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5招!言語理解正確率高達90%!

只需5招!言語理解正確率高達90%!


大家好,我是並不想紅的圖圖老溼。

省考衝刺,許多小夥伴在言語理解模塊遇到了瓶頸,刷了很多題,正確率始終沒有提高。今天圖圖為大家總結了5條言語理解捷徑技巧,一起來學習一下!

1

標點符號法

(1)冒號

冒號的作用是提起下文或總結上文,在行測言語模塊的考試中,常用在“說、想、是、證明、宣佈、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詞語後邊,表示提起下文,一般跟分號“;”一起使用。所以行文結果一般很明顯,一般是總分或者分總。當然,冒號至分號之間的內容,可以省略不看,或者掃讀,而段首或段尾的總說部分即為文段的重點。

(2)頓號

頓號是中文中特有的標點,表示並列的詞或詞組之間的停頓。頓號和冒號一樣也是一種非常有效解題方法,尤其是利用頓號表示並列的這一特性,在解答邏輯填空是顯得更為有效。

(3)問號

問號是語氣語調的輔助符號工具,在行測言語考試中,比較有效的是反問和設問。反問是用疑問的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只問不答,答案卻暗含在反問句中。



【舉個例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2008年定為“馬鈴薯年”,俗名“土豆”的馬鈴薯被聯合國的專家們稱為“隱藏的寶貝”。聯合國用一種農作物命名一個年份,在歷史上只出現過一次,就是2003年——國際水稻年。今年的主角為什麼不是“玉米”、“蘋果”,偏偏是土豆這個深埋地下,不起眼兒的小東西呢?因為解決全球糧食安全問題需要土豆。

對這段文字概括最準確的是( )

A 土豆和水稻都是重要的農作物

B 全球糧食安全問題應引起重視

C 土豆被提到糧食安全的戰略高度

D 土豆潛在的巨大價值有待進一步開發

【解析】很明顯,這道題目出現了較多的特殊標點和數字,這些都是典型的舉例子的標記,屬於分說部分,重要的是,段尾出現了一個設問句。所以這道題目只要抓住了最後一句話中的問句,就會發現是一個有問有答的設問句,解決問題的答案很重要,“解決全球糧食安全問題需要土豆”,因此只有C選項符合要求。

2

話題一致法

話題一致法也就是說材料與選項在文段主體、主題上是一致的,確保語句表達連貫銜接。材料裡說的是一件事,選項說的是另一件事,無論述主旨概括、意圖推斷還是細節判斷或是其他題型,這個選項都不可能正確,可以很快地排除。



【舉個例子】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不斷成為社會焦點,民眾的心裡預設也隨之發生了根本性改變。從前人們默認食物是安全的,不安全的食物乃異類,非充足證據而不輕信;而現在,很多人默認食物是危險的,任何人說“某物含毒”,都極易引起共鳴。一種“反權威”的立場,使 得官方鑑定機構處境尷尬,民眾不再信任乃至排斥其履職。但在民間鑑定發育不彰的環境下,那種“高傲的不信任”奢侈且危險。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

A 食品安全問題亟須得到有效解決

B 出臺完善的食品安全保障法刻不容緩

C 重新建立民眾對食品安全的信心至關重要

D 食品安全保障部門應切實擔起保障食品安全的責任

【解析】

我們來看如何用照應法做題。先看文段找準所談論的話題和傾向,文段中,民眾由對食品安全的心裡預設從“默認食物是安全的”到“默認食物是危險的”,背後體現的是對食品安全的信心不足,文段的話題是民眾對食品安全的信心問題,雖然是意圖題,但是話題並不 會變,選項中符合這一話題的只有C,所以正確答案就是C。

3

表達傾向法

材料中有時出現一些帶有感情傾向的詞句,用來表達作者的態度傾向。



【舉個例子】當前,信息技術、視聽手段的空前發展,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可以說,這是發明蒸汽機和電力以來,最偉大的科學進步。不少人認為,電視、電腦提供的畫面與音響,已足夠提供人類所需要的信息與知識,超過了文字的功能。於是他們片面地認為,人類進入了所謂的“讀圖時代”。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

A 傳統文字的價值依然存在,並不會被圖像信息完全替代

B 對於信息與知識的主要來源,很多人存在錯誤的看法

C 影像所提供的信息含量並不比文字負載的信息少

D 信息技術的影響力在當前社會是非常重大的

【解析】通過“片面”一詞可看出“對人類進入了所謂的‘讀圖時代’”觀點的否定。因此,本題答案選A。

4

關聯詞法

要關注材料中出現的關聯詞語,在理解類題目中,可以藉助關聯詞把握材料重點;在表達類題目中,可以藉助關聯詞把握語句之間的關係。

類型:遞進、轉折、因果、條件、並列、承接、讓步、取捨、選擇

用法:(1)藉助關聯詞找主題句;(2)藉助關聯詞判斷語句之間邏輯關係。



【舉個例子】亞洲國家躲過了近年來的全球大蕭條,其中最主要原因是它未被捲入2008年金融危機。然而近日一項調查顯示,亞洲的債務水平正在以可怕的速度增長。 從某些方面來說,這有部分合理理由。許多國家的超低息政策鼓勵貸款,債務增長是財務增長的自然產物。但值得警惕的是,亞洲國家需要藉助更大的債務規模來保持經濟增長。這個信號說明,亞洲經濟健康狀況不像 GDP增長速度反應的那樣良好。亞洲目前的債務水平總體來說低於歐洲,還處在安全範圍內,但債務的迅速增長會讓經濟體更容易遭受衝擊。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

A 亞洲國家經濟增長缺乏後勁

B 亞洲國家需警惕陷入債務危機

C 盲目追求 GDP增長速度後患無窮

D 要全面認識超低息貸款政策的利弊

【解析】 文段最後一句中的轉折關聯詞“但”之後是重點。本題答案選B。

5

反面論證法

要關注材料中出現的反面論證,通過反面論證找到作者的正面觀點。

正面觀點+反面論證:反面論證之前會出現正面觀點,正面觀點+否則/不然;

(正面觀點)+反面論證:反面論證之前省略正面觀點,(正面觀點)+如果不A,那麼B,可從“如果”之後找正面觀點(和假設內容相反的意思)。



【舉個例子】學術的意義是求真,探求真理本來應該是每個學者的崇高職責,誠實也應該是治學的最基本的態度。人類的活動很難找出還有哪一種像學術這樣強調真實,學者也因之受到公眾的敬仰,甚至被視為社會的良心。如果由於學術不端行為的頻發,而使科學界的聲譽受到嚴重損害,敗壞了科學研究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那麼它必然會阻礙科學的進步。

這段文字意在( )。

A 倡導誠實嚴肅的治學風氣

B 反思科研領域的不端行為

C 揭示阻礙科學發展的因素

D 審視科研領域的誠信問題

【解析】 根據尾句反面論證可知正面觀點為強調誠實在治學過程中的重要性。本題答案選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