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歷史學者說,柴榮的死是中國古代歷史的分界點,對此你們怎麼看?

用戶3696646364


柴榮確實稱得上五代第一明君,但是據筆者說知,沒有哪位歷史學家持有其之死是中國古代歷史分界點的觀點。

英年早逝的周世宗雖然在位不過5年,但就這5年乾的事情,卻決定了他成為結束中國200年分裂動盪局面的關鍵性人物,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就這一點也不能說他就是中國古代歷史的分界點,因為照這個邏輯來理解,中國古代史的分界點,似乎不要太多。

什麼分界點不分界點的,都是如今的我們站在既定歷史上的假設另外一種可能的發生。而所謂分界點,即前面是一個時代,後面又是截然不同的一個時代,所以才能稱之為分界點。

就好像世界史習慣將公元16世紀作為世界歷史最重要的分界點一樣,16世紀以前是古代封建史,16世紀以後是近代文明史的開端。這是兩個真正截然不同的時代,前者愚昧而閉塞,後者進取而開拓。但是就是這樣一道分水嶺,也沒有說諸如西班牙卡斯蒂利亞女王伊莎貝拉一世(資助哥倫布),或者葡萄牙王子亨利王子(開辦世界第一所航海學校,)是世界歷史的分界點。

推動人類進步的是內在需求的動力,是許許多多人,制度、思想全方位的發展之後才能取得新時代的來臨。而非一個單一的個體,一個區域的領導者。

網上流傳這樣的說法,大概來源於宋遼金三朝對立的問題。柴榮執政的5年,勵精圖治,將後周打造成了一個整個中原唯一具有統一實力的政權,隨後他制定了先北後南的戰略,先擊垮契丹,奪回整個北方,然後再統一南方諸政權,這種戰略並沒有什麼問題,畢竟歷史上好多政權都是這麼個步驟,但是能不能成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然而北伐剛有進展,周世宗就病重,放棄北伐沒多久就病逝,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遺憾。但是我們無法推測當時的後周是否有實力完全擊潰契丹,重複舊土。

即便周世宗最終統一了北方,將契丹打到長城之外,再花十數年之功統一南方,那麼接下來的這個歷史時期,要建立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帝國?

繼續延續唐代的軍事政策,武人的地位依然壓文人一頭,還是反過來文人制衡武人,這些其實都很難講。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這個時代依然是一個封建皇權繼續發展的時期,並不會因為歷史的一點偏差有所改變,而柴榮的後周,大抵也不會逃過300年王朝週期律。

至於北方,沒有了強盛的契丹,依然還會此起彼伏地出現女真,蒙古,就像突厥一樣,突厥汗國雖然不在了,他們依然能跑到中亞、歐洲、北非建立起塞爾柱突厥、奧斯曼土耳其一樣的強盛帝國。

北方從來不缺遊牧民族的興起,而中原政權又無法徹底永久性地消滅這個威脅,到最終,依然還是能夠參與到中央王朝的戰爭中來,只是看中原是否能完全抵抗得住而已。

從匈奴、突厥、鮮卑、契丹、女真、蒙古、漠北一直持續不斷,此起彼伏地出現過強大的遊牧民族帝國,他們以戰爭地形式與中原王朝交織在一起,在治亂循環中扮演著侵略者的角色。


