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和道人有什么区别?道人是否就是道士呢?

道教是中国古代惟一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是指“道”的教化和说教,或者说是以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说发展而来的教派。道教就是信奉“道”,就是想要通过个人修炼而成仙得“道”的宗教。

道士和道人有什么区别?道人是否就是道士呢?

信奉道教的徒众是“道士”。道土的名称到东汉时期才出现。元初史学家胡三省注解《资治通鉴》解释说:“道家虽日宗老子,而西汉以前未尝以道土自名,至东汉始有道士张道陵、于吉等,其实与佛教皆起于东汉之时。”即是说自从东汉张道陵、于吉等实际创立了道教后,才有了道士这个名称。也就是把那些奉守道教经典规诚、并熟悉各种斋醒祭祷仪式的人,称之为道士而道人的范围则更广一些。

道士和道人有什么区别?道人是否就是道士呢?

可以包括这样五种人:一是有极高道德的人,可以理解为贤人即道人。二是炼丹服药、修道求仙之土,即颜师古所说的“有道术之人也。”三是道教徒,真正意义上的道士。如《宋史・吴元扆传》:“乃集道人设坛,洁斋三日,百拜祈祷。”这里的道人是真道士。四是佛教徒和尚也称道人。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晋宋间佛学初行,其徒犹未有僧称,通日道人,其姓则皆从所授学。”这是说晋至南北朝时期,佛教开始流传,当时还没有僧人的称呼,佛教徒也被称为“道人”。

道士和道人有什么区别?道人是否就是道士呢?

五是佛寺中打杂的人。如同《水浒传》第四回所说:“那汉子道:“我这酒挑上去,只卖与寺内火工道人、直厅轿夫、老郎们、做生活的吃。”寺院中的这些杂役也叫做道人。那么,道人的称呼范围这样广,道士还有什么别的称呼呢?除去上面说的可以称为道人外,还有别称如“仙客”、“黄冠”、“羽人”等。对女道士称“女冠”或“道姑”。

道士和道人有什么区别?道人是否就是道士呢?

对道士中学识渊博、修养很高的,则称“法师”或“真人”,对道土中未成年者称“道童”或“仙童”从以上情况看,有的道人是道士,有的道人则不是道土,究竟谁是谁不是,要看具体情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