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禁止为德军第46步兵师颁发勋章和晋升军衔,是什么原因?

川军团机枪手迷龙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老梁蹲在电脑跟前,抽了一口一毛的一支老烟,琢磨了老半天,不知道咋下笔。因为德国佬这第46步兵师,从开创到最后撅着屁股投降,经历的战斗海了去了,不管放哪都是硬邦邦的硬骨头,谁要是撞上了这主,恭喜您这就撞大奖了,不崩掉你一口牙,他就不是第46步兵师。

所以题主说的这破事,第46步兵师上到长官,下到大头兵都觉得憋屈。不过这事也充分说明,小胡子希特勒这下士出生的宰相,他肚里撑不了船的性格特点。大白话讲他没那么大肚,他要的是什么?他要的是,听命令的愚将,而不是根据战场的事态喜欢擅自做决断的帅才。

那么这事,老梁和大家伙细细的唠唠。

首先聊聊这个师的历史

这德国佬的第46步兵师成立于1938年,这时间点上成立的德国国防军,那可是第一批次组建起来的一线野战师,那素质是杠杠。而第46步兵师放在这波师里,那也是属于王牌级别的存在,被小胡子希特勒握在手里当刀子使。

1939年的波兰战役,加上1940年这帮家伙拿着毛瑟步枪撵着高卢雄鸡法国佬的屁股揍(法国佬的军队在当时可是世界第二的存在)等等,这么说吧只要是德国佬数的上号的战役,第46步兵师都参与过。

这事倒霉就倒在了1941年七月参加的克里木战役。在这里老梁给大家伙解释一下,克里木战役他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德国佬作为攻击方,而第二阶段是德国佬作为防守方,这事发生在第二阶段。

说道这里,估计有朋友要问了:“老梁,这克里木战役很重要吗?”

请您把那吗字去了,咱瞅瞅这地形。这地是老毛子的二兄弟乌克兰内部向着黑海突出的老大一块半岛。自从老毛子占了这地之后,沙皇这老爷们就在这搞了一度假村,年年到这就着黑海的西北风喝点红酒润润嗓子。

所以这地方可有个巨大的要塞,能够掌握黑海的控制权,捎带着还能给周边那些个不老实的小国加一点点压力。为了方便这地方在三十年代还修了机场,他的飞行半径可以覆盖德国佬的普罗耶什蒂油田。

所以小胡子希特勒认为,如果能搞牢牢的守住这地方,不仅能够有效的保护自己,而且还能威胁到老毛子,捎带着给土耳其这个一直蹲在墙头上的家伙一点点压力,指不定就把土耳其拉倒了自己的战车上,和自己一起驶向地狱。

而第46步兵师接到的命令是守住克里米亚半岛,不能让他掉到老毛子的怀里。这个时间点上,恰好也是莫斯科战役快到了败退的阶段,冲在最前方的老德牧已经后继无力了。反观老毛子一边喝着伏特加,一边抱着机关枪还在突突着。

事件的经过

朱可夫腾出手来这就带着六个主力师,搞了一个突袭穿过了刻赤海峡,就蹦到了46步兵师的眼前。

这一顿波波沙扫下去,把个46步兵师弄了个措不及防。在加上朱可夫下了死命令,这一波下去一定要拿下这半岛。

老毛子的士兵,拿脑壳顶着46步兵师的子弹,就冲了上来,那场面根本就是不要命的架势。六个师怼一个师,而且这六个师的人耍横都是不要命的主,眼瞅着第46步兵师撑不住了。

“仗可不能这么打了!”作为指挥官的冯.斯彭内克心痛的直哆嗦,回过头来想要调几支部队上去应应急,一瞅手里没啥兵可调的。

在这里老梁插一句,大家伙要记住在德国佬的国防军中能有冯字名字的,都是些厉害的主,那都是军人世家出身的人。

“咋整?”

“撤呗!”冯.斯彭内克这就给小胡子希特勒打了份报告:“俺们撤了,实在是撑不住了!”

冯.斯彭内克知道小胡子希特勒是绝对不会允许撤退的,所以电报一发出去,就命令将电报机给拆了,带着一帮人可就撤退了。

小胡子希特勒接到电报,眼珠子就瞪出来:“你个瘪犊子,就两字——守住!”

得,这两字冯.斯彭内克根本就没有收到。第46步兵师可就撤了,老毛子在他们屁股后面挂了四个师的兵力,玩命的撵。

那战斗异常的激烈,第46步兵师的师长挂着中将军衔的西默也挂了。

“混蛋!”没多久小胡子希特勒知道了这事:“枪毙!枪毙!拉出去统统枪毙!”

