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頒發浙江第一本“五合一”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

2019-04-14 07:06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馮建民 記者 餘麗

4月11日,義烏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為義烏市城投集團頒發了有機更新地下環路、和欣路延伸和陽光家園配套道路3個項目的選址意見書。該意見書一併完成了規劃選址意見、用地預審、礦產資源壓覆核查、地質災害核查、佔用林地和林木採伐核查五個環節。這是義烏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後頒發的全省第一本“五合一”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

义乌颁发浙江第一本“五合一”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機構改革前,國土、規劃、林業審批各成體系,審批事項由相關業務科室自行受理,以串聯審批為主,審批流程從規劃選址、用地預審到最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整個11個環節審批流程需要131工作日,時間長、效率低,且各審批事項之間缺乏橫向連接系統,無法實現申請信息和辦事材料的實時共享,材料重複提供現象嚴重、審批結果未共享、審批效率不高。

機構改革後,義烏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結合義烏“對標自貿區、幹實試驗區”工作實際,以機構改革為契機,深入推進建設用地審批和城鄉規劃許可“多審合一”改革,以“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為目標,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造“無證明”城市為抓手,打出再造審批流程、實施“多測合一”、服務事項無差別受理、全程數據共享等組合拳,實現政府部門“自我革命”提能增效。根據工程項目審批時序,將審批流程劃分為選址、供地、工程規劃許可三個階段,整個審批流程只需61個工作日,比機構改革前節約時間70天。其中選址五個環節合併辦理只出具1份選址意見書;供地階段將徵地“兩公告”前置,在土地徵收報批前,發佈擬徵收土地公告(包含徵收範圍、土地現狀、徵收目的、補償標準、安置方式和社會保障等內容),報批後實施土地徵收只需5個工作日,縮短了35個工作日。既能規範徵地程序,保護農民權益,又能提高徵地效率,保障重大項目用地儘快落地;整合建設用地審批意見書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進行合併辦理、同步核發。具體做法是:劃撥類的,合併辦理並同步核發建設用地審批意見書、國有土地劃撥決定書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出讓類的,建設用地審批意見書和出讓同步辦理,在建設單位簽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後,同步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通過改革,審批時限由131個工作日精簡為61個工作日,辦事材料由118份削減為25份。

同時,義烏市全面推進無差別全科受理,申請人只需根據事項清單和材料清單在無差別受理窗口提交一次材料,就可以同時申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階段涉及的所有審批服務事項,對審核不通過的一次性告知申請單位,大幅壓縮審批環節與審批時間;並進一步整合原國土、規劃的“一張圖”、規劃管理系統等多個系統,建立全流程審批管理系統,實現申請材料、審批結果等相關數據的共享,加快各類審批事項的內部流轉速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