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密:为何温泉县呼斯塔遗址如此重要?


温泉县位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尔塔拉河上游河谷地带。呼斯塔遗址位于温泉县城东北约40公里的阿拉套山脚下(见图一),呼斯塔是蒙古语音译,意为“有桦树的地方”。


专家解密:为何温泉县呼斯塔遗址如此重要?


遗址由北至南分别为黑山头军事瞭望与防御遗存、阿拉套山前冲积扇遗址中心区、小呼斯塔山顶军事瞭望与防御遗存、哈如鲁山顶墓地与居址(见彩图1)。遗址范围约12平方公里,是目前已知西天山北麓青铜时代面积最大、结构最为复杂的考古学文化遗址。


专家解密:为何温泉县呼斯塔遗址如此重要?


黑山头是一座120米高的山丘,山顶上有一处平面呈不规则“品”字形的居址,其南侧是海拔60米的巴克呼斯塔(小呼斯塔)山,两者直线距离4公里,小呼斯塔山顶上有一座长方形的居址,接近山顶的山坡上有一条长约百余米的石墙,围护着山顶的居址。小呼斯塔山西侧的哈如鲁山顶上有一处墓地,其中有一座接近正方形的石板墓,边长9米。南北两侧山顶居址拱卫下的阿拉套山冲积扇上的遗存是呼斯塔遗址最重要的部分,是遗址核心区,由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石构居址构成。


专家解密:为何温泉县呼斯塔遗址如此重要?


专家解密:为何温泉县呼斯塔遗址如此重要?

一、遗址核心区


核心区的发掘围绕着一处石构建筑组合基址进行,这处基址由长方形主体建筑、前室、两间西侧室、院落、院墙组成,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见彩图2),是目前已知的西天山北麓面积最大的青铜时代建筑组合。居址墙体由内外两道砌石中间夹土石混合物构成,居址墙体内立面保存高度0.8米、外立面保存高度1.3米。在主体建筑西南角,还发现了一座祭祀坑,出土了人骨、陶器、铜器等遗物,其中角柄青铜短剑(见彩图3)和角柄青铜锥(见彩图4)保存完整、做工精良,锥柄表面还装饰了细密规整的刻划网格文,是目前亚欧草原地区最为完整的角柄青铜武器,弥足珍贵。


专家解密:为何温泉县呼斯塔遗址如此重要?


大型建筑组合基址北侧,分布着一道由西墙、北墙、东墙构成的“倒U字”形墙体,长达450余米。墙体结构与大型建筑组合墙体一致,墙体上有出入口、门房、墩台等遗迹,这些有待于进一步的发掘工作来确认。墙体、大型建筑组合基址和围墙内其他居址建筑组成了面积10余万平方米的呼斯塔遗址核心区,我们推测这是一处青铜时代早期的中心聚落(见彩图5)。


专家解密:为何温泉县呼斯塔遗址如此重要?


核心区东北部分布有两块巨石,其中南侧一块巨石上有“足印”形岩画。围绕这两块巨石,分布有石构建筑基址组合。足印岩画往往与祈求生育的祭祀活动或祭天活动有关。这样一组建筑是否与岩画相关?其功能是否与祭祀活动相关?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的发掘工作才能予以解答。

在核心区东侧,还分布有大小不同、平面形状各异的众多石构建筑基址,这些基址的结构、功能也需要进一步的发掘确认。

专家解密:为何温泉县呼斯塔遗址如此重要?

二、黑山头军事瞭望与防御遗存

黑山头山顶发掘的军事瞭望与防御遗存平面呈不规则的“品”字形,其结构、建筑技术与冲积扇上的大型石构组合建筑如出一辙,出土的陶器也说明了其年代与大型建筑组合一致。在居址地面上还发现了两具完整的马头,为解决中国家马起源问题提供了实物资料。

专家解密:为何温泉县呼斯塔遗址如此重要?