“可师长已经死了!”

“那就把下这个命令的混蛋,拉回来送上军事法庭!让他尝尝花生米的味道!快去!”小胡子希特勒快要疯了。

而冯.斯彭内克被解职,花生米到没有尝到,但被关到了暗无天日的大牢里蹲了七年。当然战场上这种抗命的将领,是得不到小胡子希特勒的任用的,所以冯.斯彭内克在二战期间基本上就算消失了。

当然小胡子希特勒也没有放过全体46步兵师的大头兵们:“懦夫!混蛋!傻帽!”在希特勒的暴怒声中,撸掉了第46步兵师所有荣誉以及晋升。

第46步兵师的大头兵一听不干了,于是在师部的组织下派了一个能说会道的参谋向小胡子解释,这战斗如何如何惨烈。

而小胡子也知道罪不罚众的道理,在压下自己的怒气,几周后还是恢复了第46步兵师的荣誉和晋升。

但官兵们要求释放冯.斯彭内克,被满肚子怒火的小胡子给驳回。老梁认为小胡子怎么也得找个撒气桶,没的办法冯.斯彭内克只能捞到这桶蹲在大牢里喝了。

最后总结一下,第一阶段德国佬攻击老毛子拿下这半岛用了250天的时间,而老毛子攻击德国佬拿回这地仅仅用了五天的时间。

而这第46步兵师在以后的日子里一直和老毛子干,遭到了多次重创。库尔斯克战役的时候一个师的兵力愣是被磨成了一个加强团的兵力,当然脑袋上还扣着一个师的字号。

到了德国佬举手投降的时候,46步兵师在驻守匈牙利和斯诺伐克的时候,摇起了小白旗向老毛子投降了。

好了,事就这么个事,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历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德军第46步兵师是德军的主力部队,从1938年苦战到1945年。

1939年该师参加波兰战役,1940年参加了法兰西战役,1941年进入南斯拉夫作战,7月又开赴苏德战场。但是,在克里米亚战役中,德军第46步兵师一度被希特勒骂为是懦夫、德军的耻辱,取消了所有勋章和晋升军衔。

为啥?

