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壁、關家堖一戰


磚壁、關家堖一戰


1940年10月,秋末冬初,在地處太行山大山深處的八路軍總部駐地磚壁村,天高氣爽、寒氣襲人,八路軍總部的將士仍穿著破舊的單衣,在前線堅持抗戰、英勇殺敵。

關家堖位於磚壁村13華里,站在磚壁村東面山頂上,就可以清清楚楚看見關家堖村的全貌。關家堖是武鄉蟠洪河東岸的一個制高點。1940年10月29日,由沁縣東犯武鄉、黎城的敵人日軍36師團岡崎大隊,在黎城縣西井一帶遭我軍襲擊後,又回竄武鄉縣左會村一帶,企圖偷襲我八路軍總部,在芝麻角、漆樹凹一線被我七七二團側擊後,迅速搶佔了關家堖,目的想利用有利的地形,居高臨下於我軍決一死戰。總部接到前方報告,彭德懷副總司令與左權副參謀長立即趕到石門村,並在此召集了一二九師旅以上幹部會議,決定集中在武鄉的我軍優勢兵力,果斷消滅這股敵人。隨即以集總的名義發出命令:三八五旅陳錫聯所部和新十旅範子俠所部歸劉、鄧直接指揮;三八六旅陳賡所部和決死一縱隊二十五團、三十八團歸陳賡旅長指揮;總部特務團和山炮連由彭總直接指揮。並命令各部隊和山炮連務必於30日凌晨進入攻擊位置。

為配合八路軍主力部隊圍殲關家堖之敵,武鄉縣蟠龍以東的各村有上千名民兵自衛隊參加了支前工作,總部機關所在地磚壁村民兵在總部首長指示下,當天晚上,抽調了30名男青壯年和15名青年婦女,在村公所開會接受任務,並指定有馬象儒、張潤孩擔任支前男女隊長,大家聽說要配合部隊打鬼子,人人興奮、個個摩拳擦掌,在村公所裡聽了總部民運部和野戰醫院兩位同志講解戰場知識,,如怎樣利用地形地物隱蔽、怎樣救護傷員、怎樣防空等等……經過短暫的學習,村幹部又為他們趕製了6付擔架,他們每人帶了3天干糧,在漆黑一片、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小跑步跟隨部隊上了前線。村幹部為使上前線途經磚壁村的部隊有水喝、有飯吃,在池嶺上(地名)辦起了軍人接待站。

30日凌晨4點指揮部發出攻擊信號,頓時號角齊鳴、殺聲四起,八路軍對日軍展開了圍殲,七六九團從西北:總部特務團從東北;七七二團從東南;決死一縱隊由南向北推進;新十旅從河不凌由西向東封鎖敵人西逃之路。各路部隊同時向關家堖之敵發起總攻,這是一場惡戰。彭副總司令在敵控制的韓登坪墳地僅500米處近距離觀察指揮,山炮連準確地摧毀了敵人前沿陣地,突擊隊迅速衝到敵人面前,投擲手榴彈,衝鋒、肉搏5小時之多,奪取了敵人第一道防線的幾處高地。

我縣各村的支前隊伍,冒著敵人密集的炮火,在後勤部隊的指揮下,緊張有序地往前線運送子彈、手榴彈、乾糧,搶救傷病員。磚壁村的婦女當天夜裡趕到石門村,野戰醫院設在村中的大廟——清泉寺內,她們在醫院護士長的指揮下顧不得休息,緊張的投入到清理衛生,佈置手術室、治療室及傷員宿舍。整整忙了一夜未閤眼。凌晨,前線陸續抬回了傷員,一個個血跡斑斑的傷員,她們顧不得害怕、害羞,在醫生和護士的指導下邊學邊幹,5名女同志擔當起了為傷員抬運、洗涮、包紮、換藥、餵飯等護理工作,沒明沒夜連續三天,廢寢忘食出色地完成了任務,極大地表現了根據地人民抗日熱情和八路軍並肩戰鬥,同生共死的革命精神。

這次戰鬥的勝利把號稱日軍精銳岡崎大隊基本殲滅。驕橫跋扈的岡崎歉受和今富藏兩個大隊長也被火葬於關家堖。第三天少數殘敵,由段村、遼縣出動2500多名日軍和飛機配合營救下拼命逃竄。此戰鬥中,八路軍廣大指戰員英勇頑強,範子俠將軍光榮負傷、十六團團長謝家慶同志和許多戰士為保衛根據地流盡了最後一點血。共殲岡崎大隊600餘名、擊斃中大尉隊長2名、中少尉軍官4名,繳獲輕重機槍20挺、步槍500餘支及大量軍用物資。