三、哈如鲁墓地

墓地位于呼斯塔遗址南部边缘哈如鲁山顶,我们主要清理了墓地西部的M3、M5、M6和M7(见彩图6)。M3是一座方形石构墓葬,大型石板围成方形石围,中间为一南北向长方形石棺,石棺内部以小型石板分割成三个棺室。三个棺室内都有火葬遗迹,最南端的棺室内随葬了一件陶罐。这件陶罐个体较小、制作粗糙、火候较低,应为明器。M5与M7结构近似,均为卵石垒砌的近方形石围,石围中间是东西向墓室,墓室内有石棺。M6的三个石围为一次性规划建成,北侧有一座后续建成的近半圆形小石围。


专家解密:为何温泉县呼斯塔遗址如此重要?

专家解密:为何温泉县呼斯塔遗址如此重要?

四、重要的出土遗物

呼斯塔遗址出土的陶器以夹砂灰褐陶为主,也有少量夹砂红陶。器形多为敞口束颈鼓肩斜壁的小平底缸形陶罐(见彩图7),也有部分类圈足器和钵形器。纹饰多见刻划或戳印纹组成的几何纹(见彩图8)。另见有大量利用陶片加工而成的纺轮。石器包括大量磨盘、磨棒,有形态较为原始的马鞍形磨盘,更多的是形态较为成熟的长方形磨盘。还有大量大小不一、厚度各异的圆饼形器,其功能需进一步研究确定。


专家解密:为何温泉县呼斯塔遗址如此重要?


专家解密:为何温泉县呼斯塔遗址如此重要?


遗址出土的16件(组)铜器,主要是兵器、工具和装饰品。经过分析、观察,结果显示:这些铜器中10件为锡青铜,含锡量差别不大,只有少量的砷、锌等微量元素,说明这批铜器的合金配制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和发达,或许暗示这批铜器应该是本地制作,而非由其他地区交换而来(见彩图9~12)。


专家解密:为何温泉县呼斯塔遗址如此重要?


专家解密:为何温泉县呼斯塔遗址如此重要?


专家解密:为何温泉县呼斯塔遗址如此重要?


专家解密:为何温泉县呼斯塔遗址如此重要?


专家解密:为何温泉县呼斯塔遗址如此重要?

五、呼斯塔遗址的初步认识

第一,根据呼斯塔遗址哈如鲁墓地出土人骨样品测年结果,除墓室外地表采集的一个样本和墓室填土内采集的一个样本年代偏晚外,其余样本测年结果均 在公元前1682年至公元前1431年,这与遗址出土陶器显示的年代特征吻合,大致处于亚欧草原广泛分布的安德罗诺沃文化时期。

第二,遗址出土的磨盘、磨棒表面附着有禾本科大种子植物淀粉粒,经残留物检测分析,疑似粟黍类农业产物。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基本为草食的家畜动物,以羊(包括绵羊、山羊)和黄牛占绝对多数,其中羊最多(目前看来绵羊比山羊多),其次为黄牛,再次为马骨,虽数量不多,但各个遗迹均有出土。还有极少的狗、鹿和一些尚待确认的野生动物骨骼。马骨的DNA检测分析表明,11个个体属于家马,体毛颜色有栗色、枣色、黑色、白斑有黑色。

以上检测结果显示,当时的呼斯塔地区以畜牧业为主、农业为辅,存在少量的狩猎经济。是否为定居的畜牧业,需要对出土动物骨骼进一步量化统计和死亡年龄结构的分析。

第三,呼斯塔遗址为研究早期东西文化交流、“史前丝绸之路”的形成过程提供了难得的材料。遗址中出土的大量马骨和疑似粟、黍和麦类作物残留物说明,最迟不晚于公元前17世纪,以欧亚草原为媒介的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互动就已经十分成熟,遗址出土的安德罗诺沃文化类型的陶器有助于说明当时文化交流的背景和形式。

第四,呼斯塔遗址是目前所知博尔塔拉河流域规模最大、内涵最为丰富的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遗存,黑山头居址与其南侧的小呼斯塔山顶居址遥相呼应,拱卫着以大型建筑组合为中心的遗址核心区以及周边居址群,是一处大型中心性聚落遗址,很有可能是博尔塔拉河流域的权力中心,它为研究这一区域乃至亚欧草原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的社会发展阶段、社会组织结构提供了重要资料。

(本文电子版由《西域研究》杂志社提供,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贾笑冰,原文刊于《西域研究》2019年第1期。)



博州零距离

主办/博州党委宣传部 承办/博尔塔拉报社

监审/董淑健 编审/谢晓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