文話史


這完全是胡說八道。柴榮的生病和去世都是非常恰當的,如果柴榮不是在適當的時候生病,那麼他很有可能重蹈晉出帝的覆轍。


當然這不是我要討論的重點,如果說五代真有所謂的分界點,那也不是柴榮,他只是負責享受越過分界點後的成果,而五代真正的分界點是郭威稱帝。


我相信99%的人都不知道為什麼郭威稱帝是五代的分界點,所以我會簡單而明瞭給大家介紹一下。


大家知道從唐朝安史之亂後,半獨立的藩鎮就成了中央王朝的心腹大患,節度使們就像一個個半獨立的君主。


唐朝、後梁、後唐、後晉、後漢這五個朝代有什麼共同點?算了,我也不奢望有人能看出來,我直接說答案好了,這五個朝代的共同點就是它們都是被節度使所滅亡的。


唐朝是被朱溫所滅,但是朱溫完全可以看做是宣武軍節度使,同樣道理,滅後梁的李存勖完全可以看做河東節度使,以此類推。


當然在此期間,建立了新王朝的節度使們並不是不清楚節度使和藩鎮的危害,所以他們都想盡辦法來馴服桀驁不馴的藩鎮。


唐、後梁、後唐主要做了一件事,那就是馴服河北三鎮,是的,以魏博鎮為首的河北三鎮直接決定了後梁、後唐李存勖的命運,所以河北三鎮也遭到了反覆的整肅。


最厲害,也是最後一次,是後唐莊宗李嗣源直接把魏博三萬鎮兵和他們的家屬一起全部處死,自此以後,困擾中央王朝接近150年的河北三鎮被徹底的馴服。


到了後晉、後漢時期,藩鎮的力量已經很衰弱了,但是河東節度使由於是沙陀人起家之地,所以成了唯一還能威脅中央王朝的力量,但是三次(後唐、後晉、後漢)入主中原,使得河東大批有生力量進入中原腹地,也變相削弱了河東的力量。


在此期間,靠河東節度使軍隊當上皇帝的石敬瑭並沒有坐等河東被自然削弱,相反,他幹了一件事,事實上石敬瑭才是北宋禁軍這項政策的真正創始人:石敬瑭大力加強了侍衛親軍,當然嚴格來說李嗣源才是侍衛親軍之父,但是侍衛親軍真正顯示出超過節度使力量是在石敬瑭手裡。


石敬瑭在當皇帝期間最主要的一項工作就是重新組建並且掌握侍衛親軍,期間還發生了兩次兵變。


而石重貴前期能不依靠節度使就能和契丹打的有聲有色全靠石敬瑭給他留下的侍衛親軍。


後漢劉知遠之所以能當皇帝,與其說是他依靠河東節度使的軍隊不如說他依靠契丹幫他消滅了後晉的侍衛親軍,所以他趕走契丹後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組建侍衛親軍。


結果僅僅三年半,侍衛親軍領袖郭威就當上了後周太祖,並且從郭威開始,節度使的軍力再也沒辦法和中央王朝相媲美,甚至947年以後,大部分侍衛親軍裡擔任節度使的高級軍官都不會到藩鎮任職,比如趙匡胤。


也就是說從此,篡奪皇位的從晚唐的節度使變成了侍衛親軍領袖,侍衛親軍決定性影響徹底改變了從黃巢之亂後形成的以節度使為基礎的權力結構。


要說分界點,這才算分界點。


蘭臺


有人說宋朝或者趙匡胤重文輕武什麼積貧積弱,純是不瞭解歷史的sb言論,趙匡胤文治武功在中國歷史上無可挑剔出類拔萃! 以文治國有錯,明朝軍事牛吧就那制度和氛圍就知道為什麼作為中國最後漢人一個統治的王朝活不到300年的原因!任何東西都有兩面性 單看軍事有屁用,宋朝沒有血性?沒性血會被是蒙古帝國最後一個而且時間最長才被征服掉的,沒有沒有血性會寫出“人生自古誰無死”的豪言壯語,沒有血性宋權寧願跳海也不願受屈辱苟且偷生臣服與之?


平凡路738


如果按這個觀點來說,那歷史的分界點實在太多了,多的數都數不清楚。

黃帝的出生是分界點。

帝堯的出生是分界點。

大禹的出生是分界點。

周文王的出生、周武王的出生都是分界點。

接下來的歷史還有更多呢。

為什麼只說一個人的死呢?

