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有些员工领着车补坐着公车的现象?是不是发车补的单位应该取消公车?

健康快乐58092777


如果单论私企的话,个人觉得是非常好的事情。企业员工一个月的车补钱是没有特殊规定的。需要考虑到员工的工作性质,员工的职位,公司的待遇等。

而目前议论比较多的还是事业单位。什么是事业单位,科普下吧!事业单位是指由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接受政府领导,是表现形式为组织或机构的法人实体。

例如湖北省的:湖北省已公布车改补贴标准:厅局级1690元、县处级1040元、乡科级650元、科员及以下450元。

另外,并非所有事业编制范围内职工都有车补,只有上述各事业单位符合工作用车配备条件的岗位和人员,以及其他在编在岗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满足条件。

这其中有许多疑问❓比如“怎样的情况是符合用车岗位和人员?什么是工作人员满足条件?”好比大家熟知的“低保户”事件一样。多多少少是有那么一些钻空子的人!


Aman郑先生


车改后关于题主所说的领着车补坐着公车的现象确实还是存在的,但这种情况大多数却是合理的。

自从机关事业单位公车改革以后,大多数的一般性公务用车都被取消了,但不少单位还是保留了一部分必要的业务用车、特种专业技术用车等车辆。

虽然大多数公务员都领了车补,但车补只是为了保障他们在规定区域范围内的出行,比如在市区范围内送文件、参加会议等不能够使用公车,必须自己坐公交或者打车。而在规定区域以外的公务出行,比如去县城调研、考察还是可以享受公车接送的,但也不能够直接到家,只能从单位出发。

而对于一些特别的单位,比如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应急管理局等,它们是具有执法权限的,日常工作中都是需要使用公车的,总不能让警察出警的时候打滴滴或者坐公交吧。

还有一些级别比较高的领导是可以享受专门的公车的,比如地市一级的书记、市长,但是同时这些领导就不能够领取车补了。

所以,将发车补的单位的公车完全取消是不实际的。

但是,如果不是以上情况,那领着车补坐公车就是违规的行为,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是可以向当地的纪检机关举报的。

虽然车改以后关于车补的争议就没有停过,但对于普通群众来说,就相当于政府将以前养公车的钱直接发给了公务员,公务员又涨了一次工资,过后慢慢就习惯了。

但是对于同在体制内的事业单位的职员,车改以后公车没了,车补还领不到,特别是一些混编混岗的单位,事业编制人员的落差更大,每个月看着公务员领车补,都是一种受伤。所以,在不能妥善解决这种矛盾前,争议将一直存在。


流雷电


谁告诉你公车改革后还可以坐公务用车的?车子都没有,怎么坐?

2014年全国党政机关公车改革后,除执法车辆和特种车辆比如警车、环保执法车外,其余公务用车一律封存上交,按规定向社会拍卖,只保留少量公务用车交机关事务管理局委托平台公司管理,用于满足相关公务需要。这些车辆统一被打上“公务用车”标识,并装备GPS,各部委办局如有因公接待、下乡或出差,可以根据公务用车使用流程向机关局提出申请,机关局按照事情轻重缓急给予安排。由于车辆较少,实际上多数时候都申请不到(除非是核心部门要车),且因为有GPS定位,不能超范围用车随意乱跑,很多单位也不愿意使用平台公务车。碰到重要事项,很多单位都会选择到政采目录的租车公司租车,但这样同样也会受到公共经费支出的限制,且还有审计风险。

所以公车改革后,实际上各部委办局已经没有公务用车使用,除接待、下乡、执行一些重要任务可以按规定申请公务车或租车外,其余大部分时间无论上下班或执行公务,只能坐公交车、打车,或“私车公用”,每月几百块的车补不见得有多余。小公这里所有的行政机关单位都在新区办公,而绝大部分人都在老区居住,很多人为了平时办事方便每天开车上下班(有通勤车坐单程2元),来回五六十公里,加上开车办点事的油耗,一个月下来,七百多块钱车䃼勉强够用。

很多人以为公务员领车补以后就装口袋,不用开支了,那是不懂情况瞎说。当然,不排除有些人平常坐公交车上下班办事略有节余,但对大多数公务人员来说,为了办事方便很多时候不得不开私车,日积月累实际上不倒贴就不错了。

至于事业单位和国企,现在基本上也都封存了公务用车,其在职在编人员一般不发车䃼,采用实报实销方式解决用车需求。


80后小公


党政机关的公车改革工作已经于2016年末全面结束。而按照原计划依次进行的事业单位和国企央企公车改革工作,却只是在部分省份有试点,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和党政机关公车改革后,公务员和参公人员有公车补贴不同,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却以一般公务员性用车“实报实销”为主,并没有发放公车补贴,部分省份即使发放,也只是按200元、300元的标准减额发放。

那么,从已经完成公车改革党政机关来看,一边拿着车补,一边还在使用公车,这样合理吗?事实上,答案很简单,这样做是完全合理合规和合法的。

公车补贴并不是发给公务员和参公人员的租车费,并不是人们以为的那样,给你公车补贴,你用这些钱租车办公事。公车补贴是指公车改革后,使用公车费用节省的部分,发给公务员和参公人员的福利。公车改革后,要求公车经费节约必须达到9%以上。而公车补贴,就是这“9%以上”里面职工应该享受的福利部分。

公车改革后,乡镇党委政府因工作需要,可以保留公车,各单位的特种车辆也可以保留,县区以上四大班子领导也可以保留公车使用,但保留了公车,就不能享受公车补贴。取消公车之后,车辆统一由机关事务管理局或者公车平台管理,调配使用,多余车辆拍卖。因公出发、出差人员,可以在平台申请车辆,公车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就可以使用公车。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拿着车补还坐着公车”的现象,其实是合理合规的。


真宁腔调


公车改革是最不合理的改革,官越大发的越多,还有专车司机!事业单位干活多啥也没有!改革成果共享是空话!


用户22886910169


车补就是最大的不公平!他们都知道错了,但他们却不管不顾!


王母故里


公车改革是建国以来最不公平的事,基层干活的大部分是事业编,却没有补贴,不干活的拿补贴,什么道理???山东省更是岀台了事业单位的领导可以发放车辆补贴(普通工作人员不能发放车补)的规定,更是让人不解,如果不尽快解决这个问题,矛盾会更加突出。


scy685


拿所谓车补的人本来的待遇就已经给了应有的待遇,还要拿什么车补,车补就是最大的不公正、不公平。那是不是所有的员工都要发车补。


风之子128606936


中国最失败的改革就是车改。


快乐人生238236765


车补制造了不公平,要是长此下去,人们总会议论,打击工作积极性不说,关键时刻也是有人攻击的话语,不可不重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