄表、监控摄像头等的连接设备。mMTC技术可支持每平方公里至少100万个物联网终端,续航时间长且覆盖范围广。mMTC也可称为海量物联网。海量物联网近年来在中国兴起,主要得益于政府对技术应用的大力支持。工信部对网络覆盖、基站和连接的数量均定下了明确的目标。随着设备连接数量的迅速增长,物联网已融入工业设施、公共服务和个人生活的多个应用。我们预计海量物联网将在未来几年保持强劲增长。

超可靠低延时通信 (uRLLC)

指支持超响应连接、低于1ms空中接口延时、中高数据速率和高速移动的通讯技术。uRLLC的应用机会包括在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和工厂自动化等。车载数字技术的日益普及带来了网联汽车市场的发展良机。我们看到网络连接在高端车款中越来越常见,同时在汽车后装市场服务中,安装量也在逐年递增。无处不在的连接也使如自动驾驶的先进技术成为可能,带动着汽车行业的发展。


5G时代,即将降临


5G作为下一个时代的基础技术,定能让社会发生巨大的变革。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