萨沙告诉你。

德军第46步兵师进入惨烈的苏德战场以后,被编入南方集团军群,参加了对乌克兰克里米亚半岛的争夺战。

这是一场极其惨烈的大战。

德军第46步兵师的任务是驻守克里米亚半岛。

然而,11月莫斯科战役德军疲惫不堪,陷入颓势。

与此同时,12月,朱可夫出人意料的在克里米亚发动了大规模的反击战。

苏联44集团军的6个主力师,突然越过刻赤海峡,猛攻第46步兵师。

第46步兵师措手不及,以1个师对抗苏军多个师的轮流攻击。

当时德军回忆:苏军如潮水一般,先扑后继,根本不怕死。我们的机枪猛烈扫射,几根枪管都被打得通红,将射手的手掌烫伤。

1个师对抗敌人几个师,肯定是挡不住的。

当时第46步兵师的长官,也就是德军第42军指挥官冯.斯彭内克紧急调动部队增援。

但附近可以调动的,仅有罗马尼亚2个山地旅,起不到什么作用。

冯.斯彭内克向希特勒请求暂时撤退,以避免第46步兵师被苏军优势兵力合围。

此时,苏军已经开始准备强行登陆德军侧后的费奥多西亚。一旦苏军登陆成功,第46步兵师就会被6个苏军师合围在克里米亚半岛靠近刻赤海峡的狭小地带,必然全军覆没。

然而,希特勒恼怒的表示:坚决防御阵地,不许撤退一步。

以德军的传统,长官的命令是不容违抗的。

但是,冯.斯彭内克已经预计到希特勒可能会不允许撤退,为了保证部下的生命,他果断提前拆除无线电,随后下令撤退。

第46步兵师放弃现有阵地,撤退到费奥多西亚,和2个罗马尼亚山地旅建立了联系。

果然,苏军4个师随后在这里登陆,第46步兵师在罗马尼亚人的帮助下,将4个师的苏军重创,击溃。

战斗极其惨烈,第46步兵师师长西默中将战死。

希特勒知道第46步兵师不服从命令,擅自撤退,勃然大怒。

他本来要枪决西默,但发现西默已经战死,只能算了。

但他将第42军指挥官冯.斯彭内克解职,判处7年徒刑,之后再也没用重用。

同时,希特勒下令取消第46步兵师一切荣誉和晋升。

对于德军来说,这是极大的羞辱。

第46步兵师官兵不服,派参谋向希特勒解释,并且展示了战场惨烈的情况。

希特勒知道原因以后,宽恕了第46步兵师,在2周后恢复了该师的荣誉和晋升。

该师官兵认为冯.斯彭内克是真正的军人,冒着被枪决的危险 最大程度保护了下属,应该予以复职,但希特勒没有理会。

第46步兵师继续在苏德战场转战,曾经几次被重创,到库尔斯克战役时该师兵力所剩无几,完全失去战斗力。

随后,实际上仅为强加团的该师,驻守匈牙利和斯诺伐克防线,在1945年向苏军投降。


萨沙


别像那帮德国将军似得把啥事都往希特勒头上安好么,1941-1942年刻赤战役抗命那点破事,除了逮捕施彭内克中将是希特勒亲自签发的命令之外,其他事情都是南方集团军群自行处理的,46师的事根本不是希特勒的命令。

46步兵师师徽

刻赤战役的问题我在前几天一个帖子说了,这里就只简单讲下,曼施坦因率领第11集团军围攻塞瓦斯托波尔期间,苏军策划聪刻赤发起反击,此时防御克里米亚东侧包括刻赤半岛的德军42军只有一个46师加两个罗马尼亚旅和少数岸防单位,苏军先在刻赤半岛顶端刻赤港南北两侧发起猛烈的登陆反击,46师几乎投入全部兵力才打退苏军登陆,而就在46师全部投入半岛顶部时,苏军又在半岛根部费奥多西亚港登陆,顺利打退了德军岸防单位并击退了驰援的罗马尼亚军,此时42军军长施彭内克中将惊觉46师将被包围,于是向曼施坦因请示将46师撤出半岛,汇同集团军派来的预备队封住刻赤半岛,但是此时正值希特勒下达了不准后退一步的命令,曼施坦因很可能是不愿意承担下令后退的责任(他在回忆录对这件事完全是颠倒黑白),拒绝了施彭内克的撤退请求,而要求施彭内克将苏军赶下海,耿直的施彭内克发展情况不妙,迅速下令46师昼夜兼程从刻赤半岛顶端向根部撤退,终于赶在苏军彻底封闭半岛之前把46师拉出了半岛,与罗马尼亚军和曼施坦因派来的预备队(一个步兵团而已)共同在半岛根部组成了一条防线,将苏军挡住。

刻赤港到费奥多西亚港一百几十公里距离,56步兵师既不是超人也不会分身术,从刻赤强行军撤出半岛都用了将近两天,怎么可能有能力同时击退苏军的两处登陆

实际上,施彭内克的临机处置不但拯救了46师,还挽救了克里米亚半岛的态势,(曼施坦因派出的预备队仅有一个步兵团,加上罗马尼亚人也不足以封住刻赤半岛根部,46师的突围非常及时的加强了半岛根部轴心国兵力)但不幸的是,他违背了希特勒“不许后退一步”的命令,而南方集团军群司令赖歇瑙元帅是个狂热的老纳粹,在接到曼施坦因汇报后,立即请示希特勒逮捕了施彭内克,而曼不群显然不会替施彭内克背锅,所以施彭内克很快就被押解柏林接受审判,而盛怒的赖歇瑙认为自己在元首面前丢了脸,逮捕施彭内克还不够,同时下令解除了46师师长库尔特.海默中将的职务,同时下令剥夺46步兵师的一切荣誉(是剥夺荣誉喔),不过,两周后赖歇瑙在跑步锻炼时中风,送回德国疗养路上因飞机失事丧生,费多尔.冯.博克元帅接替了他的职务,博克自己就是因为在莫斯科城下抗命要求撤退而辞职的,所以虽然施彭内克是追不回来了,但是博克仍然立即让海默官复原职(不过海默中将之后在3月26日阵亡,这么看还是不恢复职务比较好),同时宣布恢复46师一切荣誉。

对46师的处置完全是赖歇瑙元帅在泄愤(46师是奉42军命令撤退的,施彭内克中将一个人把锅扛了的情况下,希特勒的板子怎么也打不到46师头上),赖歇瑙死后,继任的博克元帅立即撤销了对46师的一切处分

顺便,这件事对未来产生了很大影响,施彭内克被捕时,保卢斯上将此时刚刚接任第6集团军司令,显然他目睹了曼施坦因甩锅,耿直的施彭内克背锅的全过程,之后在斯大林格勒,曼施坦因力劝保卢斯突围却始终拒绝下达书面命令的时候,不知道保卢斯脑海里是否浮现出了施彭内克的下场……


