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锦旗:打造沙水相联“生态长廊”

杭锦旗:打造沙水相联“生态长廊”

2015年以来,由杭锦旗政府筹资4000多万元,在黄河南岸总干渠22公里闸建成分凌引水闸1座,新建引水渠38.5公里,引水流量30立方米/秒,建设生态围堤17.92公里。从2015年开始至今,已累计分凌引水近1.6亿立方米。

杭锦旗:打造沙水相联“生态长廊”
杭锦旗:打造沙水相联“生态长廊”

据了解,黄河流经杭锦旗全长249公里,是全黄河流域流经最长的一个旗县,年过境水量约310亿立方米,每年要经历流凌封冻和开河流凌两个过程,凌汛期平均槽蓄水量在14亿立方米左右。由于黄河封冻致使冰下过流能力减弱,加上开河期间大量凌水通过,造成水位壅高,危及防洪大堤,甚至引发凌汛灾害。不仅威胁沿黄地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也使大量的水资源白白浪费。而比邻黄河的库布其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总面积1.45万平方公里,其中杭锦旗境内面积0.987万平方公里,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52%。沙漠因为缺少生态水资源,原有湖泊萎缩,草木皆枯,生态环境极度脆弱。为此,杭锦旗经过多次实地勘察及走访调查,得出具备自流引水条件的结论。从2013年开始,杭锦旗邀请了权威部门专家到实地勘察论证,同时委托黄河勘测设计有限公司编制了《杭锦旗库布其沙漠重点水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于2014年凌期,利用南岸总干渠和牧业分干渠,首次将凌水引入库布其沙漠腹地。

经过积极争取,2018年,该项目被列入《全国江河湖库水系连通2018年度实施方案》中,争取中央补助资金6524万元。进一步完善水系连通功能体系,继续将蓄水区向下游延伸10公里,并建成退水闸1座,退水渠3.6公里,与总干渠连通,形成从黄河引水、自流经过库布其沙漠、再退还黄河的水循环格局。通过几次分凌,不仅减轻了凌汛压力,更重要的是将凌水引入库布其沙漠,在沙漠腹地形成水面近20平方公里,保护湿地面积近60平方公里,20多种植物自然恢复生长,也迎来了10多种水鸟前来栖息,形成沙水相连生态自然格局,促进了大自然生态系统全面恢复,而且为周边农牧民带来了收益。

杭锦旗:打造沙水相联“生态长廊”

下一步,杭锦旗将不断巩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成果,计划将引水工程继续向下延伸约80公里,与七星湖连通,共可形成湿地面积约300平方公里,中途再建设2条退水通道,与黄河南岸总干渠、总排干相接,送入杭锦淖尔蓄滞洪区,然后再退到黄河。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区域水系的互连互通,优化水资源配置,有效缓解生态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并通过生态围堤建设,将在库布其沙漠北部边缘形成“绿色屏障”。(文|闫奥博 杨欣)

END

●巡 视 公 告

●领导干部带头植树造林 生态杭锦再添新绿

●6分钟扫黑除恶动画宣传片,教你分辨“黑”与“恶”!

●杭锦融政务

杭锦旗:打造沙水相联“生态长廊”
杭锦旗:打造沙水相联“生态长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