柴榮一直活到七老八十再死,他就一定能完成統一大業嘛?他就一定能阻止趙匡胤的黃袍加身嘛?

柴榮的當時不死,只是讓歷史多加一些變數而已。歷史大勢浩浩湯湯,又怎會由於一兩個人的攪動而大幅波動!

歷史學家認為柴榮是歷史的分界點,無非是這幾點:

五代的結束,宋朝的興起,導致儒家思想大行於世,儒學變質成為理學,之後統治華夏大地近千年,禁錮了華夏民眾思維的自由發展,延滯了中國現代商業思想的萌芽,阻礙了歷史的進步。

但是這些,與柴榮的死關係有多大???

我想關係不會太大。

柴榮不死,五代那個混亂的時代,就一定能結束嘛?就一定能抗擊後來的遼,金,元,西夏嘛?

五代是個軍閥混戰的時代,五代是割據勢力互相傾軋的時代。五代時候主導社會主流的思想是武力至上。武力至上的思想能讓中國完成統一嘛?

三國之後,武力至上的思想就成為了主流,魏時三國混戰,西晉完成短暫統一,南北朝復歸混亂,隋完成統一,但統治不長久,唐算是一個完整的統一時代,但唐朝時武力至上的思想一直未被徹底壓制,這就是大唐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節度使制度,導致了後來讓大唐陷入混亂的安史之亂。大唐最後毀於軍閥朱溫之手,於是中國歷史進入了割據勢力混戰的五代。

柴榮只不過是五代時一個較大割據勢力的頭頭而已。以他的能力能完成統一大業嘛?

三國到五代這一段近千年的社會主流思想:武力至上的思想早已被世人所厭棄。就算柴榮完成統一大業,儒釋道三家文化的融合也是歷史趨勢,這個趨勢不是由一兩個人的攪動會發生變化的。

正如孔子所說,若是上天不想讓儒家的禮樂文明得以傳承,那麼他就不會活到七十三歲。他在匡這個地方被人圍困之時,他在陳這個地方絕糧之時,若是天命不在,他早已成為歷史的塵埃。後世又哪裡來的儒家文化。

所以說,柴榮的死是歷史分界點,這樣的說法,只不過是一些自以為是的文人腦子當中不清不楚、胡說八道的混亂思想而已。

因為在他們眼裡,歷史是由英雄創造的,而不是有全體民眾創造的。

他們沒搞清楚,英雄是會造時勢,但時勢也同樣會製造英雄。時勢不就是民心向背嘛!

若說項羽是英雄,若說項羽打敗了劉邦,那麼中國歷史將會大變樣,這點我會信。

但是說柴榮是英雄,柴榮若不死,中國歷史將會大變樣,這點我表示不敢苟同。


無功用行


很明確的說,不是,柴榮的死很可惜,但絕不能扣上中國歷史分界點這麼大的帽子,柴榮是累倒的,倒在了幽州的城門下,看著自己的大軍所向披靡,但就在幽州城下病龍臺,幾年來馬不停蹄的征戰,終於還是讓這位39歲的年輕人倒下了,他是多麼的不情願,不用上天再給五百年,只要再給五年,他就能恢復漢家河山,重新打出漢人的榮耀,只要五年哪怕三年也行,馬不停蹄一刻也不曾休息的柴榮終於向上天祈求再給他哪怕是三年時間,他就能徹底收付燕雲十六州。可惜上天沒有給他三年,連幾個月的時間都很吝惜,最終在幽州城下病倒幾個月後就撒手人寰。

以上是柴榮的遺憾,趙匡胤也是皇帝中數一數二的猛人,親自衝鋒陷陣上陣殺敵,在中國歷史的皇帝中,絕對拍得進前三,但他比柴榮多了些穩重,但少了柴榮寧死也要向前中的狠勁兒。

