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商圣为何不留财产给子女

一代传奇人物范蠡,他的一生波澜壮阔,精彩纷呈。他是个幸运的商人,也是个富而好行其德的人,被后世称为中国商人的圣祖。

富好行其德

一代商圣为何不留财产给子女

在很多商人还在日思夜想地为怎么赚钱操心的时候,范蠡已经远远超越这个层次了,你搞不清楚他是怎么赚钱的,又为何在发家致富后散尽家财。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范蠡助越国灭吴称霸后,位极人臣,却功成弗居、激流勇退,“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

那么,范蠡离开越国后去哪了呢?《史记·货殖列传》记载,“乃乘扁舟浮於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范蠡由越到齐发迹,“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

一代商圣为何不留财产给子女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范蠡由齐到陶经商致富,“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

这既是范蠡三迁,也是三聚三散的故事由来。在范蠡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真诚经商、智慧经商的精神和慷慨慈善、回报社会的精神。

传美德不传财

十九年间,范蠡三次积累巨额财富,三次散尽财富,太史公曰:“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

一代商圣为何不留财产给子女

司马迁在《史记》中论述了富贵和仁义的关系,“富贵”是“皮”,“仁义”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可见,太史公是倡导物质基础决定精神境界,而范蠡三聚三散的行为,恰好印证他的说法。

范蠡对子孙后代不传财富,传美德。他给后人留下的是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宽以待人的处世原则。传留财富易,传承美德难。范蠡以身作则,用切实行动来传授美德。

他“与时逐而不责於人”,即用人“择人”而不责于人;他富而好德,周济贫穷乡邻;他平吴霸越,却不恋栈功名,激流勇退;他自强不息,不断进取,积蓄财富却散财施舍贫穷,重新创业。

一代商圣为何不留财产给子女

历史是一面镜子。读史先阅人,阅人即阅世,道不远人。范蠡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后世商人树立了一个榜样:富而好德,才是真正的大商之道。范蠡达则兼济天下,名垂后世,被尊称为商人的鼻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