DDG的老船坞


此事涉及一起严重的“战场抗命”事件,同第46步兵师一道受罚的人还有他们的军长施彭内克伯爵。这起事件发生于克里木战役期间,当时第46步兵师正驻守在刻赤半岛,负责掩护第11集团军的左翼,防止苏军在侧翼实施登陆。此时此刻,第11集团军在曼施坦因的指挥下,正在为攻克岛上最后一个苏军据点做着不懈的努力,但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曼施坦因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发生了——苏军在刻赤半岛成功实施登陆。

在刻赤半岛,德军的守卫力量主要是第46步兵师,除此之外就是一些罗马尼亚部队。罗马尼亚友军根本不能指望,而德军的剩余兵力又都已经投入到了塞瓦斯托波尔的争夺中,曼施坦因一时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番深思熟虑后,曼施坦因决定还是先拿下塞瓦斯托波尔,然后再调兵回援,于是他命令第46步兵师就地坚守等待援军。然而施彭内克并未执行曼施坦因的命令,而是命令第46步兵师撤离撤离刻赤半岛,向帕尔帕奇地峡转移。那么施彭内克为何要下达撤退的命令呢?

苏军在刻赤半岛登陆后,施彭内克也对当前形势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苏军除了在半岛东部取得突破外,还成功占领了费奥多西亚,这就将第46步兵师夹在了中间。而且从苏军的部署看,他们的最终目标必然是帕尔帕奇地峡,因为占领帕尔帕奇地峡就可以切断第11集团军的补给线。在施彭内克看来,单凭第46步兵师根本不可能完成同时坚守刻赤半岛和帕尔帕奇地峡的任务,那么与其坚守没有太大意义的刻赤半岛,还不如选择将兵力撤往帕尔帕奇地峡,扼住苏军西进的咽喉。施彭内克认为,无论是从对部下的生命负责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军事角度出发,他都是觉得自己有充分的理由违背曼施坦因的命令。尽管这意味着自己是在拿性命冒险,但施彭内克没有回避。

在帕尔帕奇地峡,第46步兵师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成功阻止敌人突入克里木。但当他们千辛万苦完成这一切的时候,他们所得到的并不是奖励,而是军长被免职以及取消所有荣誉和晋升的羞辱,这是一种非常不公平的待遇!从事情的发展来看,施彭内克的预判完全正确,如果没有他的“抗命”,第11集团军极有可能会面临更加严重的后果,或许也是出于这一点,希特勒在两周后便恢复了46步兵师的荣誉和晋升。尽管施彭内克没有被处以极刑,但他也没有获得希特勒的赦免,或许是因为手下将军的“抗命”多少会让这位元首的心理有些不舒服吧。


我是优质军事答主战情解码,欢迎关注留言!

战情解码


这件事情发生在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期间。1941年12月17日,德军对塞瓦斯托波尔发动了第二次进攻。

为了扭转战场形势,1941年12月26日,苏军开始实施战争以来最大一次规模的登陆战:刻赤-费奥多西亚战役,战役目的是支援被围困的塞瓦斯托波尔,消除德军入侵库班河和高加索的威胁,并为尔后收复克里木半岛和乌克兰南部创造条件。

刻赤-费奥多西亚战役示意图


苏军投入登陆兵力41930人,参战舰船259艘 ,飞机661架(舰队航空兵飞机161架)。

黑海舰队负责将第44集团军所部2.3万人(辖步兵第157、236师,山地步兵第63师,步兵第633、841团,山地步兵第105、251团;装备坦克34辆,火炮133门)遣送到费奥多西亚登陆,将第44集团军的3000人遣送到奥普克山半岛南海岸登陆。亚速海区舰队和刻赤海军基地负责将第51集团军等部队1.3万人(步兵第224、302师,海军步兵第83旅,步兵第12旅)遣送到刻赤半岛北部和东部海岸登陆。此外,还计划在弗拉季斯拉沃夫卡地域实施空降。

苏军判断德军在半岛守军有第11集团军的第46步兵师、1个罗马尼亚骑兵旅等,加上1月初加强的第73步兵师,总兵力约2.5万人(装备火炮180门),装备坦克118辆,可得到400架飞机(笔者注:实际只有100架)的航空支援。防御重点是刻赤港,半岛东南的奥普克角和科甫塔克尔为次要防御方向;费奥多西亚港有1个师,但未设置抗登陆工事障碍。

到12月31日,海军舰艇将第51集团军17383人连同装备送至登陆场。在此期间,另一支苏军舰艇部队也将2393人送到了卡梅什-布隆地域登陆点。原定在奥普克山地域登陆计划由于天气恶劣及指挥失误,未能实现。登陆部队在各地段登陆后击退了德军第46师的抗击,于30日解放刻赤(笔者注:这里面主要应该归功于德军第42军军长斯彭内克中将的果断后撤),并继续向西发展。