但柴榮的死並沒有改變什麼,趙宋之處還是有收復燕雲十六州的可能,趙宋面臨的困難跟柴榮是一樣的,就算是柴榮活著,燕雲十六州收回的可能性也只不過是比趙宋多了一成的可能性而已。而且以柴榮的性格,建立一個像趙匡胤那樣長治久安的國家,可能性也很小。

話又說回來,就算沒有燕雲十六中,中國歷史走向也沒有太大的變化,就像當年宋朝要遷都洛陽一樣,就算真的遷都洛陽又怎麼樣,歷史上建都洛陽的還少嗎,不是照樣被攻破,照樣亡國。建都開封對於歷史走向,影響也不大。

真正歷史的分界點是南宋滅亡,從此中國歷史全面倒退,宋朝建立和累計的所有先進制度,統統都不復存在了。


昭烈名臣


幸好柴榮死得早。

如果柴榮不死,估計中國歷史上就不會是“五代十國”,而是“N代N國”。

我承認柴榮確實胸懷大志、且武力過人,非常具有軍事指揮才能,然而,他所沒有成熟的政治智慧,或者說沒有長遠的目光。

作為對唐朝藩鎮割據的延續,五代十國不僅僅是割據那麼簡單,而是李唐王朝沉珂固疾的總爆發,是潰爛在唐朝肌膚裡的毒瘤,五代嬗代,十國割據,說白了,就是武將坐大,沒有任何一方勢力形成單獨優勢。

所以,要想結束五代更替、統一漢地,最可靠的辦法就是收縮兵權,限制武將,回覆文官政治。

所以,北宋勝出了。

之所以柴榮死後,北宋迅速取代後周,之所以北宋沒有變成“後宋”,就是因為趙匡胤看到了柴榮沒有看到的,或者做到了柴榮想做不敢做的。

過份誇大柴榮,其實是歷史無知,因為畢竟死人是不會說話的,於是許多人便開始杜撰柴榮如果不死會如何。他不死簡直沒天理。


天水一朝的千年榮耀


這種說法我本人沒有在重要的歷史著作中看到過。而且目前中國以馬克思主義辯證歷史唯物主義為治史的思想基礎。這種思想下,強調歷史發展的客觀性,不可能如此強調某一特殊的偶然事件的影響力。至於是否是某些外國學者提出的觀點,我不清楚。

柴榮之死的直接結果是導致趙匡胤黃袍加身,開啟了宋王朝。宋王朝是中國歷史上經濟和文化發展的最高峰,但這也意味著宋王朝是中國傳統社會衰落的開始。從宋王朝開始,中國社會從尚武轉為尚文,並且社會風氣日益保守。明清時期的很多社會弊端,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兩宋時期。比如在近代倍受批判的裹小腳,起源雖然有多種說法,但從兩宋時期開始流行起來卻是有歷史實證的。著名的理學家朱熹就以裹小腳這種方式來培養婦德。但是這都不能視為是柴榮去世而必然導致的。

從時間點的選擇來看,也並不合理。宋代對後世的影響要遠比後周大,從這個角度看應當選擇趙匡胤登基為一個重要的時間點。但是將趙匡胤登基作為中國歷史發展的分水嶺也不合適。不應當過分誇大宋代的影響力,過分的尋根溯源會導致宿命論,從而使得歷史學變成宗教。


zyb38537240


柴榮即位,先後敗後蜀、徵南唐、討北漢、破契丹,無一敗績,被稱為“五代第一明君”;可惜天不假年,在位不到五年就駕崩,年僅三十九歲!

雖然在位時間短,但是其治下的內政軍戎統一之勢已成,趙匡胤撿了一個現成的便宜,就像司馬家篡奪曹魏一般!

如果柴榮不死,中國歷史的局面會不會不同?

