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秦国白起,王翦大战不败的廉颇、李牧, 为何会败在同一人之手

战国四大名将,秦赵各得其二。杀神白起,王翦为秦国名将,为秦国一统六国立下赫赫威名。与之并为战国四名将的廉颇,李牧自然也是战功显赫之人。廉颇为将时期多次大破秦国,魏国,齐国等军队被赵王封为大将军,还有流传千之久的将相和,负荆请罪等故事。

与秦国白起,王翦大战不败的廉颇、李牧, 为何会败在同一人之手

廉颇负荆请罪

李牧赵国最后一个历史名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可见李牧对当时的赵国何等重要。李牧主要功绩败匈奴、灭襜褴、破东胡 连却秦军。可这两位在沙场上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历史名将,竟败给了同一人之手,赵王近臣郭开。

与秦国白起,王翦大战不败的廉颇、李牧, 为何会败在同一人之手

李牧画像

郭开战国末年晋阳人,侍奉赵国两代君王赵悼襄王和赵幽穆王。郭开此人擅长溜须拍马,阿谀奉承,是个十足小人,但是深受悼襄王和幽穆王宠信。

廉颇晚年叛逃赵国至魏国,最后病死于楚国。那么为何战国名将廉颇会在晚年穷困潦倒,客死他乡呢,就是因为得罪了赵悼襄王近臣郭开。廉颇此人性格刚毅,疾恶如仇。自是看不惯郭开这等小人行径,有次廉颇看不惯郭开所作所为,于是当面训斥郭开,此时还是赵孝成王时期,郭开自是不敢反驳,但一直记恨于心。

与秦国白起,王翦大战不败的廉颇、李牧, 为何会败在同一人之手

赵国权臣郭开画像

等赵悼襄王即位后,郭开终于有机会报仇雪恨。郭开是悼襄王为太子的伴读,凭其溜须拍马的本事,深得悼襄王宠信。悼襄王刚即位,此时廉颇正在攻打魏国,打的魏军大败,郭开向赵王进言说:廉颇居功自傲,有不臣之心,

廉颇本就不被赵王所信任,便任命乐乘为大将军,罢免廉颇军权。以廉颇性格如何受得了如此欺辱,于是率军攻打乐乘后投奔魏国而去。

投奔魏国后不被魏王信任,因此不被重用。后受楚国相国李园邀请进入楚国拜为将军,因看不惯楚国的一些事和人,心中也牵挂这赵国,不愿为楚国效力,最后病死在楚国寿春。

与秦国白起,王翦大战不败的廉颇、李牧, 为何会败在同一人之手

廉颇尚能饭否

公元前229年,秦始皇命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率20万大军攻赵,秦军一路攻城略地直逼赵国国都邯郸,直到遇到李牧,秦军多次进攻都被击退,王翦也是一筹莫展。秦国深知李牧不除,秦国没有办法取得胜利。

秦始皇派使者入赵花重金贿赂赵王近臣郭开,郭开便面见赵王诬陷李牧私通秦国,预谋叛赵。赵王竟相信郭开伪造书简,遂下令罢免李牧军权。李牧一直信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李牧接到这道命令,为社稷和军民计而不从,赵王暗中布置圈套捕获李牧并斩杀了他。最后一代名将竟落得如此下场,着实可悲。

与秦国白起,王翦大战不败的廉颇、李牧, 为何会败在同一人之手

李牧被杀

赵国的灭亡这个郭开绝对占很大功劳,赵国灭亡固然是大势所趋,郭开仅凭一张嘴就干掉赵国功勋最卓越的两位历史名将,加快赵国灭亡时间。赵悼襄王父子亲近小人,远离忠臣导致灭国也是罪有应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管在什么时候,亲近小人最后都不会有好的下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