黑海舰队伏罗希洛夫号巡洋舰


而第44集团军部队在12月29日夺回费奥多西亚,继续向北发展进攻,对德军在刻赤部队形成包围态势。到30日深夜,共有2.3万人、133门火炮、34辆坦克、334辆汽车等抵达费奥多西亚港口。德军由于没有足够兵力抗击苏军登陆,遂放弃刻赤。然而,由于苏军第51集团军登陆部队力量薄弱,而在费奥多西亚方向苏军兵力又增加缓慢,以至未能切断德军逃离刻赤半岛道路,而原定在弗拉季斯拉沃夫卡的空降计划也未能实现。

到1942年1月2日,苏军肃清了刻赤半岛德军,而德军第46、47步兵师和罗马尼亚山地步兵师集中在费奥多西亚以西,迫使德军不得不从塞瓦斯托波尔抽调第132和170步兵师前来增援。这样就牵制了德军在塞瓦斯托波尔的一部分兵力,从而消除了德军经塔曼半岛入侵高加索的可能。

苏军作战总指挥科兹洛夫中将,时任高加索方面军司令,1942年1月28日任新成立的克里木方面军司令。之后因刻赤作战失利降为少将


对于这次登陆,德军评价是

“俄军的这次行动使得我军在克里木半岛的作战时间又延长了半年。

俄军行动的优点是

-仅仅在刻赤半岛丢失5周后就做好了登陆准备工作

-在海况不佳以及没有专门登陆工具情况下毅然在刻赤实施登陆

-在组织与登陆工具选用上表现出了机断的能力

-在刻赤和费奥多西亚的登陆策略上和时间上都表现得很出色

俄军行动的缺点是

-在费奥多西亚的登陆组织协调上一片混乱,没有明确目标

-中下层军官缺少训练,因而表现出只会按照预定计划而不会根据战场情况机断指挥

-空中支援一塌糊涂,尤其是在最初登陆的几天,天气非常适合空军的行动”

苏军登陆部队准备出发


对于德军撤出刻赤半岛之事,曼斯坦因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俄军在刻赤半岛上的登陆,恰好是第11集团军在塞瓦斯托波尔北方正面的战斗进入最紧急阶段的时候,不久就发现这不仅是敌人的一个牵制行动。俄国的无线电广播宣称这是一个全面的攻势,以收复克里米亚为目的。。。

   12月26日,在渡过了刻赤海峡之后,敌人开始在该城的两侧用两个师的兵力登陆。接着在半岛的北岸也作了较小型的登陆。第42军仅靠第46步兵师一个师的兵力来防守该半岛,其地位当然岌岌可危,于是该军军长斯颇尼克将军(Gen. Count Sponeck),要求撤出该半岛,希望能在巴尔巴赫(Parpach)将其封锁住。第11集团军并不同意他的意见,因为假使敌人能够在刻赤建立一个稳定的立足点,结果就是克里米亚开辟了一个第二战场,那么当塞瓦斯托波尔仍未攻克之前,对于整个集团军而言,就会是一种极端危险的情况了。所以我们命令第42军,应趁敌人登陆后尚未恢复平衡之际就立即向他们发动打击,将他们赶下海去。同时,为了使整个46师可以自由担负这个任务,我们又派罗马尼亚第4和第8两个山地旅——前者在齐门费罗普附近,后者在防守克里米亚的东海岸——到费多西亚去,以防敌军可能在这个要点上登陆。同时又命令尚留在克里米亚境内的第73师的唯一的一个团,第213加强步兵团,从格尼齐克前往费多西亚。

右面的为第42军军长施彭内克


  到了12月28日,第46步兵师实际上已经肃清了在刻赤南北两方的敌人滩头阵地,只有在北岸仍有少许敌军在苦战之中。尽管如此,斯颇尼克伯爵又再度要求撤出刻赤半岛。这当然受到我们的严厉禁止,因为我们仍然深信若是放弃了刻赤半岛,则将会造成使这个集团军用现有的兵力无法应付的情况。

德军路标


  此时,12月28日,第54军已经开始出发作其对塞瓦斯托波尔的最后一次攻击了。

  可是敌人在此时也正在要作一次新的打击。12月29日的清晨,我们听说他们已经在强大海军兵力掩护之下,在费多西亚作了一次夜间登陆。我方在那里的微弱兵力(一个工兵营,一些反坦克单位和海岸炮兵)未能阻止这次登陆——罗马尼亚部队直到次晨才开始到达。我们与位置在半岛中部某地的第42军军部之间的电话连络中断了,但是在上午10时,我们接获无线电得知斯颇尼克伯爵因为看到敌军已在费多西亚登陆,遂命令该军立即撤出半岛。虽然我们立即发出了一个制止的命令,可是第42军的电台却始终不曾收到这个命令。当然我们也充分的了解该军的焦燥心理,害怕在费多西亚的敌人会切断他们的退路,不过我们却仍不认为在这种情况下非立即撤退不可。