歷來爭論的焦點就在於柴榮和趙匡胤的統一戰略之不同:

趙匡胤即位按照宰相趙普的建議採取的是先南後北的戰略,先消滅南方吳越、後蜀、南唐、南平、南漢這些勢力較弱的割據政權,然後揮師北上消滅契丹,也就是遼;

這個戰略第一步進行的很成功,到太宗前期南方基本上平定,可是第二部滅遼不成險被遼滅,兩度北伐均遭失敗,趙光義本人都險些被射殺,第二次雍熙北伐的失敗,徹底扭轉了柴榮在位時中原王朝對遼國的主動攻擊的大好形勢,從此宋朝對遼的戰略關係轉為防禦。燕雲十六州這個戰略要地始終在他人之手,從此終兩宋三百餘年,漢族政權始終受制於北方的異族(南宋更不用說了,偏安一隅!)

導致這樣一個局面的根本原因,還是宋太祖“先南後北”的統一策略;

柴榮在世時已經快要攻取幽州了,因為染疾才不甘的撤退回來。後人評價他的戰略方針則是“先北後南”,先集中精銳兵力,一舉蕩平威脅最大的遼國,然後南方各小的割據政權可傳檄而定!

“攻伐南方諸國,雖成功,可天下之兵已疲,再去征討強大的遼國,註定是會不成功的!”

這是後人對趙宋先南後北這一戰略普遍的評價。

若柴榮在世,攜強盛之兵與契丹決一死戰,到時候鹿死誰手,我們不得而知?

不過從這個戰略上也可以看出柴榮和趙匡胤那個是真正的大英雄。一個是先啃硬骨頭,一個是先捏軟柿子!

最後附上柴榮登基時的一番話:

朕當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生養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

可惜老天只給了他不足六年……


四哥貪墨



歷史學家:我沒說過。


恕我孤陋寡聞,我還真沒有看過哪位正經的歷史學者持這種觀點。


另外,我覺得持有這種觀點的朋友表面上是高估柴榮的歷史地位,實際是惋惜從北宋開始,中原政權對遊牧民族戰爭中開始處於下風。


但是這種看法本身就很有問題,似乎想表達在此之前遊牧民族戰鬥力戰鬥力不行;但事實上游牧民族單兵戰鬥素質從漢朝以來就高於中原自耕農士兵,遊牧民族差的只是技術水平、後勤組織能力以及過少的人口。


我在這裡無意重複《狼圖騰》陳腔濫調,但是遊牧民族士兵戰鬥素質比較高確實從歷史上看是不爭的事實。


早在漢文帝時期,晁錯給漢文帝分析漢朝與匈奴優劣勢時,就談到了匈奴士兵吃苦耐勞,是中原自耕農士兵比不了的,“飢渴不困,中國之人弗與也:此匈奴之長技也。”


而後來漢武帝時期霍去病第一次河西之戰固然光彩奪目,但是如果我們把注意力放在霍去病核心軍官團上,就能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第一次河西之戰除霍去病封侯外,還有三名軍官也一同封侯,而這三名軍官有兩名是匈奴降人,只有趙破奴是漢人,但是他從小在匈奴長大,可以算半個匈奴人。在漢武帝表彰霍去病功績的詔書裡也提到霍去病騎兵部隊大部分由匈奴降人組成。“驃騎將軍去病率師,躬將所獲葷粥之士,約輕齎,絕大幕,涉獲章渠……”


好了,我相信肯定有朋友會問,既然如此為什麼漢兵還能以一當五?