關家堖戰鬥勝利結束,總部特務團和參戰民兵扛著繳獲敵人的各種武器及戰利品返回磚璧村,磚壁村的父老鄉親滿臉歡笑站在村口,敲鑼打鼓、高呼口號:“八路軍勝利萬歲!”、“中國共產黨萬歲!”、“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把小日本趕出中國去!”等口號,熱烈歡迎部隊勝利凱旋歸來。這就是“關家堖殲滅戰”。

關家堖殲滅戰日軍慘遭失敗,刺激了日軍華北方面軍頭目多田駿,惱羞成怒,想報一劍之仇,調集在清漳、濁漳兩岸進行往返竄擾的日軍及襄垣、黎城、武鄉之敵,仗著擁有最先進的武器,氣勢洶洶於11月1日進行報復性的瘋狂掃蕩,企圖再次捕捉八路軍總部,直撲八路軍總部駐地磚壁村。

總部偵察科獲得可靠情報之後,彭總用兵如神,立即下達命令:總部特務團歐致富部一二九師三八六旅陳賡部火速趕到西營、東堡、蟠龍、大陌一線阻擊進犯之敵,接收命令後各團進行了戰前動員和周密佈置,部隊於11月2日上午10時之前分別到達目的地。選擇有利地形搶修工事,做好隱蔽待敵深入。磚壁村的民兵分別按班、排跟隨部隊再次積極支前,下午4時,我軍在東堡牛山頂發現敵人。彭總接到報告後出敵不意,毅然決定命手七七二團做好隱蔽,密切關注敵人動向,近距離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戰鬥打響後,槍聲大作、萬炮齊鳴,幾百條槍炮射出了仇恨的子彈,如陣陣彈雨向敵人掃去,敵人正好在開闊地無法隱蔽,敵人一排排的倒下,我軍戰士越打越強,敵人幾次反撲均陷入我軍火力壓下去,敵人集中火力負隅頑抗,向我一營高地猛攻,我軍為把敵人引向雷區,有意假裝向東撤退,敵以為我軍敗退,緊追不捨,恰好把敵人引向我早設防的雷區。當敵人進入雷區後,炸的敵人人仰馬翻,未前進一步。激戰數小時敵人傷亡慘重,最後擊潰了敵人,剩餘殘敵迅速撤退,這次戰鬥勝利繳獲了敵人大量的槍支彈藥。

11月3日下午黎城、武鄉之敵匯合,佔據了石門、大陌一線,八路軍在大陌圪梁、煙裡一線抗擊,與敵人展開了激戰,敵人幾次向磚壁衝鋒,均被我三八六旅炮火壓下去,這時三八五旅陳錫聯部火速從胡巒嶺高地直奔而來,北來之敵在八路軍的夾攻下,陣地前日軍屍體遮地,敵人傷亡慘重,敗下山谷,合擊總部計劃落空,殘餘之敵立即向黎城方向倉皇逃走,這兩次戰鬥,歷史上統稱“磚壁保衛戰”。

從“關家堖殲滅戰”到“磚壁保衛戰”,都是由彭德懷副總司令親自指揮的兩次著名戰役。展示了彭大將軍臨危不懼、克敵制勝的指揮才能和大智大勇的大將風範。村民們也目睹了八路軍將士在戰場上滿腔熱血、英勇殺敵的英雄形象。在上述戰鬥中,磚壁村民兵參戰、群眾上前線送飯,受到了彭總的表彰。

由於總部指揮百團大戰的電臺訊號過於頻繁,其住址已經暴露,這從敵人幾次“掃蕩”已經反映出來,為了保證指揮機關的安全,總部機關將掩埋之物全部收拾之後,告別鄉親,告別山村,於11月4日離開磚壁村,向遼縣武軍寺一帶轉移。

八路軍總部在磚壁村駐紮時期的輝煌戰績,也使“磚壁”這個名字永遠留在人們的心中。為表達謝意在總部轉移走之前,彭總贈給磚壁村民兵步槍6支、手榴彈20枚、地雷10顆,磚壁村村民非常高興,永遠不會忘記。

“關家堖殲滅戰”和“磚壁保衛戰”的重大勝利,沉重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和以戰養戰的經濟體系。保衛了根據地,保證了八路軍總部向遼縣一帶的安全轉移,同時也鼓舞了根據地人民抗日信心。

此後,磚壁村流傳著民兵參戰的一首歌謠:

磚壁民兵英雄漢,

男女參戰是模範。

昨天參戰關家堖,

今天參加保衛戰。

抬擔架來送子彈,

搶救傷員又送飯。

勞武結合警惕高,

身邊掛著手榴彈。

軍民團結殺倭寇,

堅持抗日遊擊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