德军炮兵观察目标


在制止撤出刻赤半岛的同时,第11集团军又命令罗马尼亚的山地军利用上述的那两个旅,再加上一个正在运动中的罗马尼亚摩托化团,把已在费多西亚登陆的敌军全部赶下海去。虽然我们对于这些罗马尼亚部队的攻击能力不存幻想,但是敌人目前在费多西亚的兵力还非常有限,假使我们真正具有攻击的决心,似乎可以趁他们正处在不利地位时加以歼灭。我们觉得最坏的情况下,罗马尼亚部队也应能把敌军控制在狭窄的滩头地区,等待德军的到达。。。”

赖歇瑙


对于这次不听指令的撤退行为,南方集团军群司令赖歇瑙(Walter von Reichenau)专门下令

“Ich spreche der 46. Division für das schlappe Zufassen bei der Anlandung der Russen auf der Halbinsel Kertsch sowie ihren übereilten Rückzug aus der Halbinsel die soldatische Ehre ab. Auszeichnungen und Beförderungen sind bis auf weiteres gesperrt. Dieses Fernschreiben ist nur bis zu den Regimentskommandeuren einschließlich bekanntzugeben 我命令:由于第46师在俄军登陆刻赤半岛时防御懈怠并且仓促从半岛撤退。取消其军人荣誉,在没有新命令前暂停勋章办法和军衔晋升。本命令传达到团级军官。”

博克


1942年1月12日,由于南方集团军群原司令赖歇瑙心脏病突发去世,改由博克(Fedor von Bock)接任。他上任后,恢复了第46步兵师的荣誉和官兵的军衔晋升,命令如下

“Ich spreche der 46. Division für die seit Anfang Januar hervorragenden Leistungen bei den Abwehrkämpfen in der Landenge meine ganz besondere Anerkennung aus und sehe entsprechenden Vorschlägen für Beförderungen und Auszeichnungen entgegen我特别感谢第46师在1月初半岛防御作战中的出色表现,恢复其荣誉和军衔晋升”。

在此后 ,第46步兵师参加了围攻塞瓦斯托波尔和高加索的作战,1943年9月之后在乌克兰、喀尔巴阡山脉一带作战,实力锐减。到1944年末只有团级战斗群的实力。1945年3月改为第46国民掷弹兵师,5月向苏军投降。

第46步兵师徽章


荣华之武器堂


1941年6月22号,希特勒正式下令入侵苏联!彼时,德军兵分三路:北方集团军群经波罗的海方向朝列宁格勒抵近;中央集团军群沿布列斯特要塞朝明斯克方向抵近;南方集团军群则贯穿乌克兰及黑海一线;而第46步兵师就隶属于南方集团军群。

战争初期,德军几乎是以摧枯拉朽之势长驱直入;但在三路德军中也有一路推进较为吃力,那就是被要求贯穿乌克兰一线的南方集团军群。因为苏联在该条战线上部署了苏军实力最强的一支部队:西南方面军。

虽然推进速度相较北方和中央集团军群缓慢,但德军凭借更为出色的军事素养还是推进至第聂伯河一带,距离控制黑海、刻赤海峡以及克里米亚半岛近在咫尺。到当年9月,德军开始集结重兵攻打莫斯科......

但攻占莫斯科并没有希特勒想象的那么顺利,苏军在11月的时候又得到了人员和武装的补充并举行了规模宏大的红场阅兵。到了11月底,德军进攻莫斯科的计划已经渐显疲态,而此时苏联也开始酝酿冬季反攻。

11月29日晚间,斯大林授意朱可夫实施全面反击!起初,希特勒和德军最高统帅部对于苏联的反攻命令并不以为然,因为他们自信的认为此时的苏联根本没有能力组织起大规模的反攻行动。

但事实却给了希特勒一个狠狠的下马威:盘踞在莫斯科周围的德军被击溃、罗家切沃、伊斯拉特、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克林、加里宁以及沃洛科拉姆斯克相继被苏军解放......

