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勃·迪倫:昔日我曾如此蒼老,如今才是風華正茂

鮑勃·迪倫:昔日我曾如此蒼老,如今才是風華正茂

鮑勃·迪倫:昔日我曾如此蒼老,如今才是風華正茂

我們應該都熟悉《阿甘正傳》這部電影,而它的主題曲也一樣為大眾所知。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首歌曲的創作者鮑勃•迪倫。

一位唱著流行歌曲的歌手,竟然在2016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這真是令人難以想象!這也是諾貝爾文學獎史上第一次把獎項授予一個歌手。為什麼一個歌手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呢?

瑞典文學院給出的理由是,鮑勃·迪倫在美國歌曲傳統形式上,開創了詩歌傳情達意的新表現手法。他的歌詞可以脫離音樂的旋律,作為詩歌完全獨立出來,具有詩歌的文學價值。

也就是說,鮑勃•迪倫不僅僅是一個歌手,還是一個詩人。事實上,他曾經說過:“我覺得自己是一個詩人,然後才是個音樂家。我活著像個詩人,死的時候也還是個詩人。”

鮑勃·迪倫:昔日我曾如此蒼老,如今才是風華正茂

鮑勃·迪倫:昔日我曾如此蒼老,如今才是風華正茂

鮑勃•迪倫的音樂風格最主要的是民謠搖滾風。他是民謠搖滾的開創者,並且賦予了民謠搖滾靈魂。民謠搖滾的出現影響了當時以致後來的歐美流行音樂,同時對美國民謠的表現形式也做出了重大貢獻,給後來的很多音樂人思想上的啟迪。

在創作題材方面,鮑勃•迪倫大部分歌曲都是取材於歐洲傳統民謠、黑人布魯斯以及美國的鄉村音樂。他在諾貝爾文學獎演講中提到,古典文學也是歌曲創作的靈感來源之一,例如《白鯨》《西線無戰事》和《奧德賽》等。

他的歌曲最大的特點是創作自由度大,口頭性和音樂性相結合,即興感強。歌詞寓意深刻,帶有強烈的現實主義,神秘主義和民族傳統色彩。

在他的歌詞中經常能看到很多生活的小細節,隨手翻開一首歌,都是生活的場景。他把這些寫成了歌曲,讓人們傳唱。他曾在回憶錄寫到,你想要的歌曲源於生活

你會發現,他的歌曲即便脫離了音樂的旋律,依舊給我們哲理上的啟發。

艾倫•金斯堡曾經形容他的作品為“一串串燦爛奪目的意象。”他善於把各種意象寫進詩裡,有時候用嘲諷的手法,有時候又特別的悲傷。最重要的是他將自己的真實意圖藏在層層的隱喻和模糊意象之中,讓人看不懂猜不透,卻又不得不被他的歌詞所感染,所影響。

鮑勃·迪倫:昔日我曾如此蒼老,如今才是風華正茂

鮑勃·迪倫:昔日我曾如此蒼老,如今才是風華正茂

鮑勃•迪倫左手寫著象徵主義的詩意,將時代事件、場景作為隱喻,右手寫著動人的旋律和歌曲,賦予搖滾音樂以靈魂,給人以力量和激情。

他將音樂的內容和注意力跳出原來抗議歌曲的狹隘圈子,轉變思想上的認知,專注於關注自我和內在感受。他在音樂中不斷自省、不斷追問、不斷反思、不斷找尋真實內心每一刻的改變。

鮑勃•迪倫能夠獲得如此突出的貢獻,主要是來源他獨特的個人品質。他從不追求領先,也不在乎快慢,無所謂過不過氣,也無所謂落不落後了。

他走的,始終是自己開的那條路。他一生始終在音樂創造的道路上保持前行,從未停止過。他從不在乎他人的眼光和評價,堅持做真正的自己,敢於打破常規,不斷顛覆音樂,顛覆自己的極限,引領民心,改造世界。

正是他這份對音樂的喜愛,專注、執著、堅持、敢於創新的個人品質,讓他最終在音樂創造的道路上獲得最高的榮譽。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就是最好的證明。無論何時,他的歌曲都能帶給我們力量和激情,讓我們在生活中有勇氣敢於自身、追問和反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