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聽過來人的話也許不會讓我們很快成功,但能讓我們少摔跟頭

褚時健:怎麼把事情做成

多聽過來人的話也許不會讓我們很快成功,但能讓我們少摔跟頭

40年代末出生的那一代人經歷了很多磨難,那些磨難都是外界強加給這一代人的,但是改造了他們,教他們懂得了很多東西。所以現在我覺得老一輩的人,幹事特別認真,年輕人的耐心就差點,都想一口吃成胖子,這樣沒有耐心是不行的。雖然時代背景不一樣,但是這一點是相同的,事情成不成要多下功夫去自己多思考多幹,失敗了要自己想想,也要聽聽別人講,總結經驗,慢慢改進,就會越來越好。

現在三十多歲的年輕人,懂得多,闖勁大,我們那一輩的思想保守一點,在這方面跟他們還是有點難融合。我覺得有些東西來得快但不紮實的話就會去得也快,什麼都不會一帆風順,要穩紮穩打,像德國人的將軍打仗,打下一個地方,就要搞個堡壘把它守住。現在年輕人很不會想這些,一股勁地發展,要有個休整時間,其中有很多東西是會在發展的過程中留下隱患的,你要是慢一點,這些隱患就會很容易發現,自己總結就會提高,防範就更多一點,失敗有時候也不完全是壞事,他們可能會碰到。

我做事從來都不敢把資本全部投入,我要是有100塊錢,我會留30塊錢做備用,70塊錢拿來投資。當年山東的秦池酒是中央電視臺的標王,別人出一億,他們出兩億,剛開始還不錯,但後來就倒黴了。當大家知道他們的酒品質並不好,一下子就垮了,垮得很徹底,連競標的錢都沒有了。這些企業都是起得快,破產破得也快,

有時候,財富積累是需要機會的,但你不要因為機會來了,就盲目上馬新項目。以前中航油老總陳久霖,他讓這個企業發展得很快,資本積累很快,但是他最後也遇到事了,搞了期貨,脫離他的實際能力了,那一次恰恰就搞砸了。這對他一生影響很大,我現在不敢像他那樣膽大。年輕人有些地方可能欠考慮,整頓一下,步伐慢一點,回過頭多看看,就會理解更多。現在的商業環境,很少有人會放慢腳步來回頭想自己做過的事。

一股勁的發展有點危險,該穩的時候要穩一穩,很多事情急於求成就會受損失。

閻焱:創業只適合極少數人,大多創業者賠掉爹媽幾十年的錢

多聽過來人的話也許不會讓我們很快成功,但能讓我們少摔跟頭

閻焱說我們看到很多創業者最重要的就是激情,很多年輕人來了說,把自己說得很激動,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況,但創業是馬拉松,不是百米,所以創業更重要的是堅持、專注,而不是激情,對年輕人來講最廉價的東西,說句老實話,就是激情,我們都年輕過,也都激情過,年輕的時候就像小公雞仔似的,打了雞血,激情來得快也去得快,但創業是跑馬拉松,所以堅持特別重要,要專注。

這一點可能只有親身經歷過才知道,那種煎熬,別人不管給你怎麼講、講多少遍,自己都很難聽的進去。

還有,他說,創業只適合極少數人的活,千萬別誰都創業,創業第一件事情就是一定會把你爹媽幾十年攢下來的錢毀了,很少人能還回來,大部分人都毀了,所以創業是好事,但每個人做之前一定要考慮一下。

企業的成功是需要在很多事情上、在很長時間 裡都要連續做出一個正確的判斷,但一個企業的失敗呢?我們只要在一件事情上作出決策失誤就會導致整個事情失敗。大家在小學時學數學時知道,當要證明一 個定理存在時,我們必須要窮盡所有的可能,但當要證明一個定理不存在時,只要找到它一個地方不存在就可以。數學定理和企業創業成功非常有關聯,因此從歷 史和統計意義上來看,企業成功在客觀上都是個小概率事件。

遵循客觀規律、理性選擇和決策,而不要遵循頭腦中的主觀臆想去做選擇、做決策。

多聽過來人的話也許不會讓我們很快成功,但能讓我們少摔跟頭

多聽過來人的話也許不會讓我們很快成功,但能讓我們少摔跟頭

剛畢業那會兒,總覺得自己年輕,經常把年齡大的人說的當耳旁風,可以說激情十足,但是工作、折騰創業,到再工作,才發現,一個是自己當時的想法過於幼稚,另外一個就是人生的進攻和防守的平衡和取捨,年輕可以冒風險、也不怕承擔風險,所以更多強調的是進攻,而且往往是不成熟的進攻。年長者因為經歷的多,所以他們往往更成熟、也更懂得進攻和防守的平衡之道,特別是那些事業有一番成就的人,並且,他們是真正在事上滾過來的,並不是紙上談兵,所以往往具有很大的參考和借鑑意義。

也許,有的人會說,他們這些糟老頭子年齡大了,所以變得過於保守,但多聽聽、多琢磨琢磨,應該不會阻礙前進的腳步,反而可以讓我們少摔很多跟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