与此同时,苏联第四十四集团军集结了6个师的兵力越过刻赤海峡,并从克里米亚半岛登陆直扑德军南方集团军群;而第46步兵师恰好就是守卫克里米亚半岛的德军之一。面对苏军的大举反攻,希特勒曾对所有在苏联作战的德军将士下令:坚决守卫,不许撤退。

苏军从克里米亚登陆后与德军展开了激烈的交战,期间,德军第42军指挥官斯彭内克曾下令阻击苏军登陆的第46步兵师撤退。也正是因为斯彭内克的这一命令惹怒了时任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的冯-赖歇瑙(他在11月接替龙德施泰特)。

冯-赖歇瑙随即根据希特勒的指示,撤销了冯-斯彭内克的军职,并且将第46步兵师的荣誉一并剥夺。但由于冯-赖歇瑙在不久后(1942年1月12号)因心脏病去世,希特勒便任命冯-博克接任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一职;其上任后又恢复了该师的一切荣誉,但并没有再度启用斯彭内克。

我是军武最前哨!


军武最前哨


1941年~1942年,德国南方集团军奉元首之命攻占克里米亚地区,苏军重兵反攻德军!在战争中德军第46步兵师奉军长之命撤退,违背了元首希特勒的“不准后撤”指令,于是全师官兵被希特勒取消了荣誉,不得颁发勋章和晋升军衔。后来46师官兵向元首请命,讲述了后撤的必要性以及战役的惨烈性,最终又恢复了46师的荣誉,取消到恢复前后只有一周的时间。

德军第46步兵师成立于1938年,是德国的第一批次组建一线野战师。该师在1939年参加了波兰战役,1940年参加法国战役,几乎德国的所有战役都有该师影子。1941年7月第46师参加防御苏联的克里木战役,此战中46师违反了元首必须坚守的命令,主动向后撤退,成功避免了被苏军第51集团军围歼的命运。之后第46师在罗马尼亚军队的协助下找到战机,一举击灭苏军4个步兵师,第46师一战成名,成为德军的王牌劲旅。因为主动后撤被希特勒取消了荣誉,因为击灭苏军4个师,又恢复了荣誉。

1944年4月苏联发动了收复克里米亚地区的战役,德军为了保住该地区与苏军进行一场酷烈的争夺战。此战苏军的组成为:乌克兰第4方面军、独立滨海集团军、黑海舰队、亚速海区舰队,军队总人数约为47万。德军的组成为17集团军(包含5个德国师、7个罗马尼亚师)约19.5万人。此战德国第17集团军几乎全军覆没,战死10万余人,被俘6万余人,战备装备被苏军抢走大部分。克里米亚地区德军用250天的时间占领,苏军用了5天时间收复了。

德军第46师的最后一次辉煌战斗发生于1944年10月的德布勒森战役中,此战中第46师几乎全军覆没,但也给苏军沉重一击。德军第76师和46师两师对抗苏联4个步兵师2个装甲师共六个师。当时第46步兵师麾下有:第42步兵团,第72步兵团,第97步兵团,第115炮兵团,第52摩托化反坦克炮营,第46侦察营,第46预备营,第46通信营,第88工兵营,全师官兵约1.2万人。此战苏军凭借数量优势以及火炮优势击败了德军,但自身也伤亡惨重。战后46师官兵得到了希特勒颁发的荣誉勋章。


大秦铁鹰剑士


战争初期,德军几乎是以摧枯拉朽之势长驱直入;但在三路德军中也有一路推进较为吃力,那就是被要求贯穿乌克兰一线的南方集团军群。因为苏联在该条战线上部署了苏军实力最强的一支部队:西南方面军。

虽然推进速度相较北方和中央集团军群缓慢,但德军凭借更为出色的军事素养还是推进至第聂伯河一带,距离控制黑海、刻赤海峡以及克里米亚半岛近在咫尺。到当年9月,德军开始集结重兵攻打莫斯科......

但攻占莫斯科并没有希特勒想象的那么顺利,苏军在11月的时候又得到了人员和武装的补充并举行了规模宏大的红场阅兵。到了11月底,德军进攻莫斯科的计划已经渐显疲态,而此时苏联也开始酝酿冬季反攻。

11月29日晚间,斯大林授意朱可夫实施全面反击!起初,希特勒和德军最高统帅部对于苏联的反攻命令并不以为然,因为他们自信的认为此时的苏联根本没有能力组织起大规模的反攻行动。

但事实却给了希特勒一个狠狠的下马威:盘踞在莫斯科周围的德军被击溃、罗家切沃、伊斯拉特、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克林、加里宁以及沃洛科拉姆斯克相继被苏军解放......