我們來看史料原文:“湯曰:‘夫胡兵五而當漢兵一,何者?兵刃樸鈍,弓弩不利。今聞頗得漢巧,然猶三而當一……’”


這裡漢兵能以一當五主要原因是因為技術優勢,而非士兵本身軍事素質,當然,軍事技術也是軍隊戰鬥力重要指標,不過我們這裡主要討論士兵個體戰鬥素質。


我們再來看讓盛唐由盛轉衰的安史之亂主人公安祿山,為什麼說安祿山當時掌握著唐朝最精銳的武裝?並不是因為安祿山訓練的好,又或者是唐玄宗的調撥,只是因為安祿山吞併了遊牧部落的軍隊。“天寶十一載,‘阿布思為回紇所破,安祿山誘其部落而降之,由是祿山精兵,天下莫及’”


即使是到了五代十國,遊牧民族軍事集團影響力依然很大,請大家不要忘記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這五代裡,除了後梁由朱溫這個黃巢降人建立以外,剩下四個朝代全部是建立在以沙陀人為主的代北軍事集團基礎上的,其中後唐、後晉、後漢三朝創始人均為沙陀人。


沙陀人戰鬥力有多強?根據史料記載“李克用沙陀兵皆衣黑,故謂鴉軍,兇悍異常。黃巢遣使重賂求和”


從上面材料大家可以看到,從唐末開始,在中原以外的遊牧民族已經逐漸通過中原地區輸出的技術、農業乃至組織架構知識逐漸彌補了自身在技術、組織架構上的不足,甚至五代裡有三朝是沙陀人建立的,剩下一個和北宋都是沙陀軍事集團裡的漢族軍官建立的。無論是郭威、柴榮還是趙匡胤他們所熟悉的軍事技巧都是沙陀式的,而不是朱溫這種中原流民集團的軍事傳統。



而契丹在消滅了渤海國,佔據了燕雲十六州之後,幾乎就是另一個沙陀軍事集團,事實上遼在農業上並不比沒有收復南方的後周遜色,史料記載遼為了支援北漢,曾經一次性援助糧食60萬斛。柴榮時代的後周可拿不出這麼多糧食。


而且柴榮時代的後周全國兵力在20—15萬人之間,而當時遼穆宗聽到柴榮北伐的消息準備親自支援幽州時,僅騎兵就徵發了十五萬,當然,這十五萬騎兵不見得都是精銳,但是即使幾萬精銳騎兵也幾乎和柴榮北伐兵力相當了。


所以從這個角度講,柴榮的死根本算不上什麼歷史分界點,相反,唐末以沙陀人為主的代北軍事集團的崛起才是中國古代歷史的一個很重要節點。


克羅採和春天


不知道題主說的歷史學者是指哪些,他們所依據的觀點是什麼?至少我也是沒看到有相應的觀點與論據的,本人也不贊同這樣的說法。

如果要說中國古代歷史的分界點,個人認為是隋文帝楊堅的隋朝,因為中國第一個帝國秦朝建立之後,又經歷了兩漢三國時期,西晉被滅之後,就變成了南邊的東晉,北面的五胡十六國。

後來東晉變成了南朝,也就是宋齊梁陳,而北面就是北魏,後來分了東魏,西魏,再分別被北周、北齊所代替,最後北周統一,然後北周被隋朝所代替,隋朝再滅掉了南邊的南陳,結束了南北長達幾百年的對立時期,進入大一統時期。

所以有人稱秦朝為中華第一帝國,而隋朝為中華第二帝國,以隋朝做為分界線是有一點的道理的,至於後來的五代十國,主要持續的時間只有幾十年,不能跟南北朝的幾百年相比。

所以,個人認為中國古代歷史的分界線是隋朝的建立,如果說非得是哪個人的死,那個人覺得是北周武帝宇文邕。

柴榮,號稱五代時期第一名君,他是五代裡面後周的第二個皇帝,五代是指在中原的五個朝代,分別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時間是公元907年至960年,短短的五十三年,就五個朝代,平均每個朝代僅僅十年左右。

五代的更迭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被節度使,或者某一個武將所推翻的,正因為如此,所以北宋時期,才會重文輕武,避免五代的事情再次發生。

柴榮是一個文武全才,他能治國,能征戰,他說過,十年打天下,十年休養,十年天下太平,柴榮的死確實很可惜,否則完成一統的並不是趙匡胤的北宋,而是柴榮的後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