与此同时,苏联第四十四集团军集结了6个师的兵力越过刻赤海峡,并从克里米亚半岛登陆直扑德军南方集团军群;而第46步兵师恰好就是守卫克里米亚半岛的德军之一。面对苏军的大举反攻,希特勒曾对所有在苏联作战的德军将士下令:坚决守卫,不许撤退。

苏军从克里米亚登陆后与德军展开了激烈的交战,期间,德军第42军指挥官斯彭内克曾下令阻击苏军登陆的第46步兵师撤退。也正是因为斯彭内克的这一命令惹怒了时任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的冯-赖歇瑙(他在11月接替龙德施泰特)。

冯-赖歇瑙随即根据希特勒的指示,撤销了冯-斯彭内克的军职,并且将第46步兵师的荣誉一并剥夺。但由于冯-赖歇瑙在不久后(1942年1月12号)因心脏病去世,希特勒便任命冯-博克接任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一职;其上任后又恢复了该师的一切荣誉,但并没有再度启用斯彭内克。


ta是狗子


德军的第46步兵师是一支战功卓越的部队,从1938年进攻波兰开始,这支部队就几乎参与了所有重大战役,包括进攻法国、苦战南斯拉夫。

1941年这支纳粹旗下的“英雄”部队,开始进入苏联作战,这支部队靠着顽强的作战意志,硬是取得了以一个师击溃四个苏军师的战绩,成为了希特勒的眼中的荣誉之师。

然而在后来的克里米亚作战中,这支“荣誉之师”却违反了希特勒的命令。

为此希特勒取消了这个师所有的勋章和荣誉,并且将指挥官收押,希特勒会这样做,是因为这支军队擅自撤退,没有听从希特勒的死守命令。

当年第46师被编入了纳粹的南方集团军,也就是闪击苏联的边路军,在罗马尼亚军队的佩服下攻击乌克兰地区,但是这路军是进展缓慢且关键的。

在克里米亚半岛的争夺战中,德军为了实现其控制油田和突入苏联腹地的战略目的,硬是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率先发起了进攻。

这注定是一场惨烈的战斗。

因为此时德国的主力在莫斯科鏖战,整个德军处于一种强弩之末的状态,莫斯科战役的胜利与否,决定了战争的走向,不得已克里米亚这场战斗必须早点结束,以驰援莫斯科战役。

这场战斗中,第46师面对的是整整8个苏军师,而且是在准备充分的条件下。

苏军构建了三道防线,配备有当时撤退下来的大量火炮,而且此时苏军士气已经恢复。

战斗就这样打响,在罗马尼亚军队的配合之下,德军击溃了苏军第一道防线。

巨大的伤亡让德军指挥官动摇了,不得不请示希特勒,因为此时他们已经处于即将被包围的状态。

但是希特勒下令不许撤退,只能进攻,务必保证后续部队的到来。

在西默师长战死之后,接任的指挥官继承了他的最后命令,带着剩下的士兵撤退。此举失去了所有的荣耀,但是却保住了士兵们的生命!


小司马迁论史


事件发生在1941年末到1942年初东线南翼的克里木战场,当时曼施坦因指挥的德军第11集团军正在进攻克里木半岛,第46步兵师便在其中,隶属于第42军,正在执行刻赤半岛的防御任务。


当时苏军在刻赤半岛的两侧发起登陆,投入了两个集团军的强大兵力,当时情况非常紧急,集团军司令部对指挥该师的第42军下达的命令是坚守刻赤半岛,阻止苏军站稳跟脚,从围攻塞瓦斯托波尔的部队中抽调兵力赶往增援,将苏军赶下大海。

但是第42军军长施彭内克将军没有执行集团军司令部的命令,而是下令第46步兵师撤出了刻赤半岛,进入半岛后方的地峡,然后再进攻刻赤半岛的苏军。这个决定主要是出于避免被苏军合围的威胁,只有一万余人的第46步兵师抵抗两个集团军的苏军,下场可想而知。


由于情况紧急,第42军军部在向集团军司令部发出撤退的报告后便关闭了电台开始转进,没能收到集团军回复的不同意撤退的命令,这是一次典型的前线指挥官不服从上级命令的事件,集团军司令部随即解除了施彭内克将军的军长一职。最高统帅部对其进行了军事法庭审判,被判处了死刑,后来希特勒将死刑改为7年监禁。

除了对军长进行了审判外,对第46步兵师也进行了严厉的处分,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发来如下电报:“由于对苏军登陆刻赤半岛的疲软应付,及从半岛仓促后撤,特此宣布,第46师已失去其军人的荣誉。本命令撤销前,勋章颁发和军衔提升暂时搁置”。此时第46步兵师仍旧在地峡一线进行着艰苦的防御作战,尽管他们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最终在一个月后集团军群司令部撤销了之前的命令,恢复了该师的名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